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座城

2019-09-10 07:22平原
党员生活·中 2019年2期
关键词:樊锦诗敦煌研究院洞窟

平原

2017年6月初,央视节目《朗读者》上,主持人董卿问一位老太太:“听说很多媒体要采访您,都被您婉拒了。可为什么这一次我们能请动您?”老太太沉思片刻,慢慢地说:“因为我老伴儿彭金章爱看这个节目。这辈子我欠他的太多,我要尽量弥补……”

这位老太太是谁?

她叫樊锦诗,曾是敦煌研究院院长。

1962年,樊锦诗到敦煌去实习,彭金章大学毕业后却被分到武汉大学。樊锦诗本想跟他一起去,但因为她在敦煌实习时,表现出对文物真正的热爱和深厚的专业素养,敦煌研究院写信到北大点名要她。“经过再三考虑,我还是决定接受邀请。”同样学考古的彭金章表示理解,不过二人约定:3年后樊锦诗调回武汉。

然而,3年后的“文革”使这一切都成了泡影。两个人分隔两地,却始终没有忘记对彼此的承诺。后来,樊锦诗奔赴武汉,跟相爱的人举行了婚礼。

1968年,樊锦诗有了孩子,彭金章连夜就赶往敦煌,他一边学着照顾妻子坐月子,一边学着照顾孩子。“可是,20天后,武大接连给老彭发来4封电报,催他赶快回校,他不得不赶回武汉。”

后来,他们有了第二个孩子,彭金章又把孩子送到河北农村的姐姐家。就这样,一家四口分居三地,岁月漫漫,遥寄相思。

直到孩子要上学,樊锦诗才下定决心,与老彭同时写了请调报告,谁的可能性大就谁调。

然而,此时的彭金章不仅是武大考古系的创始人,还是国内这方面的顶级专家之一;樊锦诗是敦煌文化研究与保护方面难得的人才。所以,两个单位都不愿意放人,还展开了人才争夺战,最终也没能分出胜负。

夫妻分居23年后,在时任国务委员方毅的关心下,二人终于可以团圆了。“可是,在我们决定究竟谁向谁靠拢时,都犹豫了。”是啊,这里是樊锦诗守了23年的敦煌,她的整个青春都在这里。而此时,莫高窟已经“病”了,墙上的壁画正以惊人的速度脱落,如果自己也走了,谁来保护敦煌?樊锦诗犹豫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丈夫。彭金章说:“无论你有什么想法,我都听你的。我去敦煌吧。”

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来到敦煌的彭金章也把自己的研究方向转移到雕塑和壁画上,并和妻子一起,在对艺术遗产的保护上寻求国际合作。

来到敦煌后,彭金章筛遍了洞窟的每一寸沙土,把有编号的洞窟从492个增加到735个。还挖出了景教十字架、波斯银币、回鹘文木活字等国家一级文物。

1998年,60岁的樊锦诗成为敦煌研究院院长。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莫高窟越来越出名,游客们一批又一批地来到这里。

然而,由于在莫高窟北区的尘土中工作了几十年,彭金章的肺部不断地出问题。樊锦诗知道,爱人离那一天不远了。直到这时,樊锦诗才意识到,丈夫为了自己和这个家牺牲得更多。

“现在,老彭已经去世几个月了,但我觉得他仍跟我、跟敦煌在一起。我们相恋于未名湖,相爱在珞珈山,相守在莫高窟,共同走过58年的人生时光,用我们的爱守护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敦煌,我們的心永远在一起。”

摘自《联合早报》

猜你喜欢
樊锦诗敦煌研究院洞窟
樊锦诗学会了遗忘
樊锦诗学会了遗忘
学会遗忘
樊锦诗和敦煌一起慢慢变老
敦煌莫高窟洞窟“巡诊医生”2小时走70个洞窟
洞窟惊魂
敦煌研究院与大英博物馆首签合作备忘录
敦煌西千佛洞未编号洞窟清理简报
2016敦煌论坛:交融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