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公益活动;微公益;德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47-0034-02
【作者简介】赵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南京,210005)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指导中心主任。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是江苏省首批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单位。2019年1月,“人人微公益:小善大爱助成长”项目被专家组评定为省首批品格工程的“精品项目”。学校实施该项目两年多来,取得了明显实效,创造性地表达了新时代高中生的品格生长范式。亚当·斯密曾说:“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感看成是自己的事情。”扬大附中的品格项目就是基于高中生品格底色中的“善和爱”,将之激活、唤醒、放大,进而点燃成一把火炬。
一、品格提升的创新设计
“人人微公益”项目在扬大附中得以生长,主要是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地形成合力和感召力,这种力量来自对品格提升的专业理解和德育热情。一是学校重视“人人微公益”的课程设计。学校从四个维度进行实践创新:建立“人人微公益”运作机制,开发“人人微公益”操作平台,培育“人人微公益”指导团队,形成“人人微公益”活动系列。品格项目最难做的是评价体系,学校在传统的重视过程性评价、重视多元平台评价、重视多元主体评价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研发了“增值评价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功能,让学生成为自我评价的主体,建立增值评价体系,放大增值评价功能。二是注重“人人微公益”运作机制的系统建构。在自主性、互动性、实践性的理念下,构建组织健全、科学规范、有序运行的运作机制。学校创造性地研发“人人微公益”操作平台,成立了四个专业部门:综合指导部、策划运行部、宣传推广部、外联拓展部,负责项目的前、中、后不同阶段的运行。三是建立学校微公益活动网络互动操作平台。学校开通“人人微公益”专题网站专门服务于微公益活动。微公益项目的提出、宣传、策划和具体实施健全互动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主动担当的意识。网络微公益互动操作平台主要设置首页、微公益资讯、微公益学生组织、微公益宣传、微公益导航、微公益课堂等栏目,包括六个操作平台:项目设计平台、项目推介平台、志愿选择平台、互动交流平台、过程记录平台、评价表彰平台等。
二、品格提升的活动生发
学校在项目设计之初,就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方面整体设计多维度的微公益项目;着眼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的过程整体设计多层递进的微公益项目;着眼于学校、家庭和社区形成德育合力,整体设计多元主体参与的微公益项目。
江苏省社区公益服务精品项目“‘1+1+20’独居、空巢和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让新时代青年体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学会“与生命的不同状态”沟通和对话,体悟“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养成“同理心”,激活内在的“仁善美德”;微公益精品项目:学习资助站,让新时代青年从“身边的朋辈学习援助”入手,走进社区,用自己的专长为“学困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学习帮助。
学校的五大主题活动,丰富了“人人微公益”的活动形式,使得高中生更愿意参与,更愿意体悟,品格在活动中升华、在实践中提升,品格提升成为一种在场行动。一是文化宣传类,主要有主题宣传活动、公益文化宣传、公益故事宣讲、寻找最美瞬间和评选公益明星等。二是知识传播类,主要有校内学习互助站、社区学习指导站、经典诵读与推介、阅读工程朗读者、科技宣传与创新等。三是志愿服务类,主要有环境美化卫生保洁、公共场所义工维护、公共生活志愿服务、爱心陪伴尊老敬老、爱心同盟扶残助残等。四是社会援助类,主要有扶贫济困捐助活动、学习资源资助活动、紧急救助活动、校园义卖活动等。五是体艺公益类,主要有体育艺术宣传活动、储英体育俱乐部活动、聆韵艺术社团活动、体艺公益义演活动等。丰富的活动形式,让高中生“乐享乐创”“知行合一”。
三、品格提升的创新表达
学校在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微公益”的核心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微公益”的内涵。学校在实践中发现,微公益与公益(这里主要指传统公益)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微”和“人人”。微公益之“微”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参与主体之微,个体力量之微。它是由微小个体尽自己所能、尽一份绵力参与的公益活动和公益行为,具有草根性質。二是指借助互联网和自媒体等新媒体平台的“微工具”进行网络公益活动和“微公益”组织评价工作,它不仅是对传统公益的继承,同时也是对传统公益的有益补充。对于传统公益,高中学生参与时存在时空受限、成本较高、互动性弱、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等不足,“微公益”能够有效且创造性地解决。
我国微公益的概念最早由“多背一公斤”网站的创建者余志海提出,他发起了“多背一公斤”的公益旅游,鼓励旅游者在旅游途中多背一公斤文具或课本给沿途的贫困学子们,他认为微公益是“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件着手,积少成多”,微公益的两个必备条件是简单和有效,简单意指人人均可参与。扬大附中在实施这个项目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人人”,即每个个体都要参与其中,每个高中生都要有所表达,要学会与“世界沟通”,与“朋辈交流”,与“每个鲜活的生命对话”,从此出发,“微公益”就不再是“微小、微薄”的而是“尽精微、致广大”的。
玛格丽特·米德曾说:永远都不要怀疑,一小群思维缜密、笃志奉献的人可以改变世界。实际上,这也是唯一曾经改变世界的方式。
小善大爱,这是初衷;品格生长,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