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延
在俄罗斯,羽毛球是一项不温不火的运动。要说它发展不错,似乎其远未达到“好”这个程度;要说它贫瘠,俄罗斯羽毛球队偶尔冒尖的表现则是最好的反证。2016年,“巨人组合”伊万诺夫/索佐诺夫首夺全英公开赛男双冠军;2019年苏杯,俄罗斯队在小组赛中差点掀翻劲旅日本队和泰国队。这一次,我们在广州的群众业余比赛中碰到一位在中国生活的俄罗斯球友乐天,下面就来听听乐天的故事。
来自俄罗斯的Leonid今年30岁,来中国已经8年了。2011年,他在俄罗斯念完大学本科后,便随着姐姐来到中国广州。刚到广州时,他不懂中文,英文也不好,造成了生活上的极大不便。于是,他开始了学习中文的艰辛之路。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他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乐天。
乐天现在已经是手握三个学位的“学霸”了,除了在俄罗斯念的暖气相关工程学士学位,他还有拿到了华南师范大学商务汉语学士学位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虽然如此,中文依然是让这位“学霸”最头疼的课程,已经学了多年汉语的乐天虽然已经能流利地用中文表达,但在发音和用词准确性上依然需要进步。
说起羽毛球,乐天早在20年前就与其结缘了。11岁时,还在俄罗斯上小学的乐天被父母安排去学习拳击。后来拳击教练因故辞职,家人辗转地帮乐天报名学习羽毛球,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练羽毛球离家近。当时,乐天只是以上兴趣班那样来对待羽毛球,一周打两次,一直到高中,打球的频率上升到了一周三次。
在俄罗斯打羽毛球,其便捷和舒适程度远不如在中国。乐天说:“在俄罗斯,大家想去运动的话,会先想起足球、冰球等。”首先是场地有限,在欧洲,大部分的羽毛球場地都设在综合运动馆里,和室内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共用场地,这就造成地板上有多种不同颜色的线,眼花缭乱。其次是对手,据乐天介绍,在俄罗斯打羽毛球的人非常少,很难约到球友,同一个城市打羽毛球的人差不多都相互认识。
在俄罗斯念大学本科期间,乐天一周只打一次球,来到广州的前几年,他更是把这项运动给“荒废”了。直到近几年,乐天在广州遇到同样来自俄罗斯、喜欢打羽毛球的朋友,才重新拾起球拍。虽然从小就有羽毛球基础,至今近20年了,但那时不甚专业且缺乏连贯的训练还是影响到了乐天。
这次参加YONEX王者之志广州站的比赛,乐天报名了成年A组男单,被分在有两位对手的第三组。小组赛里,乐天连胜两场,获得出线名额。但在淘汰赛首轮,他以19比21输给了对手。一问才知道,这是乐天第一次参加这么大型的比赛,所以感觉和平时打球很不一样。问起他的风格,他说自己偏向防守。问起他的强项,他笑了笑,不好意思地说自己没有强项。
和很多在大城市生活的人一样,乐天把羽毛球看作一项普通运动,但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运动。乐天说:“我觉得每个人都要运动,且一定要运动。从事什么运动都是好的,这样才会让身体保持健康,特别是我们老了会更加受益,而我选择的是羽毛球。”乐天的人设应该能解释这种爱好的动机:他大概是一位经济实用男,因为在被问及对中国的印象时,他的回答竟是:“生活在广州十分方便,我都用微信和支付宝!”
现在国家提倡全民健身,其内涵就是全民参与。或许,乐天对羽毛球称不上热爱,技术也仅是中规中矩,但运动本身对每位参与者都是平等的,无需评判动机或程度。在俄罗斯,羽毛球没有像在中国那样普及,很多业余球友也仅是停留在喜欢、参与的程度。羽毛球也不见得是他们的第一爱好,这样俄罗斯式的羽毛球热情当然比不上国内很多发烧友的中国式狂热。但过着平凡但不平淡的日子,偶尔打打羽毛球,这也是生活中的小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