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延
羽毛球运动在中国是仅次于健步走的第二大全民健身运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学习羽毛球,让小朋友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培养一项兴趣爱好,甚至有一技之長。所谓“亲子羽毛球”,就是家长和小孩一起参加羽毛球,在YONEX王者之志广州站现场,亲子组的比赛大受欢迎,我们特地采访了一对父子组合应卫国与应宙朗。
来自广东肇庆的应宙朗今年12岁,是一名即将升入六年级的小学生,这次和父亲应卫国组成男双,参加了亲子组的比赛。应卫国一直喜欢踢足球,如今逐渐也爱上羽毛球,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今年是应卫国打羽毛球的第八年,如今他几乎每天都会打球。他说,羽毛球能锻炼身体和智力,还能交到朋友。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应卫国在儿子应宙朗上幼儿园时就开始对他进行羽毛球运动的启蒙。
到了应宙朗9岁左右,家里让他正式系统地接受羽毛球训练。当然,这也仅仅是一项课余活动,以兴趣为主,保持每周两到三次的训练频率。应宙朗参加比赛比较少,这从比赛中他对比赛的节奏控制能看出。
王者之志比赛报名开放后,应卫国马上就报了成年组的男单。到了赛前一周,他在踢足球时拉伤了大腿,无法满足单打的跑动,只好无奈退出。可对羽毛球的喜欢又让他萌生了另一个想法:不如参加亲子组?征求了应宙朗的意见后,他们马上报名亲子组比赛,一家三口一起规划了这次到广州比赛加游玩的计划。
为了备战属于父子俩的第一次合作,正逢暑期的应宙朗和父亲在赛前频频参加各种球局,和不同的成人男双进行对抗。对比起其他亲子组合,应卫国/应宙朗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像亲子组合。这句话似乎滑稽,但一点不假。因为在比赛中,大部分亲子组合表现出来的都是父亲或母亲带着孩子在打球,家长们大多数都是对孩子的各种照顾,甚至是以一敌二。现场观众也都能从孩子们的眼神中看出他们是懵的,他们只是在听父母指挥,更像是在执行战术。
而应卫国与应宙朗更像一对搭档。从技战术上看,他们打球完全是按照男双站位,应卫国发球时站前面,应宙朗站后面;从配合上看,父子俩的失误率差不多,爸爸不会指责孩子,孩子则会指出爸爸处理得不够好的环节。这种均衡让他们以更轻松的心态去面对比赛。
也可能是因为应卫国大腿拉伤了,他们本来对比赛没有太高的预期。最后,他们拿到了并列第三的好成绩,完全超乎他们的预期。应宙朗直呼“好满意”,父亲应卫国则说这次既幸运又遗憾。他说:来之前的目标是进前八,拿到第三很满意,觉得很幸运。因为自己大腿拉伤,跑动吃亏,又跳不起来,杀球也杀飘了,否则有可能再进一步。在点评自己和儿子的表现时,应卫国打趣道:“这次他(应宙朗)发挥得很不错,是我拖他后腿了。”
这次比赛一共有38对亲子组合参加,这个数字比其它很多单项的参赛人数还多,这也说明这种比赛形式很受欢迎。正如应卫国所说,参加这类比赛不是冲着冠军,因为向着冠军前进的过程是最宝贵的,这能增进亲子感情,留下很有价值的瞬间。亲子羽毛球正在蓬勃发展,而它的内涵绝不止于家长带着孩子、陪着孩子去打球,它更可以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