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该怎么教

2019-09-10 07:22王华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7期
关键词:整本书书籍课外阅读

王华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还提出在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这一总目标。要顺利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统编本教材不仅主动将课外阅读纳入到课程教学体系之中,还倡导推进“整本书阅读”,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在整本书阅读指导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结合阅读主体,突出习惯培养

良好的习惯能够改变学生的一生。整本书阅读指导,首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具体阅读指导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除了保证足够多的图书、自由的阅读空间与有效的阅读检查外,教师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要结合实际,推荐经典读物

当前市场上课外阅读书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因而,在阅读指导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年段目标,精心选择经典读物给学生阅读。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绘本;对于中年级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一些自然科学读物、优秀文学作品;对于高年级学生,读物难度可以在中年级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推荐一些经典名著给他们阅读,以便让学生既能读到自己喜欢的,同样又是经典的书籍。

2.要主动放手,重视阅读感受

学生的阅读心情,直接决定了阅读质量。要让学生保持愉悦的阅读心情,前提是让他们自主选择书籍。当前不少教师与家长在书籍挑选方面把关很严,要么是害怕学生阅读到不良书籍,要么是过于追求阅读功效,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他们的阅读心情。其实对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来说,前提不是学生从中学到多少知识,而是能够享受阅读过程,保持一种愉悦的阅读心情,这对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来说很有必要。教师与家长可以多做“旁观者”,多注意学生的阅读喜好,放手让他们自己选择课外阅读书籍,为他们以后的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3.要施加影响,激发阅读兴趣

当前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对纸质阅读已经不感兴趣,一本书随便翻翻,便认为阅读已经完成。因此,在具体阅读指导中,教师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管理,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或者有奖阅读、阅读展示与阅读存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给他们树立好的阅读榜样,有针对性地施加影响,做到及时纠偏,推促他们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结合阅读内容,精选交流话题

当前整本书阅读指导模式已经基本成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导读、自主阅读与交流。阅读之后的交流课,其中话题选择是重点。教师首先要自读,而且要先读懂文本内容、故事情节与言语表达,并且预设学生在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思考采取何种分享方式才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样也没有捷径可走,只能多读多思。

1.选择适合的交流话题

如《小学生丰子恺读本》中有篇文章里面有个关于“拍七”的游戏,教师可以对此进行拓展,在课间组织学生玩“拍七”游戏,然后让他们写写感受,并与书中的描写进行比较。这样在交流的时候,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谈,毕竟这一话题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整本书指导来说,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阅读,这些都不难做到,最难做到的,就是通过书籍寻找适合学生交流的话题。

2.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即便是同读一本书,其感受体验也有可能是不同的。因而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关注学生的不同阅读感受。比如对《5月35日》这一本书,笔者在阅读中发现作者虽是19世纪的人,但是能想象出类似手机的便携电话,于是便设计话题,引导学生交流《自动城》这一章节,其目的是让学生对“电话”进行交流,结果大多数学生关注的却是把牛自动加工成罐头的装置。所以教师在设计话题交流过程中,不应过多先入为主,而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交流讨论空间,以便从中充分了解他们的阅读感受,有针对性地设计交流话题,或者尽可能让他们在交流中产生新的话题。

3.关注生本之间的距离

学生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写作期待是有差距的。对于阅读差距这一现象,教师要正确对待,并且应该积极点拨引导,以便让学生达到最近区域。比如《快乐王子》这一篇文章,作者是王尔德。其中有個学生在阅读之后,认为是快乐王子导致了燕子的死。这种个性理解,虽然是经过他们思考的,但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相差甚远。而这种生本之间的差距,恰恰是阅读指导中交流的主要话题。对此,教师要抓住这种阅读差距,积极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引导他们从中学会阅读,以便丰富阅读体验,提升阅读技巧。反之如果忽视阅读差距,必然导致学生的阅读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

三、结合阅读思维,注重个性体验

目前的整本书阅读,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而且不少教师还容易受单篇课文教法思维的影响,将“导读课”上成了“教读课”,这必然会给当前推进整本书阅读带来一定的影响。毕竟两者之间在阅读思维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要突出整本书阅读的特点,教师还要紧扣阅读单,在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同时,积极提升自己对教材的分析能力,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实现单篇课文教学的改进。而对于阅读单设计来说,教师还需要重视以下三点。

1.话题设计要开放

教学应以教学活动为主体,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还是无法做到这一点。因而对于整本书阅读单上的话题设计,教师可以设计为开放型,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班级读书交流氛围。比如《我是白痴》这本书,在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两道开放题:一道是针对学生的,让他们试着给彭铁男写一封信,与他分享一下阅读感受;一道是给家长的,请他们说一说书中最能打动人的情节,并说明理由。这种开放性话题,相比传统话题,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推促课堂的精彩生成。

2.阅读体验要自主

没有自主阅读,就没有个性体验。要真正促进整本书阅读,还是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阅读的空间。比如《戴小桥全传》这本书,笔者曾设计五个问题,要求学生选择完成。其中有要求写读书笔记,有要求给作者写一封信,有要求画书中的情节,等等。从实践来看,不少学生都选择了图文结合的方式。由此可知,放手让学生自主表达,不仅可以实现内容的创新,而且其阅读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3.阅读形式要多样

整本书阅读的形式可以多样,但不局限于读写,从对大多数学生访谈来看,他们都不太喜欢动笔。毕竟整本书阅读的目的是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而不是拓展学生的空间。比如《洋葱头历险记》,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地图”,即洋葱头越狱路线图;比如《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可以让学生想象说说,有了指南针,会去哪些地方……读写方法多样,关键是要结合学生特长,让他们或写,或唱,或演,这样对于整本书阅读交流来说,不再是学生的负担,反而可以成为一个语文综合活动。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方面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突出阅读习惯的培养,以便渗透阅读技巧,激发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在课外读自己喜欢的书,读更多的书,从而达到课标中要求的课外阅读总量。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市锦城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整本书书籍课外阅读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论语》整本书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