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视角的小学数学教材深度解读

2019-09-10 07:22曹阳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材解读学生视角小学数学

曹阳

摘要: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应该是多元的,可以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從把握数学学科本质、立足知识结构、结合具体学情、联系教学经验四个方面进行深度解读。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基于学生的视角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

关键词:学生视角;小学数学;教材解读;分数的再认识

分数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小学生对于数的概念的一次拓展。同时,分数还是一个内涵丰富且多元的概念,它与很多概念密切相关。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中关于分数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三年级下学期,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第二阶段在五年级上学期,目的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分数。

“分数的再认识(一)”这节课是第二阶段学习分数意义的起始课,它既承接着前面的学习内容,又连接着后续的学习内容。为了突破学生对分数意义的不理解这个难题,很多一线教师都尝试了一些探索。不同的版本教材对“分数的再认识”编排的形式,切入的角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基于学生的视角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

一、基于学生视角,科学把握学情

(一)发现有趣的现象

在分数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认识分数和理解分数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在三年级刚开始学习分数时,学生往往会感到很容易,但是到了五年级再次认识分数时,就有部分学生觉得无所适从了。

其次,在面对带余分数时,很多学生理解起来会有障碍。例如,很多学生会觉得“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怎么取6份,一共才5份呀?”(如图1)

再次,对于“一根长2米的绳子,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摇 ),每段长( ?摇 )”这类问题,学生解答时的错误率很高,究其原因是学生不能区分理解“量”和“率”的关系。(如图2)

最后,在用分数表示图3中的阴影部分时,大部分学生都会填写,认为分数的分子与分母要与物体的具体数量相对应。即使在五年级系统地学习过分数后,在表示结果时,很多学生仍习惯用小数表示,而不是分数。

(二)?摇进行科学研究

可以借助问卷调查,科学地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具体了解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情况。教师需要精选核心、典型的关于分数意义的问题,使之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已有基础和思维过程。我从我校五年级中选择了一个班实施调查研究,该班学生整体学习基础位于年级中等水平,学习水平为优秀、中等和偏弱的学生人数在年级组中分布较为均衡。(班级人数为32人)

前测1:了解学生已有的原认知基础,即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侧重于“数量比”还是“份数比”,问卷如图4:

调查结果统计如图5:

前测2:了解影响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因素有哪些,图形摆放的不规则性是否对学生有影响。

调查结果统计如图7:

前测3:了解影响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因素有哪些,整体外围的边界线是否影响学生对整体的认识。(如图8)

调查结果统计如图9:

前测4:了解影响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因素有哪些,分割线是否对学生有影响。(如图10)

调查结果统计如图11:

(三)深入思考问题

首先,大部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停留在“数量比”的阶段,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与物体的具体数量相对应。

其次,整体外围的边界线对学生的影响较小,但分割线和图形摆放的规则性对学生影响很大,影响着学生将“数量比”提炼到“份数比”。

基于这样的学情调查,我作了如下思考:第一,如何帮助学生自主实现从“数量比”到“份数比”的过渡?第二,如何让学生自主创造类似的“分割线”?

二、深度解读教材,多元立体分析

(一)课时分析

第一个问题中的内容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过,这里只不过是在回顾与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只要把整体“1”平均分成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一个物体不仅可以作为整体“1”,而且多个或多组同样的物体也可以组成整体“1”。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认识整体“1”。这是这节课的一个教学目标,也就是要对整体“1”进行再认识,要提升到比较抽象的层面去理解。学生通过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会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第二个问题要让学生认识到,同一个分数和其所对应的部分量不变,那么它们的整体“1”所对应的数量也是不变的。目的是由部分推知整体,从逆向的角度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让学生领会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分数可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对于任何一个整体量,它的每一个部分量都可以用一个确定的分数来表示,反之亦然)。

第三个问题是通过分铅笔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到对于同一个分数来说,如果整体“1”的数量不同,那么相应的部分量也会不同。通过这样,使学生从相对量的角度理解了分数意义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二)?摇整体分析

