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用训练回归文本本位

2019-09-10 07:22吕喆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7期
关键词:赏析教师应词语

吕喆

语文这门学科具有非常典型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特点,应充分落实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以及用法,让学生更有效地交流。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导下,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这也是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语用”的含义,同时也指出应结合有效的教学举措,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形成以及发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各种形式的读、悟、写等语用训练,使学生能够基于亲身体验,充分发掘潜藏在文本语言背后的情感以及内涵,学会文本的表达方式,提升语用能力。

一、在品词析句中奠定语用基础

教材中编排的课文文质优美且充满丰富的情感,目的就是为了使所有的阅读者能够在进行品读和赏析的过程中积累语感。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能引导学生了解文本内容,还要能够让学生准确把握语言特点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并且基于这一过程,积累更丰富的语言知识,打下扎实的语言根基。很多课文中都有精彩的词语,为文本注入了勃勃生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扣这些词语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语用训练。

如,《莫高窟》一文使用了数量较多的四字词语,在描写莫高窟的彩塑以及壁画等特征时,使用了典型句式,充分突显其精美以及奢华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文本插图,引导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这些四字词语,如“慈眉善目”“威风凛凛”等。同时还可以基于“翩翩起舞”“彩带飘拂”等词语,引导学生体会飞天独有的形态美、动作美,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准。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教师结合自主诵读以及选词填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实现对这些词语的高效内化以及悦纳,帮助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最后,教师还向学生展示了文本中所没有的莫高窟的其他图片,带领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片,并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想象,借助已经学习和积累过的相关词语对这部分图片展开描绘,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充分落实语用训练。

上述教学案例中,语用训练的开展紧扣文本语言,立足于文本中的精彩词语,引导学生感知、体悟;完成语言积累之后,将其落实于语用实践,既能够练得精准,又极具成效。这样的语用训练,能够自然而有效地为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奠定基础。

二、在文本赏析中激活语用思维

伴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教师不再采用传统的咬文嚼字的阅读教学方式,而是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文章所具有的独特之美。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没有及时渗透有效的写作手法,那么,学生必然只关注阅读,反而会阻碍语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有效的举措,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关注语用,使语用能力真正得以促进、得以发展。

1.赏析典型表达,激活语用思维

文本不仅是语言的依托,更是学生展开写作的有效范例,这也就意味着,有效的语用训练必然不能脱离文本特质。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通过对文本的深入挖掘,找到有价值的训练点,以此为落点引导学生感知内容、掌握表达,并结合这一基础,辅以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语用能力发展服务。

如,《钱学森》一文的结构并未按部就班地采用事件发展的顺序而展开描写,而是在开头写出钱学森乘坐游轮返回祖国这一场景,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倒叙写作手法,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特殊的写作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了解第1自然段的内容和含义,并设置如下问题:“看起来这应该是故事叙述的结尾,为什么作者会选择在开头直接写出来呢?”这样设置悬念会成为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的指明灯。在教学即将结束之际,教师仍可以借助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通过学习前后的对比,学生能够从中意识到:将故事的结尾置于开头,既能够充分展现钱学森回归祖国怀抱的急切与渴望,又能够体现出人物的形象特点以及爱国情怀。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以及阅读兴趣,可谓一举多得。然而教学并未就此结束,教师设计了另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选择倒叙的写作方式?大家可以尝试以此文为范例来写。”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所设计的语言训练并非随性而为,而是立足于对文本的深入研读这一基础,紧扣文本特质仔细遴选出的有效训练资源,可以收获言意兼得的教学实效。

2.赏析匠心表达,激活语用思维

伴随着语用教学理念的逐渐深入,阅读教学不再以文本内容作为关注的焦点,转而关注文本语言形式。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将更多的关注力聚焦于文本的平常之处,特别是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极为普通却蕴含着作者独具匠心之处,这才是促进学生语用能力得以提升的关键生长点。

如,《莫泊桑拜师》一文中描写到莫泊桑在第二次拜访福楼拜时,福楼拜提出了这样的追问:“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从表面上看,这里的描写就是两个人物之间简单的对话。其实不然,在这里福楼拜的九个追问是一气呵成的,因此具有很强的表达气势。在追问的过程中,福楼拜不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还通过这样的形式对莫泊桑进行指导,引发了莫泊桑的深思。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追问”这种表达方式进行赏析,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表达的精妙之处,达到有效提升语用能力的目的。

三、在随文练笔中提升语用能力

為了能够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教师需要保证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时间,同时还要基于语用的过程,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本写作方法所呈现出的表达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语用能力。所以对于阅读教学而言,教师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文本内容的体悟与感受这一层面,而应引导学生准确把握阅读和实际运用的交融点,结合文本特质以及学生的认知需求,为学生设计有效的语言训练。

如,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时,教师特别关注读写的有机融合,在完成对“司马迁受了酷刑”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之后,带领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并结合练笔的方式对其进行表达。对于这一历史事件而言,实际上学生并不了解,特别是其中的细节部分,所以练笔效果并不显著。由此可见,读写结合的实施,必须要贴近学生的认知发展区。于是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读写结合的交融点聚焦于“司马迁发愤写作”这一内容上,紧扣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如“尽力克制”“重又摊开”等,这样才能够对这一画面展开具象化描述,使学生有话可说,才能更充分地抒发个人感悟,真正有助于提升随文练笔的实效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把握文本特点,并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语用训练点,立足于文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这样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学生既能够习得文本的写作手法,也能够充分表达个人感悟。基于文本这一范例指导学生习作,能够帮助学生达到轻松阅读以及快乐写作的境界,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必然有助于生发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好感,有助于学生积累更丰富的语言,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真正落实阅读与写作的相辅相成。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罗阳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赏析教师应词语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词语积累
作品赏析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