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金栋
旅顺口与庙岛列岛及山东半岛蓬莱岛共扼渤海海峡咽喉,构成北京和渤海海岸的天然屏障,是重要的军港和海军基地。但这一军事良港,长期被他国染指,直到1955年才完全回到祖国的怀抱。
米高扬秘访西柏坡谈旅顺口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之后,国民政府在《中苏友好同盟條约》上签了字。日本投降后,9月28日,苏联太平洋舰队开进旅顺口军港。旅顺口海军基地名为中苏共用,实为苏联独占。
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旅大地区成为一块受苏联保护、由共产党领导的特殊解放区,为支援中国革命作出了极大贡献。但这一时期,其主权掌握在苏联手中,特别是旅顺口基地,是中国人无法问津的“特区”。
1949年初,苏共中央主席斯大林派米高扬秘密访问西柏坡,关于旅顺口海军基地的处理意见,斯大林表示由于形势的改变,苏联政府已经决定,一旦同日本签订和约,而且美国也从日本撤军,苏联将从旅顺撤军。“但如果中共认为苏联军队立即撤出旅顺地区为宜,那么苏联准备满足这一愿望。”但当时,我军没有海军,自然无法接纳斯大林的“好意”。
1949年末至1950年初毛泽东访苏,重新签订《中苏同盟条约》。根据新的协定,苏联政府解除了对旅大地区的军事管制,并将行政权力移交旅大地区政府。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远东地区局势骤然紧张,基于这一国际形势变化,旅顺口回归的脚步放慢。
1952年3月28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提出:“由于非法的美日和平条约,特别是美日安全条约,我们认为中国政府有根据也有必要请苏联政府让苏军留在旅顺口地区,并在1952年底不撤出旅顺口。”
1952年8月,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到莫斯科与斯大林进行会谈。9月15日, 中苏达成一致,同意延长苏军撤出旅顺口的期限,共同使用旅顺口海军军事基地,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以及苏联与日本签署和平条约。
朱德首提苏联归还旅顺口
1954年3月26日上午,朱德总司令同中央军委委员刘伯承,在苏联第三十九集团军最高指挥官什维佐夫上将的陪同下,参观了旅顺口军港,视察了电岩炮台等一些重要的军事设施。
与其说这是朱德总司令对旅顺口苏军的一次参观和慰问,不如说是一次极为重要的战略勘察。朱老总站在高高的白云山上,对旅顺口军港进行了战略筹谋,并为收回旅顺口军港作了政治、军事和外交方面的准备。
回到北京后,朱老总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及中央军委其他领导一起运筹帷幄,酝酿将苏联驻守的旅顺口军港全部无条件地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
赫鲁晓夫主动提出归还
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上台。1954年9月底,赫鲁晓夫到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五周年庆典。10月2日,中苏双方首脑举行会谈,赫鲁晓夫提出苏联军队从旅顺口撤退。10月12日,中苏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苏联军队自共同使用的中国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根据地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支配的协议》。
针对中苏两国在旅大防务移交及武器装备处理问题上的分歧,周恩来提出,中国希望苏军撤退时,将基地的设备留下,而且把炮兵、坦克武器也留下,还将机场、营房、仓库、医院、军工厂等不动产无偿移交。
赫鲁晓夫表示,所有的设备都可以留给中方,苏联也同意把重武器留下,但要付钱。周恩来坚持无偿得到这些武器。赫鲁晓夫却没有让步,他说:“这些武器非常昂贵,我们可以按照最低的价格卖给你们,我们还没有从损失惨重的战争中恢复过来,我们的经济已经遭到破坏,人民生活非常困难。因此,我们请求你们不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同意我们的意见,请正确地理解我们。”
鉴于此,周恩来没有再坚持我方的意见,在当时经济困难的条件下,我国政府拿出大约8亿卢布付给了苏联。
1955年5月25至27日,苏联驻军指挥机关及陆海空12万人分批撤离,从此旅大地区结束了半个多世纪一直由外国人统治和管辖的历史。
(摘自《党史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