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石
人能够自我观察,观察的对象是自己。
既观察自己能看得到的行为,也观察自己之外他人无法觉察的内心思绪的流动。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我没有思索地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擱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鲁迅《一件小事》
看到车夫对自己碰倒的老女人主动负责,“我”在内心里对老女人和车夫非常不认同,觉得老女人是自己倒在地上的,车夫管她是多管闲事。等后来车夫不能拉自己了,似乎车夫碰倒老女人的事故不算小,“我”让巡警转交钱给车夫,似乎在奖励车夫。这之后,“我”一面走,一面分析自己:“我是想要逃避责任的,我有一个很‘小’的心思;车夫很高大,我给了车夫钱,是在奖励车夫,我有这个资格吗?”
这一切,都是“我”一面经历着事件,在事件中行动,一面观察着自己的想法、决定。这个时候,人似乎分成了两个“我”,一个“我”是在做事情的人,另一个是拿着放大镜对着这个“我”仔细观察的人。这个拿着放大镜观察自己一言一行的“我”,就是人自我认识中的一部分: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
在《一件小事》里面,作者仔细地观察着自己的言行,分析自己在车夫救人的时候,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分析在听到车夫不能再拉自己(可能要对把人碰倒负责)时,自己抓出一大把铜元的目的。这么一番深刻的剖析之后,他“几乎怕敢想到自己”,“我不能回答自己”——是真的不能回答自己吗?不是,是经过这番剖析以后,自己给自己的评价,恐怕脱不开“自私”“假模假式”这类词,这是自己接受不了的评价。
人天天举着放大镜,对自己进行观察,观察之后是自我分析,自我分析之后是结论性自我评价。
“昨天,我挂断爸爸的电话以后,就趴在床上哭了起来,诅咒他,用力捶打枕头。我想到‘土匪’坐在陌生人的车上,爸爸还要带别的男孩去吃比萨。而我呢?一个人孤零零地待在家里,浴室还有污垢要刷洗,外面在下雨,我的肚子好饿。我真的好伤心。最难过的是,我知道,如果爸爸要带别人去外面吃比萨,他根本就不会打电话给我,不管他嘴里怎么说。他去打电动玩具打得会很高兴,哪能想到我。”
——[美]贝芙莉·克莱瑞《亲爱的汉修先生》
这是小主人公雷伊写给汉修先生的信,读了这段文字,我们通过小作者的笔,看到他在做什么,想什么,我们几乎忍不住要笑出来,说:“小家伙很难过,觉得自己被爸爸冷落了,他这是在嫉妒呢。”小作者能够观察到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行动,他能不能分析出自己是在嫉妒呢?不一定。人虽然能自我观察,但是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却是跟一个人的思维水平和阅历有关系的。
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里的“省”,解释为“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就是自我观察,就是自我分析、评价。
自我分析、评价,不是凭空进行,是要参照一些人们公认的标准做尺子,对比这些标准,给自己进行评价。《一件小事》中的“我”,参考的标准是“人要对别人负责”“高尚的人才有资格奖励别人”等一个一个的尺子,对比出的结果是——“我不是这样的人”,以至于不敢正视自己。
当你每次自省后,如果能够“扪心自问”而“无愧于心”,我要为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