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团长
谈判陷入僵局
1999年11月14日凌晨4点,北京王府饭店门口,十几个西装革履的美国人正在挨个把行李搬上挂着外交牌照的专车,急匆匆地准备离开。但在车队即将出发之际,美国人似乎突然改变了主意,又把车上的行李一个接一个地搬了下来。
这群人是赴华谈判的美国贸易代表团,带头的人名叫巴尔舍夫斯基。一个小时前,她的副手约见中方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声称“双方分歧越谈越大”,没必要继续谈了。但在王府饭店门口演足戏之后,这个喜欢佩戴精致丝巾的女强人,在凌晨5点再次回到谈判桌前……
两天前进行的谈判并没有让双方给彼此留下什么好印象,焦头烂额的白宫首席经济顾问斯珀林没能控制好情绪,忍不住向中国谈判团怒吼: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中国将“永远、永远、永远、永远”不能加入世贸。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随即拍案而起,“中国人害怕外国人发火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到了11月14日下午4点,巴尔舍夫斯基向面露疲态的石广生下了最后通牒——克林顿总统即将出访欧洲,必须在总统出发前达成协议,否则,美方代表团就要在15日上午离开北京,并宣布中止谈判。这意味着留给中国的时间只有不到24个小时。
面对巴尔舍夫斯基的“最后通牒”,石广生要求先跟朱镕基总理通个电话。但还没等石广生打完电话回来,美方代表团就急匆匆的要离开。
中美谈判过程最吊诡的一幕出现了:美方代表团径直离开了外经贸部,为了躲开记者们长枪短炮的追踪,车队从侧门兵分几路撒开腿就跑。此后,再也联系不上。于是,在11月14日下午6点,美国代表团“人间蒸发”,谈判陷入死局。
龙永图的敏锐
这天夜里,无论是美国的巴尔舍夫斯基和斯珀林,还是中国的龙永图和石广生,都已经准备好了接受一个无功而返的结局。
双方此时的分歧点已经非常清晰:美方要求在保险和电信行业拥有持股51%的权利、取消化肥的专营贸易、拥有15年的反倾销条款和特殊保障条款、以及音像制片的出版和发行权利。
后来,双方对如何重新建立联系的过程出现了回忆分歧:龙永图声称是美方副谈判代表卡西迪主动要求从早晨3点半开始会晤,但斯珀林坚称是中方邀请他们去外经贸大楼,还不透露目的。
但无论如何,在11月15日凌晨3点半,中美谈判代表再次回到了谈判桌旁。
没谈多久,龙永图就发现了异样:美国谈判代表团提议把这些年达成的500多页协议逐一校对,严谨到每一个标点。
龙永图敏感地意识到,美方是有意愿达成协议的,“应该给最高决策层传递这一重要的信息”。没有太多犹豫,他决定打一个越级电话。
朱镕基决定亲自和美方代表谈
11月15日早上6点,龙永图给朱镕基办公室打电话,被告知昨天朱镕基总理和美国国务卿一直聊到晚上3点半,还没有起床。9点半,龙永图接到了他期待已久的电话。朱镕基语气严肃地问他:“龙永图,你跟美国人谈了这么多年,你给我一个判断,美国人这次到底愿不愿意签?”
龙永图不顾后果地向总理作了承诺:“根据我跟美国人打交道的经验,他们是愿意签的。”
朱镕基用具有穿透力的声音告诉龙永图:“好,我相信你的判断,你一定要和美国人谈成,不要把他们放跑了。”
更大的转机出现在上午10点。吴仪副总理来到了外经贸大楼,告知中方谈判的主将们,朱镕基总理来到了谈判现场。龙永图后来回忆称,他先向总理汇报了当前谈判中最主要的分歧点,朱镕基随即表示:由他亲自来和美方代表谈。
在谈判中,朱镕基亲自拍板了“特殊保障条款”15年的期限这一条款,换来了美方不再要求對电信和保险行业持股超过51%的妥协。在音像方面,中国承诺日后每年进口20部美国电影,但驳回了美方在中国出版、制作、发行音像以及对电影院控股的要求……
双方亮出几乎所有底牌后,巴尔舍夫斯基随后在请示了克林顿后,旋即决定与中国达成协议。
焦灼而紧张的36个小时结束了,自此,中国的入世之旅已经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摘自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