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是温补食材中的佳品,医圣张仲景的经方中更将其作为温补药材入药。羊肉鲜美,可过于温补的特性使食用者难免为其燥热所困,食用过量容易出现上火的症状。专家携手名厨巧用三种食材来中和羊肉燥性,为我们改良了一道流传百年的传统美食——它似蜜。菜品中所用的鸡蛋有养阴润燥的功效,配合性味甘凉的萝卜,可以很好地中和羊肉的燥热,达到温补而不燥热的效果。豆腐皮由豆腐制成,也有与豆腐相似的甘凉特性,可养阴清热,中和燥热。以甘凉的豆腐皮卷着萝卜丝与羊肉一起食用,口感清爽,十分健康。
【食材】羊扁担肉、白萝卜、青萝卜、水萝卜、豆腐皮、鸡蛋、葱姜水、糖、盐、米醋、酱油、水淀粉、甜面酱
【做法】
1.羊扁担肉洗净后切为薄片备用;白萝卜、青萝卜洗净去皮,切为细丝后加盐、糖腌制杀水,再调入米醋搅匀备用;
2.将切好的羊肉片置于碗中,撒入少许盐并倒入适量料酒与清水,抓匀后加入适量甜面酱、鸡蛋液搅拌均匀。随后加入适量干淀粉拌匀,腌制30分钟。
3.腌制好的羊肉下锅,开大火用少许油晃锅,待羊肉底部定形后,再用筷子将其拨散。保持大火炒至羊肉变色成熟,盛出备用。
4.锅中倒入少许底油,下入酱油炒香,再加入葱姜水,以2∶1的比例加入糖和米醋,再调入水淀粉炒匀即为糖醋汁。
5 .烹至糖醋汁沸腾且色泽光亮、十分黏稠后下入炒好的羊肉,稍事翻炒至羊肉均匀地裹上酱汁后即可出锅。
6. 盘中放入处理好的三种萝卜丝和豆腐皮,食用时用豆腐皮包裹萝卜丝与羊肉一同食用。
北方以羊肉为鲜,南方以鱼为鲜,鱼和羊搭配在一起便是鲜味十足的鱼羊鲜,色泽洁白,鲜香异常。但二种食材均有较大的腥味,需巧妙烹饪方可鲜上加鲜,大厨为我们带来有效、便捷的鱼肉、羊肉去腥妙招。菜品中所用的鲫鱼豆腐合用有利水消肿的功效,临床上也常将鲫鱼豆腐汤作为利水消肿的药膳推荐给患者食用。羊肉辛热,有温补之效,亦能缓解胁肋部的疼痛。豆腐与萝卜丝均有甘凉的特性,可以缓解菜品中羊肉的燥热。鲫鱼子既给菜品提供了良好的口感,也有养肝护肝的功效。
【食材】鲫鱼、羊腩肉、鲫鱼子、豆腐、萝卜、生姜、盐、料酒
【做法】
1.羊腩肉洗净并切片,放入冷水中浸泡4~5小时可祛除腥味,完成后捞出备用;鯽鱼去除内脏与鱼鳞后放入盆中并倒入茶水至没过鱼身,浸泡10~30分钟以祛除腥味,完成后捞出备用;豆腐切为厚片备用;萝卜去皮并切为细丝备用;生姜切为厚姜片备用;鲫鱼子焯水后捞出沥干备用。
2.将锅烧热,倒入少许油后将鱼下入锅中双面煎至鱼皮绷紧,随后加入沸水至没过三分之二鱼身。
3.下入2~3片姜片并调入少许料酒,随后下入处理好的羊肉。
4.煮至沸腾后炖煮3~5分钟加入豆腐,炖煮1分钟后下入萝卜,随后下入处理好的鲫鱼子。
5.盖上锅盖,炖煮至菜品成熟后即可盛出,出锅前撒入少许盐调味即可。
春暖花开的踏青时节,饮食也要跟上春季的主题。专家与大厨为我们带来了一道非常适宜春季食用的“踏青菜”——春鲜碧绿豆腐。豆腐软糯鲜嫩,色泽碧绿,让人食欲大开。再搭配上应季的“春三鲜”一起烧制,真是鲜上加鲜!菜品中所用豆浆有清凉润燥的功效,可以改善人们春季口干舌燥的症状。 鸡蛋则可养心安神,帮助我们养护心神。加入的青笋汁性味甘凉,可以清凉润燥解渴。蚕豆入脾经、肾经,有健脾胃的功效,非常适宜春季预防脾胃受伤。蒜苗也是春季“苗菜”中的佳品,不仅能生发阳气,更能健脾益胃,非常适宜春季食用。
【食材】豆浆、鸡蛋、青笋(莴笋)、鲜蚕豆、蒜苗、料酒、生抽酱油、蚝油、白糖、胡椒粉
【做法】
1.青笋洗净去皮,榨汁备用。蚕豆焯水后晾凉并剥出豆瓣备用;
2.取500克豆浆置于碗中,打入三个鸡蛋后倒入青笋汁并搅拌均匀。蒸锅倒入水并加热至上气后,将搅拌好的豆浆笋汁下锅蒸制15~18分钟。蒸好后的豆腐需自然冷却30分钟。
3.将锅烧热后倒入油,随后下入蒜苗、蚕豆煸炒至出现香气,随后加入料酒、生抽、蚝油、白糖、胡椒粉调味。
4. 豆腐整块滑入锅中,注意不要将豆腐弄碎。火力改为小火,煨至菜品成熟后即可出锅装盘。
(编辑 车 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