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形寻有形 ,借广度拓深度

2019-09-10 07:22邬燕春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98期
关键词:深度教学英语教学

邬燕春

【摘要】拓展教学是通过对课堂学习资源的迁移,达到促进学习主体扩大有效信息、激活感知体验、训练思维和建构新知识的效果。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实施有效拓展,将会为课堂教学增加亮丽色彩。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初中英语课程拓展的一些基本策略。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拓展;深度教学

在英语课堂上,如何去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其关键点在于服务于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立足于有形的课堂教学,拓展无形的教学过程,从课内到课外,从知识到能力,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提升英语素质。

一、功夫在诗外——课程拓展的准备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的侧重点和难点去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小的投入去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以新课标下的英语教材 (外研版)为例,该教材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但也存在教学容量大,一些听力训练过难,一些模块任务难以落实等问题。因此,在备课时,得首先对整个模块内容作统筹安排。比如,把Unit3中一些语法功能训练的活动分散到Unit1、Unit2中,对一些较难的听力训练进行删除或降低难度处理,对一些模块任务进行适当改动,同时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与模块话题有关的一些读写活动,把一些带重复性的活动作为学生课后练习使用,等等。在设计一节课的任务时,应紧扣教学目标,注意动静结合。语言输入时,可以设计Guessing game, Brain storm, Talking, Practise in groups等活动,节奏可以较快。而在语言输出阶段,可以设计Discuss and give a report, True or False, Interview, Debate, Writing 等任务活动,让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并借此巩固本课的语言知识与技能。

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有效的拓展从情感开始

“情不通,则理不达。”英语教学是在双层次上的情感活动,当教师有意识去创设情景,在细微处着手,那么教学的过程就会在无形的拓展中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如在讲授(外研版)初中二年级上册Module 2 Unit 2 Cambridge is a beautiful city in the east of England. 一课时,考虑到学生会因为该课生词和新地名较多而觉得难以理解的情况,我先入为主地以一种轻松愉悦的语气向学生描述:If you are lucky enough to win the prize of traveling around London , you can visit anywhere in London with this map as a guide . Please find out where you would like to go 。学生的兴致一下子被提起来,都迫不及待地根据课文内容在地图上勾勾画画,如同一个真正的游览者即将展开自己有趣的英伦之旅一样的开心和投入。

三、由宽及深 踏准节拍——课程拓展的实施策略

(一)有效拓展的三个原则

1.以本为本,切忌舍本逐末

为了让课堂拓展实效而又针对性,我在教学实践中,重点做到紧扣以下“三个实际”:①教材实际——保持拓展与课文教学的黏合度,使课堂拓展与模块主题融为一体,不牵强附会,吻合课堂教学的目标和重点;②学生实际——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并且通过有效的小组合作,使每个人的“学”最大化得到发展;③课堂实际——要考虑时间、场地、情景的限制,确定好拓展的时机,把握好拓展的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自然而然把课外内容引入课堂,把学生的兴趣引向课外。

以本为本,结合学生和课堂的实际,课程的拓展才能彰显其不可窥视的作用,才具有实效的意义。

2.由宽及深,变教材为课程资源

将教材内涵进行延伸,拓宽教材的功能,变教材为课程资源,使教材成为学生与他人、生活、社会、自然等发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英语课程应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 (摘自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让学习与时俱进的一个有效方式是抓住学生的“胃口”,正确引导地把英语学习与网络联系起来。如,结合课本鲜活的话题,给学生创设更多有效的发挥他们能动性的话题去进行课外的拓展,如:话题的讨论与演讲,话题的思维导图概括等等。或者可以通过微信留言的方式来推动学生口语练习的竞赛等。

3.把握节奏,遵循英语学习规律

英语课堂拓展并非凭空想象或随意选取一些实例来让学生进行拓展练习,而是紧紧围绕着本节教学内容,针对 “听-说-读-写-学”环节,有节奏地进行适当拓展,从而掌握英语。

(二)听——拓展暖身,放飞联想

教师应坚持“听说先行”的正确路子,将听力训练纳入日常的教学计划中,有步骤,分层次,在实践中坚持开展。对每个模块Unit 1的对话和Unit 2 的课文进行的“预处理”都是以听力先行。对于篇章的理解先让学生听材料,然后就学习内容设计各种形式的题目来考察学生的理解。而对这一个环节有效的拓展就是听前的“暖身活动”,在浏览听力题目的选项时,在同中求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联想力,对所要听的内容、大意和答案做出大胆的预测,变“被动听”为“主动听” 。

(三)读——读诵为先,限时记忆

在完成了“听”的语言输入的基础上,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这时,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一个途径就是“读诵跟上”。课文的模仿朗读和背诵尤显重要。背誦能帮助学生在脑子里储存相当数量的词汇和有用短语,形成流畅的语流和良好的语感。

(三)说——强化记忆 ,吸收固化

选取教学内容的精华片段让学生通过读诵进行限时记忆,将书上的语言融为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尝试着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组织句子,并大声地说出来,使消极的语言接受转为主动输出,形成巧妙的过渡。

如:外研版初二上册的Module 3 Unit 1 Journey to space (太空之旅)。学生对该话题稍感陌生,且对话中的新单词偏难和坳口,因此,在诵读后“说”的拓展中,我设计了一个“news time”的环节,旨在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概括性的口语表达能力。当学生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新闻主播的角色中,淡定自如而煞有其事的播报时,“Here is the latest news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给人以直接真实之感的拓展性活动有如“润物细无声”般地慢慢在学生头脑中渗透着。

(四)写与学——课后反馈 ,二次拓展

通过研究各种反馈信息,比如作业,课堂问答,小测过关等等,可以及时掌握班级情况,即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成败,从而采取不同的查漏补缺措施,以保证每一节课的高效性。另外,有效拓展还要关注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和体验性。课外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结合社会热点,布置一些启发性、思考性、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跳出课本,跳出课堂,和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全息互通的交换,让学生实现学习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的有机整合。

紧扣文本和教学任务,从意识上着眼,在细节上入手,通过一个个微型的或深入的拓展性活动能赋予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别样的精彩。

猜你喜欢
深度教学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将“课程思政”融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设计——词汇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
谈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及相关策略
以能力为导向的政治课深度教学
结构导向学习:深度教学的基础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