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鸣敏
摘要:幼儿告状,是幼儿园教师经常要处理的一种幼儿行为,其原因及表现也不同。幼儿频繁的告状行为令教师们应接不暇,不堪其扰。本文以自然观察与实际调查出发对收集到的幼儿告状事件动机进行了分类,并针对幼儿的告状行为梳理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幼儿;告状行为;动机;应对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与现状
在幼儿园,几乎每一个幼儿都会向教师告状,有的孩子不分时间场合、不分事情大小,想告就告。这些屡屡发生的告状行为令教师们应接不暇,这花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收集到的告状事件入手,揭示幼儿生活的事实,探知幼儿告状行为的真实表现,并分析研究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机及解决策略。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告状行为分析
通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收集,我对收集到的告状事件按类别进行了整理,并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类和分析(见下表)。
(二)告状的起因和动机分析
1.求助类。
(1)受到侵害
这类告状行为往往是幼儿自己认为受到同伴的侵害或欺负而向教师告状。动机:这类告状往往是为了寻求安慰和帮助。当幼儿遇到人际纠纷或困难时,当凭借自己的力量却无法解决时,他们会寻求教师的支持和干预,以便解决问题。
(2)争抢物品
这类事件在幼儿园是非常多见的,由于幼儿园人多,场地小,经常会上演争抢事件。动机:寻求帮助,试图通过告状阻止别人的行为。
(3)关心同伴
孩子知道一些初步的道德观念,但缺乏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经常依赖教师。当他看到自己的伙伴被欺负时,就表现出同情并向教师汇报。动机:这类告状往往是同情心驱使。
4.求賞类。
(1)检举性告状
教师在交代一些规则后,有些孩子能完成得很好,但没有被教师发现并得到表扬。于是他们就会揭发另外一些没有按规则做事但孩子,希望通过检举别人的不足而彰显自己。动机:通过揭发他人的缺点来表现自己,吸引教师的注意,从而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赞扬。
(2)维护规则
有些孩子规则意识淡薄,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的孩子有一定的规则意识但自控能力差,他们虽然知道某些要求,却不能做到。动机:这种告状行为是当孩子找到其他孩子的规范规则,维护规则而告状。其试图利用教师的权威对被告进行相应的惩罚和批评,以便起诉被告并遵守规则。
(3)自我表现型
自我表现是幼儿较为多见的一种心理表现,也是为了向教师求得赞赏或者得到关注而做出的一些表现。当发现同伴违反规则时,幼儿就会迫不及待地向教师告状。这往往是因为要引起教师注意自己的表现而产生的告状动机。动机:其实这种告状行为并不是为了要让教师批评同伴或者制止同伴的行为,而是为了向教师邀功,得到教师的赞许和肯定。
3.试探型。有时幼儿与人没有冲突,却向教师告状,其实他的目的是试探教师对这种行为的态度。如果教师不否认这种行为,他就会立即做出同样的行为。动机:当一个孩子发现他的同伴的行为不符合他自己的规则,但又不确定时,他会向教师报告,以确定这种行为是否正确。
4.逃避责任型。指理亏的人抢先诉说或歪曲事实,是以退为进,先发制人,为了推卸责任而抢先告的状。动机:试图通过恶人先告状的形式让教师批评别人,而忽略是自己先做了错事而导致的后果,主要是想推卸、逃避责任。
(三)教师对幼儿告状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在收集幼儿告状行为的同时也观察到目前教师对待幼儿告状行为的主要态度和处理方式。具体有以下几种:
1.积极型——问清原委,解决问题。积极型的反馈是指教师及时回应和关注孩子的告状,问明事由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使事件得到有效解决。
2.消极型——大声呵斥、不耐烦。有些幼儿处理自己的问题的能力较差,大事小事都去告状,教师也会厌烦。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就会明确地制止和否定幼儿的告状。
3.敷衍了事——置之不理、简单答复。是指教师对孩子的告状既没有给予正确的对待和反馈,又不给予明确的拒绝,模棱两可。
4.不管青红皂白,双方各打20大板。这类处理方法是指教师不了解事情缘由,告状的孩子都说自己有理。那既然来告状了,肯定两人都有错,一个巴掌拍不响,那就双方各打20大板,两人都骂一顿。虽然看起来比敷衍了事强,但实质上与前者性质差不多,没有真正了解事情原因,幼儿不理解事情的对错因果,错的下次还会错。
5.偏袒一方——带有偏见、处事不公。遇到有人来告状,如果对方是比较调皮的、吵闹的、经常欺负别的孩子的幼儿,不问青红皂白,肯定是调皮好动的孩子有错,只批评顽皮的幼儿,袒护弱者,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孩子就懒得了解事情真相就一味指责。
(四)告状行为与幼儿活动类型的关系
研究还发现,幼儿的告状行为与他们的活动类型有关,不同类型的活动中的告状行为数量差异明显。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见下表),告状的行为大多发生在自由活动中,告状行为发生占比最少的活动类型是游戏。
分析: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活动中情节丰富、提供的材料品种也很多,幼儿的专注性较高,无暇顾及其他。偶尔有小朋友惹事,也由于顾着继续玩游戏而顾不上告状了,且大多是因为争抢材料而发生告状。而在其他活动时由于注意力不太集中,同伴间稍有纠纷,幼儿就会告状。幼儿自由活动中发生告状的次数最多。我们发现自由活动主要是在活动的过渡环节中,多集中在狭小的活动室内或在活动室外的楼道里、走廊里,空间非常有限。孩子受规则约束,不能自主决定,只能被动等待。在狭窄的空间中必然会发生无意的碰撞,这也是儿童投诉的原因之一。
三、幼儿告状行为的应对策略
在了解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及幼儿告状的动机后,我们该如何处理孩子的告状行为呢?又应该运用什么策略应对幼儿的告状行为呢?
