“我最近有点抑郁。“”嘿,真巧,我也是,还特别烦躁。”这年头,心里没点病都不好意思出门—这是一句玩笑,也是一种现象。茶余饭后的话题里,情绪曲折最能引起强烈共鸣,有人偏执,有人丧,几家焦虑,几家愁。
翻翻近年来的研究数据,受到心理问题困扰的人早已不再是小众。《2017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显示,73.6%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人有16.1%;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和简单心理联合发布的《2016国民心理健康认知度调查》指出,98.1%的受访者面临心理困扰,其中超过70%是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这些数字触目惊心,也让人忍不住暗自揣摩,情绪问题到底有多可怕?时常焦虑、抑郁、烦躁的自己是不真的病了?
情绪问题不容小觑,由此诱发心理健康和亚健康问题的群体的确存在,总体来说,大概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一般的情绪困扰,比如因应激事件出现而产生的暂时的低落、烦躁、焦虑和抑郁情绪状态;第二类是神经症,受困扰的时间更长,影响具弥散性,个体无法自行调适和解决;第三类是严重的心理障碍,个体丧失自我意识,已经从情绪问题发展成为完全无法正常生活的精神障碍。
第二类神经症问题和第三类精神障碍问题的确需要及时的诊断治疗,它们才是科学定义的“心理疾病”。但即便生病也不必恐慌,跟身体疾病一样,它们不是错误和缺陷,可以得到治疗和缓解,在跟任何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都要及时就诊,科学专业的方法很重要,而自身的勇气和配合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大多数跟情绪相关的困扰,都属于第一类别,它们常见、高发,甚至是我们必然会出现的小问题。当我们草木皆兵,把一些常见的情绪问题看作是“病”的时候,才是更危险的信号,“疑病”比“病”本身更可怕。
有非常多的来访者在咨询时,都会试图定义自己的问题:“我是不是得了抑郁症?“”我是不是有精神障碍?”“我是不是需要吃药?”
失恋的小张、工作压力太大的小王、亲子关系紧张的老李,统统都把短暂应激性的情绪感冒,当成了可能会夺走性命的癌变。比起“我是不是病了?”更有效的关注点应该是“我怎么才能平稳度过这一场情绪感冒?”
电影《一念无明》中余文乐饰演的阿东,情绪失控时只有边哭边吃巧克力才能缓解内心的悲伤;《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中,丧偶的女主角通过跟不同的男人发生性关系来抚平焦虑和愤怒;还有人通过购物、酗酒、暴饮暴食躲避负面情绪的侵袭。
这些方式或许能暂时平复你的心绪,但也是在宣告你几乎对情绪问题举手投降。被情绪驾驭、变成它的奴隶,才是我们那么怕生病的源头。而原本你可以有正确看待它的眼光,有更合适的疏导方式,你可以跟它友好相处,告诉自己“没关系,这是能够治愈、也可以与之为伍的情绪病啊”。
有人因为情绪低落做什么都无法投入,陷入恶性循环;有人在低落中去思考如何积极改变,变得越来越好。负面情绪不一定是敌人,它们也可以是友军,来给你一个善意的提醒:嘿,朋友,你面前有个机会,跨越过去,你可以变得更美好。
吴霞:林紫心理机构总监、林紫心理机构义工秘书长;国际华人心理联合会发起人;汶川地震、雅安地震、韩亚航空、马航事件等多项心理援助项目负责人;曾为多家企业提供团体心理危机干预,为多家大型集团公司提供培训。
大将军郭:心理咨询师,青年作家,50万粉丝公众号“我们心里都有病”创始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著有《对于自己,你还是个陌生人》及《世界偏爱自愈自乐的你》,畅销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及韩国。
严艺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督导组在读,中德精神分析学院高级组在读。从业10年,发表心理学相关文章及译著超过100万字,长期接受个体、团体督导及高频个人分析。
赵晓晖:北京协和医院心理医学科主治医师、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与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博士。长期从事综合医院的精神卫生专业临床、科研和科普工作。擅长对睡眠问题、心身疾病和情绪障碍进行药物、心理及行为的综合诊治。
“不快乐”的人怎么这么多?
