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实录评析

2019-09-10 07:22姜佩君徐赐成
中学历史教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西夏政权民族

姜佩君 徐赐成

正确理解历史教科书中具体教学内容的旨趣,是开展历史教学的第一步和基石,而要真正“读懂教材”,领悟教学内容密码又绝非易事。“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课的教学,多是从“民族关系”视角切入,然后从政治变迁到民族战和,再到价值讨论,基本出不了政治交往、战争交合、经济交流的范畴。但部编版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将这节课置于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之中,单从单元标题已经透露出从“民族关系发展”到“社会变化”的教学理解要求。基于此,我们将教学定义在通过民族关系的事实判断,从政治而经济,进而从文化交融认知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发展,从而揭示出这一时期“社会变化”的深刻主题。

【教学思路】

课标要求“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这里的“知道”深有意味,既包括“并立”的形成,也包括“并立”的表现,重点是这一时期各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整体变化。教学中应该认识到“并立”是对历史实际情状的概括性表述,战和关系变化是其具体表现,实质上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和中华文明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的先后建立;探讨辽宋战争、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等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强化学生对民族政权统治区域的认知;通过列表归纳的方法理清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变化;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认识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的战和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考并讨论民族间的战和问题,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客观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评:核心素养时代该如何撰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实际上是一个表达方式的转换问题,不要“因文害意”。沿袭“三维目标”的写法,也可以表达出基于内容理解的独到目标定位,若从“素养”视角观察,“三维目标”的表达方式或许也能体现“素养”的要求和立意。

【教学过程】

(展示材料一:唐朝全盛时期的疆域图)

教师:我们知道的唐与吐蕃和亲的故事有哪些呢?

学生: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和亲。

(展示材料二:北宋时期的疆域图)

教师:但是到了宋朝,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民族政权。久而久之,多个民族政权对立的局面逐渐形成。那么这种局面形成的具体过程是什么?导致这一局面最终形成的原因何在?

设计意图:通过唐、宋时期疆域图变化,通过回顾知识,探索其原因,让学生感知盛唐之下的民族力量发展,蕴含民族发展的独特时代背景。

一、并立局面的形成

(展示材料三:契丹、西夏与北宋的疆域图以及各政权建立的基本情况表)

早在隋唐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契丹族就与中原的汉族联系交流密切。到了唐朝末年,由于中原战乱,部分汉人北逃出长城,这就为他们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公元906年,年轻的阿保机凭借自己强大的实力和崇高的威望登上了八部联盟可汗的宝座。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定都上京临潢府,国号契丹,后改为辽。耶律阿保机也就是辽太祖。

接着,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在元昊的带领下,于1038年在兴庆(今为宁夏银川市)建立西夏政权。元昊通过积极学习中原文化,使本民族的政治經济文化得到迅速发展,其国力不断强盛。

设计意图:在介绍契丹和党项族崛起壮大的过程中,渗透其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共同原因,紧扣“民族文化交流”带来的“社会变化”。

而北宋的统治者在汲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采取“重文轻武”的策略。使得宋朝在对抗周围兴起的民族政权的关系问题上显示出了弱势和力不从心的状态。一方面少数民族本身能征善战,又不断吸收中原文明的积极因素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宋朝“重文轻武”的策略使中原王朝对外力量受到削弱,在这一强一弱中,辽、西夏与北宋便形成了并立的局面。

设计意图:仍然注重从“文化”视角,解释民族政权之间的地位转换,这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历史教育的价值也就蕴含其中。

二、并立局面的表现

(一)北宋与辽

在历史上北宋和辽经历了战与和的反复交替。宋朝建立之初,宋太祖的当务之急是要消灭南方的各割据政权,采取了先南后北的战略,对辽以防御为主。在宋太祖晚年,宋辽互通使节,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率军讨伐北汉,随后攻打辽的燕京。宋辽双方战争持续不断,各有胜负,宋军最终难以抵抗辽军势头转而实行防御政策,辽军也元气大伤未再侵宋,宋辽边境只存在一些小规模的冲突,进入相对和平的时期。直到景德元年(1004年)九月,辽圣宗、萧太后决定率大军南侵。

(展示材料四:澶渊之盟的图片和地图)

1004年辽军南下攻打北宋,双方到了澶州这个地方(出示地图),澶州旧称澶渊,距离北宋的都城汴京已经很近了。这个时候北宋政权内部就抗敌迎战还是避战求和出现了分歧,真宗也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这个时候一个关键的人物出现了,他就是寇准。

(展示材料五:寇准的图片及史料)

寇准是宋史上为人刚直、敢于直言进谏的一位名臣。在辽宋澶渊之战的危急关头,他坚持主张抗击辽军,并通过分析前线敌情制定战争方略。为了振奋军威,争取更大的胜利,寇准还力荐真宗北渡黄河,亲临前线鼓舞士气。在他的再三坚持与督促下,真宗才勉为其难地渡过了黄河。当真宗的黄龙旗在澶州北城楼上一出现,城下的兵民立即欢声雷动,气势百倍,一举击败辽军。

设计意图:关于澶渊之盟的讲述,趣味性强且意味深长——宋辽的战和纷争过程漫长,反映的是双方处于势均力敌基本态势,而决定这种态势的恰在于政权背后的决策文化。

问:为什么真宗不乘胜追击,一举打败辽军,反而要订约求和呢?

