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词眼”,培养语用能力

2019-09-10 01:06徐雪兰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3期

徐雪兰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培养语用能力的途径有很多,基于文本“词眼”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所谓“词眼”,是指一篇课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性词语。教师带领学生探秘“词眼”,一方面可以还原词语形象,另一方面也能够立足于情景融合,准确把握词语的脉络。这样,既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又能够实现对词语的延伸与拓展,帮助学生掌握独立阅读的方法,并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一、基于文本“词眼”,领悟语用价值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应从词语入手。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说教,这样的教学必然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词语凝结着母语的文化,是母语的精神表征,留着母语的文化烙印。基于“词眼”并触摸“词眼”,能够让学生感知到汉语言中的文化温度。作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结合字、词、句、段、篇,准确把握关键词眼,深入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习得语言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学生透彻理解文本内涵,充分领悟语用价值。

如,《梅兰芳学艺》一文中并没有过多地介绍梅兰芳学艺的过程,而是着重突出梅兰芳练习眼神这一点。由此也可以看出,梅兰芳学艺的精髓便是眼神的功力。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中的“词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到了以下词眼:“没有神”“会说话”。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更深层面的挖掘:“‘没有神’和‘会说话’分别表达的是怎样的含义?你能够从中感受到什么内容?”有学生认为:“‘没有神’就是说梅兰芳和普通人一样,并没有演戏的天分;‘会说话’是通过眼神就能够充分实现传情和表达。从‘没有神’到‘会说话’,这之间存在着翻天覆地的改变,由此也说明梅兰芳经历了艰苦的学习和不懈的努力。”教师对此继续追问:“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你是否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对此进行表达呢?”有学生回答道:“在这一过程中,梅兰芳肯定经历过气馁,也想过放弃,甚至还有可能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但最终,他的坚持和毅力换来了‘会说话的眼睛’。”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本“词眼”,通过问题带领学生层层深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词眼的根源,并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既能够深刻领会文本精髓,又能够准确把握文本中潜藏的意蕴,充分展现潜藏在抽象文字之下的巨大的审美张力,能够为学生接下来感悟语言表达以及学习语言的艺术性特点奠定良好的根基。

二、基于文本“词眼”,丰富语用体验

词语是极具神秘感的表达,通过发掘潜藏在词语背后的画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动作、神情,甚至还能够体会潜藏在人物内心深处的思想动态。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聚焦词语,帮助学生还原文本中具象化的人物形象,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抓住文本中的“词眼”,才能有效引发学生的内心共鸣。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词语形式、内容等进行细细品味,丰富学生的语用体验,让学生能够基于对文本的积极联想,创编文本。学生只有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彻底的把握,才能让文本中的“词眼”发挥应有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抓住文本中的“词眼”,能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呈现出多向度、开放性的特质。

如,《沉香救母(一)》中有这样一个词—— “气愤”,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基于偏旁充分理解“愤”字所表达的内心活动与状态,之后结合文本中“愤”所在的语境,引发学生进行更深层面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引发了沉香的‘气愤’?结合个人想象,将气愤的心理活动化为语言对此进行表达。”学生纷纷说道:“二郎神,你的行为令人发指,你是否还有人性?”“我的母亲也是你的姐姐,你却将她压在华山底下,使她不得见天日,我们母子也无法团圆!”“二郎神,你还有没有点恻隐之心?”……完成这段语言转化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素材,谈谈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或者看到过的“气愤”的人的行为特点。有学生提出:“气愤的人都会瞪大了双眼,说话的嗓门也会提高很多,甚至还有人直跺脚,额头上会出现青筋”……教师通过这样的联系和表达,帮助学生成功地展现出了文本人物的具象化形象。

文本中的每一个词语,都饱含着情感。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引导学生停留在对词语字面含义的理解上,而是通过结合文本语境和生活情景,形象化地展现出这一词语所承载的外在表象以及内在情感,使学生能够自主形成具象化感知,形成具体可感的场景,真正实现师生和文本之间的精彩的、深入的对话。借助独特的“词眼”,引导学生积极语用,能够深化学生对词语的领悟,也能增进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

三、基于文本“词眼”,感悟语用含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紧扣词语训练点,并结合文本引导学生深入感知词语所展现的情感脉络,准确把握词语的节奏,并结合语言实践全面推进语用教学。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无不深深地烙着母语文化的印记,无不流淌着民族精神的热血。基于文本的“词眼”,教师要让学生深刻感悟语用含义,进而让学生对词语中蕴含的情感生发出一种亲近、一种感叹和一种敬畏。

这里,仍然以《梅兰芳学艺》一文的教学为例,课后作业中要求学生结合“终于”这个词语练说句子。一位教师将教学重点聚焦于引导学生感知这一词语的情感变化以及意义这两个层面,使学生可以透彻理解词语所展现的词脉以及律动。借助多媒体,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段梅兰芳学艺的微视频,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学生真实感知其学习的艰辛,了解在成为大师之前他所付出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终于”所呈现的情感落差:在“终于”之前,梅兰芳经历了艰辛的学艺过程;而“终于”之后所展现的则是学成之后所获得的成就以及快乐。之后教师还向学生展示了广播操比赛中班级夺冠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终于”这一词展开说话练习,既能够突出词义的转折,又有助于学生深化理解。之后就是学生和同桌之间的自主表达,用“终于”练说句子。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聚焦于特定的词脉,引导学生结合情感和意义两个层面,准确把握词语的节奏变化,实现更深层面的理解,完善自主表达,这是对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训练和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扣住文本中的“词眼”,细细品讀,就能感悟出词语独特而深刻的意义,就会对词语进行精准的语境运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词眼”为支点,不仅要对“词眼”进行探秘,释放词语语用张力,还要还原“词眼”的“词像”,融入语用情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还应该求索“词眼”的“词脉”,触摸词语的语用节律。只有深入发掘词语和形象之间的契合点,让词语和物象、形象、意象走向融合,才能让学生既理解词语的本义,还理解其引申义,更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在文本中的特定含义。准确把握词语的逻辑特点以及其中所蕴含的节律改变,既有助于促进对语言的深入理解和拓展,又能够基于语用教学这一杠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海安市角斜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