大将军郭:“不快乐”的人其实并没有变多,只是现在“不快樂”被更多的人看见、了解以及重视起来。另一方面,有更多的社交媒体可以匿名去表达情绪,让你感觉到这个世界又“多”了一些不快乐的人。但不快乐这件事也有值得快乐的部分,大众对不快乐或者说情绪问题越来越关注,它才有越来越被接纳的可能性。只有不再讳疾忌医,才真的“有药可医”。严艺家:20年前心理咨询行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大家还普遍认为,去见心理咨询师的一定是疯子。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哪怕一个人看起来一切正常,也或多或少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遇到一些心理问题。人们对心理问题比过去宽容了许多,也不再害怕谈论它。现在很多的求助者,生活、工作、人际关系表面看都不错,但遇到了阶段性的心理冲突,需要外力的支持。除此之外,他们也越来越注重心理方面自我成长的需求。
常见的心理冲突主要有三大块:
1.亲密关系。有可能是代际间的关系,比如和父母或孩子之间的关系。也有可能是两性的,比如在恋爱、婚姻中的关系。
2.强烈的无意义感。这是一个非常有时代感的因素,尤其是在大城市、生活节奏特别快的情况下。这个无意义感是指可能他看起来什么都有了,但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突然停下来问自己,为什么我要那么拼搏,为什么我要和其他人一样。但因为一些现实的状况,他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满意的回答。
3.丧失和分离。比如失去了人生中重要的人—家人、爱人,或者自己的身体、家庭有一些重大的变化。比如女性在生育之后,身心都会发生剧烈的变化。还有象征意义的分离,比如告别了过去的一个阶段,像是毕业、搬迁、移民,或者告别过去某个阶段的自己。这些都有可能促使一个人去重新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
“不快乐”的人其实并没有变多,只是现在“不快乐”被更多的人看见、了解以及重视起来。不快乐这件事也有值得快乐的部分,大众对不快乐或者说情绪问题
越来越关注,它才有越来越被接纳的可能性。——大将军郭
大将军郭:一个叫杨柳的姑娘找到我,她24岁,大学毕业工作1年,跟男友相处半年多,发现自己意外怀孕,她非常焦虑。杨柳要面临的选择很多:工作不够满意,跟男友的关系进入瓶颈期,也在考虑双方是不是合适,再加上孩子的去留问题,她承受了多重压力,不敢对亲人和朋友说,情绪状态很差,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工作。
杨柳就是典型的“高危人群”中的一例,处于生命周期中的转型期:从学生到职场人士,身份在变化;从单身到恋爱,情感状态在变化;有可能成为妈妈,角色和责任也在变化。同时,她的社会支持很少,几乎没有人能在这个时刻给予精神上的帮助。
每一次变化都是一个应激事件,会急速引起我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变化,如果处理不好,或者本身的应对能力和资源有限,就很容易陷入情绪问题。总的来说,“高应激”加“低资源”的组合,是情绪问题高危人群的普遍特征。
严艺家:危机发生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都是有可能的。我自己遇到比较多的主要是三类人群。
第一类是青少年。青少年处在心理、生理变化特别剧烈的阶段,容易冲动,价值观容易摇摆。社会对于青少年又有很高的期待,比如说高考、出国读书等。所以他们并不是不用为生存操心、过得很开心,而是要面临大量的彷徨、冲突。
第二类“高危”人群是产后的女性。大部分女性产后多少都经历过抑郁、焦虑等情绪,一部分原因是产后激素的变化。另一方面她们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生命阶段,这时她们非常需要陪伴和支持。但受到心理冲击的不单单是女性,男性和家庭的其他成员都会面临这样的一个有压力的调整期。因此真正能给产后女性足够的支持的,更多的可能是在家庭外,比如妈妈的群体、她的好友,以及心理咨询师。
第三类“高危”人群主要是人到中年、追寻意义的人群,现在流行的说法,是“三明治人群”,上面有4个老人,下面又有2个孩子;在公司里,又夹在下属和领导之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会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上,却很少有机会去问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但在一些喘口气的时刻,或者当遭遇了一些变故,他就会开始问自己:这究竟是不是我想要的人生和生活?很多人也会在这样的一个契机之下感到痛苦。
我会把这样的“高危”解释为“危机”,而危机中是蕴涵着机遇的。它让人真正开始和自己进行一些对话,去看清过去可能不曾看到的部分。所以,当我们真正经历心理危机的时候,恰恰是我们可以和未来、现在和过去更好地连接的机会。这个连接未必能给你一个速成的解决方案,但它会对你未来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赵晓晖:抑郁症和焦虑症之类的心理疾病不会遗传。精神分裂或是双相情感障碍这一类重性精神障碍是有一定遗传风险的,但也不是肯定会患病。
吴霞:基因可能有影响,但是否得病,和性格、家庭环境、人生经历都有关。我们说精神病是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在水泥地上就发不了芽,要是在很肥沃的泥土里面,它就容易发芽。而没有这个种子的,就不容易患精神疾病。但是我们的基因里同样也带有应对危机、面对挫折的能力,要不然人类早就灭绝了。
总是被沮丧、焦虑、抑郁、暴躁......这种情绪控制,我是不是已经病了?
