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画亦非画

2019-09-10 07:22苏秀荣
山西教育·管理 2019年11期
关键词:作画画家老师

苏秀荣

我的一位画家朋友最近要办画展,邀请大家去参观,我欣然前往。潜心作画多年的他,以画山水见长,如今已颇有名气。《太行情》《新晴原野旷》《塬上日初升》等几幅画横峰侧岭,大气磅礴,令人震撼。细观之,感觉画里的内容似曾相识。他解释说,他作品的原型多是我们家乡的山水,闭眼就会跃于脑际,下笔则一泻千里,观之则百感交集。画有技巧,但最真切的是情,这让我顿悟。

儿时背过一首小诗:“远看山有色,静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首诗的名字叫《画》,第一次吟诵它,就觉得特别美。我已经从教24年了,现在回想,教育还真应该像画一样,让孩子们看见山色,听到水声,闻到花香,听到鸟鸣。教育的每个环节也和作画一样,有许多相似之处。

古语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画家而言,胸中有丘壑,笔下方能生豪气,“胸有成竹”的典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教师而言,教学设计亦是如此,每一节课、每一项活动针对的对象不同,达到的目标有差距,用程咬金式的“三板斧”打天下,怕是要处处碰壁的。课堂上没有重点地信马由缰、东拉西拽,学生也必定不会喜欢。用大家经常说的话来形容,就是不能开无轨电车。

曾经看到这样的报道:城市学校的老师去农村送课,因为备课中没有考虑到农村环境,请学生讲城市的变化、社区的发展,孩子们表现得很木然,教师也感觉课堂成了独角戏,很是无奈。其实,归根结底就是教学设计出了问题。

还记得山西省特级教师李秀英到我校上课的情景。她讲的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猫》这一课。在开课前几分钟突然停电,李老师精心准备的课件不能用了,可能对整个教学都会有影响。正当我们都在担心的时候,李秀英老师却很坦然,她要了一块小黑板,在上面寥寥几笔,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猫便出现在大家面前。整节课行云流水,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很浓。事后,李老师说,她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考虑到了各种可能,包括孩子们的认知、教学中的每个细节,还有万一停电……

画家在作画前考虑的多是物,教师在授课前考虑的多是人,如同建筑设计之于建筑一样都很重要。吴正宪老师说过,要设计一节好课,必须专业地读教材,用心地读学生。“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可能需要人们慢慢去体会。

画家作画的过程是个细致活,无论是白描还是写意,国画还是油画,都需要一笔一画去雕琢。教师的教学过程亦非易事,举手投足都是为教学服务的。

我上初中时的物理老师郭素玲老师是一位不苟言笑的人,平时一脸严肃的她,一到课堂上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说话的声音抑扬顿挫,手上的姿势也多起来。当强调重点知识时,身材并不高的她会背靠黑板,踮起脚,右手用力指向板书,左手则微微叉开,贴向身体的另一侧,仿佛想抓住什么似的,此时她的音量调高了八度,目光炯炯有神……多年过去了,课上讲的内容逐渐淡忘了,但郭老师的动作与表情让我难忘。我甚至觉得,她的某些动作,有些像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的“孔雀舞”,让人回味,让人敬仰。

教育有法而无定法,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育方法,这已经是形成共识了。但是,总有一些方法是科学、独特而又让孩子们喜欢,让人铭记在心,催人奋进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谈到自己的教学理想时说:“要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我想,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为此而不懈努力。

一幅画完成以后,其清晰形象便跃然纸上。一节课结束以后,也会留给人很多思考的空间。善于在课后思考的教师,一定是教学的有心人。我们学校已退休多年的张变梅老师,就是一位精于反思的高手。她在上世纪80年代任小学数学教师,当时每个学期末都会进行期末考试,她所教班级的数学成绩每次都排全乡第一。有人不解,为什么好学生都进了她的班?终于在一次研讨时她说出了原因:每次批改作业时,她都会把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梳理,哪些学生都掌握了,哪些还没弄懂,逐个加以分析并在本上标注。在随后的教学中,从课堂提问到作业布置都会关注到尚未学会的孩子,直到让每一个孩子都学会。

刚刚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的于漪老师在每次上课后都会坚持记录两样东西,一个是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那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一个就是这堂课的不足和反思。于漪老师常说:“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在学做教师!”为于漪老师的教育情怀感动,更为这种执著于教学的精神感染。

说实在话,我有时特别羡慕画家这种职业,像我的那位朋友一样,每天钻在家里细细勾勒,不日便有一幅巨作诞生,引得无数人围观与点赞,而教师则冷清了很多。与教育前辈们交流,无意间聊到了这个话题,一位长者的话意味深长,他说:“画者犹如工匠,其一凿一斧讲究的是技能,成就的是个人。而教者犹如浇花,其点点滴滴浇灌的是心田,成就的是他人。”沿着这一思路去思考,我又有了不同的发现———

曾有人把孩子们比作一张张白纸,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教师在这张白纸上绘出不同的图案。这样的观念明显忽略了教育的主体———儿童自己。画家作画是单一的,而教育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主动发展的。《拔苗助长》故事里的那个宋国人就像一位画家,一直做着一个只要自己出了力苗就会生长的美梦,以致最后出现了“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的局面。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才是我们为师者的方法。教育如同育苗,我们要做的就是浇灌、施肥、培土……请相信小苗自己会长大。

一幅画在完成之后會被挂起来展览或被束之高阁,所谓大功告成矣,而教育的对象学生则不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最终效果可能不会在短期内看得到。忽然想到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说过的一句话:“生命就是我们的刻画永不能达到的那个地方出现的东西。”

教育如画亦非画,画家以绘画为生命意义之所托,农民以耕作为生命意义之所托,而作为一名教师,也就意味着传道、授业、解惑,并用人类文化知识和价值体系塑造灵魂,是自己一生意义的所在。教育如画与否,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画的一枝一叶,教的点点滴滴无不渗透着浓厚的情感在其中,这份“情”是相通的、真诚的,就像一粒种子扎到土地中,生根发芽,不断壮大。从我个人而言,一直提醒自己要时刻保持这种对这份职业的敬畏之情,对学生的关爱之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童年如水,岁月如歌。若干年后,当孩子们回忆曾经的年少时光时,还能欣喜若狂,津津乐道,那说明我们的教育就如画般美丽了。

(作者系太原市杏花岭区小返学校校长)

猜你喜欢
作画画家老师
Song in a cup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酷炫小画家
指纹来作画
巧巧手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作画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