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晶晶
学者吴广岭在研究语文教学时提出,课程改革的所有问题最终都会聚集在一个地方,那就是课堂。课堂上主要发生的问题是教材和教法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不管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都要体现出对教材的理解。教师首先要学会细读文本的内容,然后还要指导学生展开文本细读,体会文本的深意。我在教学中就将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掌握文本细读方面,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对文本展开细读,尝试发展解读能力。
一、字斟句酌,潜心涵泳
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掌握文章的语言是文本细读的起点。正如学者南帆提出的那样,要让学生沉入词语之中。我在教学中也鼓励学生尝试沉入词语之中,不要放过课文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如果学生能潜心涵泳,品味文章中的细味,则能读出一定的深度,学生文本解读的能力自然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姥姥的剪纸》一文展现了姥姥和“我”之间的情感,看似其中并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深奥字词,但是如果细细品味就能发现,其中有不少值得细细琢磨的词句。我在教学中就鼓励学生拿出那些看似普通的词句展开深入分析,尝试探究作者是否有什么深意。如可以让学生分析句子“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何要特别加上“好使”和“延长”这两个词,用“剪刀就像她两根手指”不是一样能展现相同的意思吗?学生在分析中认为:“‘好使’这个词语突出了姥姥心灵手巧,姥姥能熟练地运用剪刀,所以要强调‘好使’。”还有学生提出:“‘延长’能展现出剪刀和姥姥原来的手指已经融为一体,如果不加的话就体现不出这一点,让人觉得姥姥多了两根手指。”在深入分析中,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中的字词,发现文章中的字词始终都是为了展现主题服务的,其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姥姥的心灵手巧,展现姥姥和“我”的深厚感情。我还鼓励学生针对文章中的其他词句展开分析,尝试咀嚼其中的含义。
叶圣陶认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也就是说在展开文本细读的过程中不能轻易地放过其中的任何一个词句,只有沉入到词语深处,品味出其中的真正味道,才能体会出词语的真正含义。正如学者朱光潜所说的那样,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要在“汉语中出生入死”,如果学生能在咀嚼中体会到文本的味道,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二、比较品评,发展思维
在指导学生展开文本细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展开对比分析。在对比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并能看出哪些作品更好。在这样的比较和分析中,学生能唤醒对阅读的兴趣,同时还能产生自己的思维感受,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在教学《三亚落日》时,我鼓励学生将其和《烟台的海》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看看两者有什么不同之处。有学生发现:“这两篇文章的结构不一样,《烟台的海》是以时间为顺序写的。”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三亚落日》不是展现了落日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的变化吗?这不是也以时间为顺序吗?”学生补充说明:“《烟台的海》展现的是一年四季的景象,起到了整体展现的效果,而《三亚落日》其实是取了一个很短的时间点,所以和《烟台的海》相比还是有一些不同之处的。”还有学生提出:“《烟台的海》不仅写了景物,还写了人。”我又提出问题:“《三亚落日》中就没有写人吗?这篇文章仅仅只是写了景物吗?”学生回答:“不是这样的,在《烟台的海》中,人就是景物中的一部分,但是《三亚落日》中不是如此,主要写的是人看到的景物的状态。但这并不是说《三亚落日》中就没有写人,作者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来创作。”这样就让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对文章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提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了如何合理安排写景类文章的结构,学生在自主写作的时候就会写出更具有逻辑的作品。
我在引导学生展开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尝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有意识地触摸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细读作者的中心思想,这样就能让学生的感受更为深刻,有效地提高语言理解的能力。
三、想象还原,加工创造
学者王尧指出:“在汉语中出生入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要尝试和文章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有共同的感受,这才是文本细读的真正方法。我在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来还原课文,尝试将自己想象成文章中的人物,并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人物的情感,这样就能让学生触摸到作者的创作思想,利用想象展开还原,尝试加工创造,获得更多阅读感受。
教学《三打白骨精》时,为了让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刻,我鼓励学生尝试将自己想象成文章中的人物,并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如有学生提出:“白骨精还真是锲而不舍,一次不成功,就再来一次。”我调动学生的想象:“大家将自己想象成白骨精,想一下白骨精是抱着怎样的目的,她采用的又是怎样的方法呢?这样的想法能说是锲而不舍吗?”学生有所感触:“白骨精是在做坏事啊。就好像我们学习一样,没有想如何提高成绩,就想着怎么作弊,还一次又一次地作弊,这样怎么能算是锲而不舍呢?”这样就让学生对白骨精的狡猾有了一定的认识。此外,我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自己想象成孙悟空和唐僧等其他人物,然后思考一下唐僧在驅逐孙悟空时内心的想法是什么,孙悟空在三次打白骨精时的内心感受是什么。这样就能让学生对课文获得更深的感受,体会更为深刻。学生的想象力都很丰富,通过想象,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加工创造的过程中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更为深刻。
有学者提出文学的欣赏活动要凭借语言这种符号来进行,然后再从语言返回到丰富的现实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读者需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展开想象和还原,这样才能给文字赋予新的意义,才能更好地获得审美感受。
四、寻找缝隙,倾听生命
课标指出要“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其中,则能让学生找到生命的感觉,体会心灵的悸动。我在教学中就尝试寻找机会,将生命教育融入到教学中,促使学生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对文本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
《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闪烁着生命的光辉,我在教学中尝试挖掘,促使学生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如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文章的最后,‘我’对老人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为什么这里要用30年这么长的时间呢?为何不说‘明年’这样较短的时间,又或者说‘以后’这样比较模糊的时间呢?30年后,老人已经90多岁了,你觉得他还能如此健朗吗?”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刻的思考,有学生说:“我觉得这其中包含着‘我’对老者的深切希望,‘我’希望老者能始终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还有学生说:“老者自己也同意30年后再见面,这样就能更好地展现出老者的乐观心态。”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感受到了人物的乐观心态,体会到了文章蕴含的生命意义。我还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这样学生就能获得更多的理性感悟,体会生命的伟大。
特级教师于漪提出感知是进入体验的大门。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生命的意义,就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促使学生找到感知的“缝隙”,这样学生就能进入到作品中,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通过想象获得更多的体验。
在教学中,我尝试用各种方法指导学生展开文本细读,让学生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文本细读能让学生更好地以文本为中心开展学习,让学生逐步重视语境对于语义分析的影响,并关注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这样,学生就能在阅读时充分调动自己的阅读体验,理解文章则会更为深刻。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学生就能不断地提高语言建构和应用方面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新店镇利群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