(一)掌握告状动机,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每一个正常的孩子天生就有一种“我想成为一个好孩子”的愿望,那就是得到成年人的赞扬,尤其是那些在他们眼里有权威的人。作为幼儿眼中的权威人物,教师应分析幼儿的投诉动机,区别对待。
1.求助型告状的处理——积极回应。对于求助型的告状行为,我们应该积极地回应幼儿,给予积极鼓励和帮助。幼儿遇到困难时解决不了,就需要我们成人的鼓励和安抚,如果教师忽视和不当对待,就会导致幼儿之间的纠纷升级,从而影响幼儿之间的友好关系,助长幼儿的不健康心理,导致幼儿对教师的不信任和疏远。
2.求赏型告状的处理——不宜鼓励。如果幼儿是因为求得赞赏和表扬的心理而进行告状,教师就不应对其进行鼓励,更不能对他进行表扬,却对被告状幼儿进行严厉批评。
3.幼儿试探性告状行为处理——明确答复。教师对幼儿试探性的言语行为要及时给予明确的答复,态度要干脆、坚决。 能就能,不能就不能,千万不能含糊其词,前后矛盾,要使幼儿明确到底可不可以这样做,以增强幼儿的是非观念。
4.对逃避责任类告状的处理——不能迁就。逃避责任的告状,是为了避免教师的批评和指责,幼儿不知道什么叫分享,大多数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敢为错误的事情承担责任,这样就会为逃避责任而告状。在处理这种行为时,教师应该调查事实,不能容忍他的错误,必须给予严厉的批评。
(二)减少告状行为,培养幼儿自己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求助类的告状行为,我们的措施是培养幼儿自己獨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直接干预和主动参与,通过间接指导让幼儿学会解决问题。我们还可以教给幼儿当别人欺负、烦扰他们,导致他们想告状的时候采取的措施。比如深呼吸、自己先尝试解决 、选择和其他小朋友玩等。
(三)克服厌烦心理,重视对告状行为的正确诱导
教师应该认识到“告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可以从幼儿的各方面了解他们。但应该记住不能由于厌烦而产生厌倦、生气的态度,采取置之不理随意应付的处理方式、或“各打50大板”等不负责任的行为。这将增加“告状”的数量,也会伤害儿童心理。
(四)挖掘教育价值,通过告状行为科学引导与教育幼儿
其实“告状”也并非完全一无是处,它反映了幼儿对道德行为规则的认识和判断。老师可以通过幼儿的告状积极寻找幼儿告状行为背后所隐藏的教育价值。例:喝牛奶时,佳佳对教师说“老师,贝贝把牛奶杯扔地上了。”教师对贝贝严肃地说:“贝贝,这样不可以啊,太不讲卫生了,赶紧捡起来扔垃圾桶。”贝贝赶紧把牛奶杯捡起来扔进了垃圾桶。以上案例是与班级常规有关的检举性质的告状,在一定程度上,幼儿告状有助于其道德责任感的形成,以上案例不仅帮助被告认识了错误,强化了行为规范的意识,还有助于培养幼儿关注他人、关注集体的意识。教师在处理幼儿告状事件时要慎重对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对每天处理过的告状事件进行思考、总结,也要抓住告状背后的教育契机,给予幼儿及时的引导和帮助。
(五)优化过渡环节,减少自由活动中的告状行为
从前面的数据统计中看出,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自由活动中发生告状次数最多, 而且我们发现自由活动主要是一些活动的过渡环节。环节过渡往往存在活动设计不合理,导致出现幼儿自行玩闹、无目的地玩玩具、无所事事等现象,从而就有了幼儿告状行为的出现。我们可以优化过渡环节,减少幼儿自由活动中产生的告状行为。
1.利用可利用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丰富环境,在自由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与环境的互动,让过渡环节充满乐趣。 如在小班教室周墙面布置一些听觉类、触摸类的玩具、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究和摆弄。 让自由活动时间在自主探索中愉快度过。
2.减少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过渡环节消极等待或形式乏味,而教师忙着准备下一个活动或环节,没有跟进观察和指导幼儿,此时幼儿常常无所事事,就互相打闹、惹是生非而出现频频告状的行为。教师应优化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从而减少因无所事事而互相打闹发生幼儿告状行为。
3.开展各类区角游戏,让自由活动时间更宽松和开放。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教师可以与其余自由活动相结合,体现自由活动的宽松和开放。比如在喝水环节,可以让先喝完或在等待中的幼儿观察一下自己饲养的动物及种植的植物,看看自己带的植物长高了多少,有什么变化。为小乌龟换个水等。也可在生活区学习系围巾、系鞋带等技能。幼儿有事情可做,也就减少了招惹同伴、互相告状的行为。
四、研究结论和结语
“告状”并非完全是坏事,它反映了幼儿对道德行为规则的认识和判断。教师可以通过幼儿的告状积极寻找幼儿告状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对成年人来说,告状似乎是一种普通而简单的行为,但每一种告状背后都隐藏着许多背景和原因。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找出原因,对症下药,适当地指导幼儿,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问题,学会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教师的帮助下,他们可以学习和实践这项技能,这将使他们学会与他人良好相处并受益终身。
(责编 侯 芳)
参考文献:
[1]周长秋.谈老师对幼儿告状的分析评判能力[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