你的功能性有没有受到影响?还能正常上班、上学吗?能进行基本的人际交往吗?
你可能病了,去看看精神科医生吧
你没病,但可以去和心理咨询师聊一聊
吴霞:大部分人都会遇到情绪问題,但是大部分人都能自我调节,人类太聪明了,很多问题自己可以解决,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来咨询的。人们遇到一个应激,情绪状态就往下掉,但75%左右的人之后能反弹回来,甚至比原来更高,经历过这些后,他的心理弹性变得更强。只有不到5%的人是一直走下坡路,始终走不上来的就抑郁了。一般来说,心理问题有情景性、短时性的特点,比如你被别人骂了,或者失恋了,有一个刺激源,导致你有情绪,难过一个月,都很正常。但当你觉得某种情绪已经扰乱了你的正常生活,某个问题你自己无法应对,并且持续两三个月,这时候就需要获得一些支持了。
赵晓晖:总是被这些情绪控制,通常只能说是情绪不稳定。判断有没有生病,要看负面情绪是仅针对某些具体事件,还是泛化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果正常的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已经受到影响,则很可能是生病了。
大部分人都会遇到情绪问题,但是大部分人都能自我调节,人类太聪明了,很多问题自己可以解决,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来咨询的。
——吴霞
严艺家:焦虑障碍。这个非常普遍,比如有人上班时会有手心出汗等身体症状,或者害怕坐飞机,或者每天都坐立不宁,一点小事就会爆炸。
抑郁症。很多人对抑郁有一个误解,觉得体验到了抑郁情绪,就是得了抑郁症。从诊断学的角度来讲,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说你在体验抑郁感觉的同时,有自杀的念头,并且生活作息有了非常大的改变,比如体重明显下降,功能性受到极大影响,才可以在抑郁后面加个“症”。
边缘人格障碍。很多控制不住自己要大吼大叫的人,往往可能带有一些边缘人格的特质。如果过于严重,以至于影响了自己或者周围人的功能性,我们就会认为他到了一个人格障碍的程度,是需要被药物治疗的。
躯体化症状。我们有一句行话说“不能被表达的就会被付诸行动,不能付诸行动的就会以躯体症状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很多妈妈生完孩子之后心情不好,就容易得乳腺炎、乳腺管堵塞等。很多难以言说的愤怒、悲伤,都可能以一种躯体的症状表现出来,比如脖子疼、背疼、头疼、痛经、失眠……如果没有真正体验到,你可能很难想象原来我们的情绪和身体之间的关系那么大。
我病了吗?