1.比的多元意义(如图12)

2.教材内容安排(如图13)

(三)对比分析

1.设计思路(如图14,15,16)

2.概念表述

北师大版: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人教版: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苏教版: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

3.相同之处

(1)整体思路相同,三个版本的教材都是從图形模型和实物模型入手,通过表示具体分数,进一步归纳提炼分数的意义。(如图17)

(2)分数的意义的表达相似,都是从“份数”的角度诠释分数的意义。

4.不同之处

(1)北师大版的教材没有给出“单位1”的概念,而是直接用“一个整体”来表达。

(2)北师大版的教材将“分数单位”从度量的角度借助“分数墙”的几何模型作为单独的一课时安排在“分数的再认识(二)”中。

(3)北师大版的教材又从“由部分推知整体”和“相对量的角度”两个方面理解分数意义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4)人教版的教材给出了分数产生的历史背景,依据分数“测量”的意义,用一根绳子作为标准对实物体进行测量时,出现了不足一根的情况,这就需要非整数的出现。操作上,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若干相等的小段,数出有几个这样的小段就可以,这是分数单位产生的雏形。

三、结合教材和学情,优化教学策略

结合前面的学情调查和对教材的深度解读,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策略:

(一)在回顾中感知

出示问题:1可以表示什么呢?4块月饼如果能用1表示,你会如何理解呢?那么8块月饼可以用几表示呢?4块月饼中的3块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

问题的提出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整体“1”,并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打好基础。同时,在突破这个难点的基础上,又回顾了分数的意义。

(二)在操作中理解

提问:还能表示什么呢?让学生试着画一画。

在5次教学实践中,只有2次有学生画出了整体是4组图形或物体的情况,而且每次也是只有几名学生能画出。在最初版本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我仅是直接出示个别学生或教师所画的“整体是多组图形或物体”的情况,引导学生观察,再模仿着画一画。在反复调整后,我先启发学生自主得到这种情况,再请他们概括什么是分数,学生有对于“一个整体”和“份”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为了让学生自主地实现从“数量比”到“份数比”,我接着追问:“在你所画的图上,增加一些相同的图形或物体?还能用表示吗?请试着画一画。”“你有什么办法能大家快速又清楚地看出图中表示的是呢?”

学生呈现出的想法有很多,有的将每组之间的空隙留得大一些,有的利用了竖线将图形分割开来,有的将每一组都圈了起来,并称之为“一堆儿”,有的用括号将每组括起来,还有的用数字和文字进行了注释说明……由此可见,学生已经能够自主地建构“分割线”,对“份数比”有了初步理解。

然后,我接着追问:“每种情况都不一样,为什么都能用表示呢?”

通过这几个逐层深入地追问,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从“数量比”上升为了“份数比”,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概括了分数的意义。

(三)在活动中内化

活动一:一个人取出铅笔的,另一人取出剩下的。同样是取出铅笔的,为什么不是一样多呢?

在“活动一”中,同样的,表达的数量却不相同,这一问,让学生在内心中对“”这一“神奇的数学”产生了好奇,激发了他们一探究竟的兴趣。

活动二:可以得到4支笔的或另一盒笔的,哪个得到的多呢?

在“活动二”中,因为不知道另一个盒中有几支笔,所以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在辨析中,学生逐渐从相对量的角度理解了分数意义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在多次调研和反复地调整中,我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都有了进一步了解。后测和延后测的结果也显示,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对分数意义中“份数比”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参考文献:

[1]张丹.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孙京红,张丹,李红云. 分数意义教学的整体设计——“整体把握”理念下的系列[J].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4(5).

[3]张奠宙.“分数”教学中需要澄清的几个的数学问题[J].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0(1).

(责任编辑:杨强)

猜你喜欢
教材解读学生视角小学数学
基于学生视角下高职“学前教育学”课程课堂教学满意度提升的策略研究
浅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义
从学生视角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课解读
教学反思的四个着眼点
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