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走出舒适圈,才能炼就让自己舒适的能力

2019-09-10 07:22杨熹文
时代邮刊·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格式化社交圈全职

杨熹文

做了5年全职妈妈的朋友说,“是时候找份工作了,整日在家待着,人都没自信了。”5年来,她几乎每天早上6点起床做饭,白天在家照顾孩子,偶尔趁孩子睡着了打个盹或者刷刷手机,晚上6点准备晚餐,饭后继续做零碎的家务,直到上床睡觉。每到这时,她才听见自己的心里话,“这一天忙忙碌碌,但好像一件有意义的事也没做。”

朋友说,双方父母都提过要帮忙带孩子,但她都以“还是我们自己来”的理由婉拒了。选择做全职主妇,除了想多给孩子一些陪伴,还因为她对社会有强烈的抵触,她曾在职场里看人脸色听人安排,终于熬到怀孕生子,找到了这个逃离过去的方式。

对这样的生活,是“习惯”多于“喜欢”,习惯了简单的重复性劳动,也习惯了无须和人周旋的生活,不用打卡,没人催促,关起门过小日子,虽然有点心虚,但毕竟也还舒适。

一转眼便是5年,5年改变了太多事情:经济上失去话语权,精神上缺少营养,社交能力被削弱,讯息接收渠道变少……她终于意识到:舒适圈正在拖垮自己。

我也曾过了几年无须见人的生活,每天在家办公,平时只和好友小聚,社交圈非常干净。这一切都以村上春树的生活方式为范本,每天运动,写字,读书,烹饪,极其规律,我努力建立起无须与人交流的日常,并很满意这种“闭关”式自律。

我像机器人一样“格式化”自己的生活,这种生活确实能让人进步,但后来我却发现,自律带来的成长感,渐渐被无趣所取代。“格式化”磨碎了我探索的热情,封闭的生活让我与快速发展的时代拉开距离。我终于意识到:所有你习以为常的生活都会成为舒适圈,而一旦进入固定模式,就等于拒绝了新的成长。所有形成了一定规律的生活,无论好坏,都需要定期加入新的挑战,才能抵抗住人懈怠的本性,逼着自己不断成长。

舒适圈给了你舒适感,却给不了你长久的安全感。我们身处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原地踏步就是退步,而走出舒适圈,就是不断逼自己在接受新事物的时候掌握新技能,这些技能帮你赢得“我能行”的自信、“我不怕”的勇气和“我想去做”的行动力。

走出舒适圈的方式有很多,全职妈妈找份兼职是走出舒适圈,自由职业者每天花一个小时运动是走出舒适圈,都市白领告别晚间聚会在家中看书是走出舒适圈……不一定要对生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只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内,不断做出细微的、积极的改变,为生活留一个出口,让自己随时都能去外面看看就好。

当一个人改变了固有的生活方式,不断向外走,就会不可避免地接受更多信息,参与到社会运作中来,这个过程不一定是顺心的,但一定是有意义的。比如,遇到讨厌的人会让我们意识到修养的重要,遇到棘手的突发事件能锻炼我们处变不惊的能力……

至于舒适圈到底舒不舒服,这件事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

猜你喜欢
格式化社交圈全职
现代人守则:昏死之前请把手机格式化
新语
数字社交圈里的白酒“新消费”
韩国全职奶爸数量创新高
非全职工作在欧洲兴起
理财书苑
新常态时期大学生网购现状分析
格式化
电脑硬盘格式化知识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