用这些量表自测
●焦虑、抑郁、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精神病性等:SCL90症状自评量表
●焦虑:SAS焦虑自测量表
●抑郁:SDS抑郁自测量表
自测完后须由专业人士进行解释。
吴霞:一定要说出来,因为倾诉本身就是一种疗愈。当你有情绪憋在心里,越想越难受,想的过程中理性的部分很少;但当你把它讲出来,你需要动用理性的机制,把它整合起来,最后用适当的词句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中你的大脑就在疗愈,讲完之后,很可能你已经明白你的问题在哪里。
大将军郭:一定是要说出来的,情绪郁结才是最可怕的。只有让情绪流动起来,它才可能被置换、消解和更新。很多人都会说“算了,说了也没用”,其实是存在不合理的期望,说出来的“有用”并不是指引起情绪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而是让你的情绪得到疏解,让自己更有动力以平和的心态去解决问题。
严艺家:可以对自己真正信任的人,去诉说内心的痛苦。首先这个人真的能保守你的秘密,而不会利用你的痛苦去获得一些别的东西,也不会利用你的秘密来对你施加不恰当的评论和判断。同时这个听众也要有足够强大的心智,来hold住你的这部分痛苦。这些标准全都放到一起,你会发现找一个合适的倾听对象也不是那么容易。在这种情况下,找一个心理咨询师也成为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不过心理咨询师也有很多不同的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能让自己信赖的心理咨询师很重要。
除此之外,有些人会通过健身、旅行、看书、看电影的方式去疗愈自己内心的痛苦。健身可以帮你分泌多巴胺,让你快乐一点,但是痛苦总是会以一些新的形式出现。另一些人,通过看书、看电影和某一个主角产生了共鸣,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他完成了一个和自我的对话,这就相当于把内心的苦痛和自己去诉说,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大将军郭:现在的“说”和传统意义上的“说”不太一样,比如有人会在网上发帖,有人会通过写日记和发朋友圈的方式去表达,这样的方式不指向某个固定对象,但依然有倾诉的作用。除了这些非传统的倾诉方式,倾诉的最优先级一定是你身边可以信赖的朋友、爱人和家人。如果情绪的确跟非常棘手的现实问题相关,也可以考虑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聊聊。
通过简单心理、KnowYourself等心理平台,根据咨询方式(语音、视频还是见面)、咨询师的个人情况(性别、年龄、学历、受训经历、擅长方向、咨询经验)、咨询费用等,自行选择合适的咨询师;拨打心理咨询机构热线,接线的助理(通常也是心理咨询师)
会根据你的情况为你匹配合适的咨询师。
严艺家: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说:“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使来访者进入到一种不可能的幸福状态,而是帮助他们梳理一种面对苦难的哲学式的耐心和坚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心理咨询师并不会提供给来访者一个现实的解决方案。比如说你在婚姻中遭遇了第三者,咨询师并不会告诉你怎么样把老公赢回来,或者把小三给赶走。但是通过咨询,心理咨询师会让来访者更好地去面对眼前的痛苦,去看到痛苦后的真相,同时帮助来访者,讓他觉得痛苦本身不那么难以忍受。
在这一部分工作完成之后,来访者就有可能因为心灵得到解绑,看到更多现实层面的选择。比如那位被出轨的女性,她可能意识到离婚并不是一个不可能的选择,或者通过老公出轨这件事,她看见了亲密关系中一些长期存在、但从来没有被言说的问题,并且有诚意去解决它。这都是由来访者自发地看见的。
所以,咨询的过程一定会带给人新的启发、新的力量,但这个过程不是像吃了灵丹妙药一样、一夜之间发生的。面对自己是谁、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和心理冲突,需要大量的勇气、时间,才可以慢慢地实现。
身边的TA好像“病”了,怎样才是真正的帮助?
DO 倾听、陪伴;给TA一个拥抱、一个亲吻;给TA一杯热茶,让TA哭一会儿;建议TA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
DON’T 对TA说“:坚强点“”没事的“”会好的”;给出建议和评价,试图帮TA解决问题。
赵晓晖:有时候我们知道身边的人有了心理问题,会跟他们说“没事的”“会好的“”坚强点”。但这样说等于否认了他们的痛苦。当你猜测身边的人生病了的时候,也许可以跟他们说:“我感觉到你最近有点精神不振,是不是状态不太好?这样会很难受吧?要不要去医院看看?”