在没有决胜的把握和考虑各种利弊得失之后,真宗决定与辽议和,签订了《澶渊之盟》,并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宋向辽称臣;每年向辽进贡岁币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以此换取停战,维护了持久的和平,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和评论。不知同学们作何感想?

设计意图:对于较为复杂的现象,不是简单地把结论告知学生,而是给学生以解释,并为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留有余地,这样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

(二)北宋与西夏

1044年宋夏也订立和约,主要内容是:西夏向宋称臣;宋每年给西夏岁币白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同时还开放了双边的边境贸易。至此,北宋与西夏也形成了和平并立的局面。北宋因为繁重的岁币使得老百姓的赋税增重,国家财政也受到巨大压力,而且北宋还要向辽称臣,失去国家尊严。那么北宋以这样沉重的代价换来的和平值不值得呢?你又是如何看待民族政权间的这种战与和呢?

设计意图:通过唐、宋时期疆域图变化,通过回顾知识,探索其原因,让学生感知盛唐之下的民族力量发展,蕴含民族发展的独特时代背景。

三、对战与和的思考

学生甲:我认为宋朝这种做法是不值得的。因为北宋在订约之后需要每年向辽、西夏进贡大量的岁币,这些钱实际都是由老百姓承担的。长此以往百姓的赋税压力会越来越重,会引发社会动乱。而且巨大的财政压力也不利于北宋国家实力的增强。所以我认为这种妥协是不值得的。

学生乙:我也认为北宋这么做是不值得的。北宋作为中原王朝不仅没有像前朝一样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反而卑躬屈膝向契丹称臣,这不仅使北宋的国家尊严受到巨大侮辱,而且也会让其他政权觉得北宋软弱可欺,势必会引来更多的战乱。所以我觉得不值得。

学生丙:我觉得北宋这么做是值得的。如果要继续打仗的话不仅不能保证北宋能赢,而且战争一定会使百姓生灵涂炭,饱受战乱之苦,最终受伤的还是百姓。所以能够及时停止战争,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矛盾对双方的人民都是好事。而且和约还开放了边境贸易,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不能否认这是一件好事。

学生丁:我同意刚才丙同学的观点。我们都知道北宋重文轻武,虽然我们的军事实力不强,但是我们的经济和文化都十分繁荣。北宋的经济那么发达,用一些钱来换回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一种扬长避短的表现。而且通过与辽、西夏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也更有利于不同民族间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对各方来说都是好事。

教师总结:大家的发言很精彩。认为不值得的同学站在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分析了条约对北宋经济及国家地位的不利影响;而认为值得的同学更加关注到了百姓的生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老师很高兴听到大家不同的见解,大家对于和约是否值得签订问题的探讨实际也反映了不同民族间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复杂性。我们作为后人在看待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同中原政权的战和问题时不能站在某一具体政权的角度,而是要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高度看待问题。

设计意图:“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高度看待问题”,其实就是站在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民族关系问题。那么,从这样的角度看问题是否能够真正让学生信服,特别是持反对意见的学生会不会真的认同,恐怕不是教师的这一段总结发言所能解决的。在这里,一方面从历史发展看肯定促进了民族融合,另一方面要帮学生理解我们所谈的“耻辱”是不是当时人的标准,这就是要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理解价值观问题。

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写道:“10世纪、11世纪、12世纪的后起蛮族,也强烈地为中国文明所吸引。除了自身采纳中国文明,他们还在自己统治的领土上传播了中国文明,而这些领土又从未纳入过中华帝国的版图。因而,中华帝国的收缩由于中国文明的扩张而得到了补偿。”这些少数民族政权通过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实际上使得中原文明传播得更加广泛而深刻。例如,契丹族和党项族能够崛起、独立,是因为他们学习吸收了中原先进的文化。

北宋与辽、西夏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交往,其实都是民族交流的一种手段和表现。北宋使中原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辽与西夏则开拓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并且将中原文明传播到了更加广阔的地方。中华民族文化最终都是由各民族一起缔造、发展而成的,这种民族间或激烈或平和的交流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不断发展更新的动力源泉。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教学实录是姜佩君同学在参加第六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教学技能大赛的基础上,以实际教学过程为基础整理完善而成。虽然设计过程中经过教师指导,但姜佩君在设计上能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创造性的处理,比如让学生整理北宋与辽、西夏的战和关系的事实,让学生基于史实、结合汤因比的观点讨论深化对“并立”关系的理解,引导同学观察北宋宣和通宝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姜佩君同学也能注重适时调动学生积極思考问题,互动意识和效果都有良好表现,展现出良好的历史教师基本素养和发展潜力。通过实际教学和实录可知,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准确把握是搞好教学的前提,正确理解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是教学的目的和重点,通过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逐步达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关键。另一方面,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如何让他们学得更有趣、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是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也是历史教育研究的基本问题,需要继续探索。

猜你喜欢
西夏政权民族
记者应该“围着谁转”
MINORITY REPORT
宁夏西夏风情园
韩国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与现代化模式研究
传承 民族 文化
蔡英文“政权”下两岸关系的走向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从出土档案看西夏官吏请假制度*
民族万花筒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