吴霞:假如身边的人遇到大的变故,他会有羞耻感,不愿意和别人接触,但这个时候他的内心其实特别孤独,很渴望有人来跟他聊聊。作为朋友、亲人,你可以主动去聆听、去走进他的内心,就可以给他很大的支持。你作为一个倾听者,用你的同理心,试图去感受到他的一些感受,他就愿意敞开心扉了。最忌讳的就是试图去帮他解决,以及给出建议和评价。这个建议是每个人基于自身的经验得出的,对你有用,换一个人未必有用。
大将军郭:身边的人状态不佳或者情绪方面出现问题,“不帮”才是真正的“帮助”“。不帮”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把握好做的界限。出于关心和爱,很多人会觉得亲自上手去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帮助,但這种“帮助”都是无效的,甚至可能会加重对方的情绪问题。我们可以做的是倾听和陪伴,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引导他们去寻找专业人士的建议和帮助。
严艺家:允许一个人拥有负面的情感,并且真正地陪伴他度过最难熬的时光,可能是最好的心理支持。比如配偶之间,拥抱、亲吻等一些非语言的肢体表达,亲人、同事之间,给他一杯热茶,允许他安静一会、哭一会,都是很好的支持。
当你有情绪、心理问题,需要找人聊聊......
GoTo:心理咨询师。普通的心理问题、心理冲突,不影响社会功能,但需要心理支持,建议找心理咨询师聊聊。精神科医生每天要接待大量病人,平均每个病人的时间是15-20分钟,没有足够的时间资源给每个求助的患者。
当你已无法正常生活、工作,需要药物治疗......
GoTo:精神科医生。在我国,心理咨询师没有处方权,只有精神科医生才可以开精神类药物,进行治疗。
最坏的情况,当你被诊断有精神障碍......
根据我国的精神卫生法,如果你到了人格障碍、精神障碍的程度,心理咨询师是不能直接和你工作的,这种情况下必须先去精神科医生那里就诊。
多少人被彻底治愈?多少人“带病”活得也健康?心理问题≈头疼、感冒被治愈≈可以正常地生活
大将军郭:情绪问题并不是一次解决终生无忧,它有点类似于生活中常见的头疼、感冒等很小的健康问题,虽然这次平稳度过,但可能一个不小心就再次生病。没有所谓的彻底治愈,但在情绪问题一次次被治愈的过程中,你自身的抵抗力、应对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可以说,我们都是“带病”在活着。但如果每次出现情绪问题,能有意识地更积极地去做一种纵向比较:你比之前强大在哪里,你在处理情绪问题时有了哪些新的办法和资源,那情绪问题就能让你更清楚看见自己的成长刻度。
赵晓晖:多数符合诊断标准的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焦虑症、进食障碍等,都有成熟标准的治疗方法,可以达到很好的疗效,药物副作用一般可以耐受,痊愈后巩固一定时间后可以停药。
严艺家:每个人的性格特质或多或少带有自己的“症状”。打个比方,一位建筑师或许有一些强迫的特质,才能在创作中精益求精;作家、创作者保持一点抑郁的状态,也许能更好地进行深度思考。我有个朋友,是个看似总是非常兴奋的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力缺陷及多动障碍)患者,常常讲话讲着讲着会跑题,但他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派对策划者,能以一种比较欣快的状态,去逗得大家都很high。这就是一种和自己的“症状”自如相处的可能性。假如人们能带着自己先天或后天的“症状”,去更自在地生活,这是我能想到的心理治疗最好的一种可能性。
接纳自己的情绪,可以不开心,但不自责。改变你所能改变的,不能改变的,就接受它。能够接纳自己了,还会不快乐吗?
——吴霞
我们该追求怎样的情绪状态?请给实现这种追求一个建议。
吴霞:其实没有必要追求一个完全没有心理问题的状态。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恰恰是一种人生的体验,完全没有问题,人生也就不精彩了。接纳自己的情绪,遇到某些事可以不开心,但不自责。改变你所能改变的,不能改变的,就接受它。“我就是这样的性格,有些事情我做得很好,有些事我做不好。”能够接纳自己了,还能不快乐吗?
大将军郭:比“追求”更合适的词是“接纳”。用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每一次情绪的起伏,无论喜怒哀乐,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一个比较好的状态是与情绪为伍,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它们是战友也是武器,认识到它可以为你所用非常重要,这也是我的一个小建议:去看一看情绪的背面是什么。即便是愤怒、悲伤、抑郁和丧,它们让你感到不快,但也更能让你看清楚自己的需求、情感状态、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这些暂时的负面情绪是一种信号:你需要改变,需要调整。改变和调整不就是让我们变得更好的契机吗?负面的情绪不是来打击你,也不是来与你为敌,它们是友军,来给你一个善意的提醒:嘿,朋友,你面前有个机会,跨越过去,你可以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