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巨匠”贝聿铭:在西方国家,做一个中国贵族

2019-09-10 07:22林佳张二水吴晔顾景言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杰奎琳贝聿铭卢浮宫

林佳 张二水 吴晔 顾景言

2019年5月16日,建筑界大师贝聿铭逝世,享年102岁。从出身名门的“富15代”,到成为“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贝聿铭始终保持着贵族般的儒雅和谦逊。他传奇的一生,和他的传世作品一样,越是经历时间的洗礼,越发熠熠生辉。

有个性的“富15代”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贝聿铭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富15代”。

早在乾隆年间,贝氏家族就成为苏州四富之一。鼎鼎大名的苏州园林“狮子林”就是贝家的祖宅,贝聿铭曾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童年时光。

也许正因为是名门望族之后,贝聿铭每次在人生的岔路口,总是更有底气做出令人意外的选择。

当年,他的祖父主理苏州的税收行政,参与创办了上海银行。他的父亲在民国时期出任中国银行副总经理及中央银行总裁。因此,整个家族都希望贝聿铭能够继续在金融领域里发光发热。贝聿铭的朋友则觉得,像他这样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应该当律师。

结果,谁也没想到,贝聿铭选择了建筑行业……

贝聿铭的建筑梦要追溯到他10岁那年。当时,他随父亲工作调动搬到上海,见证了上海国际饭店拔地而起的过程。他深深地为这座“远东第一楼”着迷,甚至回到家还像模像样地画了一份建筑图纸。贝聿铭日后坦言:“我被它(上海国际饭店)的高度深深地吸引了,从那一刻起,我开始想做建筑師。”

1935年,18岁的贝聿铭远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学,和另一位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成了校友。

结果,因为讨厌画图和枯燥的古典建筑理论,仅仅两个礼拜后,贝聿铭就“落荒而逃”,跑到了麻省理工大学学习。在麻省理工大学,贝聿铭终于找到了学习建筑的乐趣,并结识了不少建筑大师。他从麻省理工大学毕业后又到哈佛大学深造。

贝聿铭从哈佛大学毕业时,恰逢国内战乱,所以不得不推迟回国的时间。而在美国的这段时间,他的职业选择依旧相当有个性。毕业后,贝聿铭先是留校当助理教授,但他觉得纸上谈兵很不过瘾,只干了3年就“下海”,加入了地产巨商柴根道夫的建筑公司,也终结了美国建筑界没有中国人当建筑师的历史。

以当时的价值观来说,一个建筑学科班毕业的高材生投身房地产,会被看作是对学术的背叛。但贝聿铭压根不管别人怎么想,而是坚持自己的选择。之后,他设计了一系列既美观又实用的大众化公寓,开始在建筑领域小有名气。

1955年,贝聿铭自立门户创立了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并将设计逐步拓展到巨型公共建筑领域。

有想法才能获得机会

贝聿铭从建筑界新星成为世界级大师,要感谢美国前总统夫人杰奎琳·肯尼迪。

1963年,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想要建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图书馆,却在参观了选址基地一个月后便遇刺身亡。杰奎琳·肯尼迪想完成亡夫遗愿,在葬礼后不久便开始了图书馆的筹备工作。当时,设计师候选名单中不乏大师级的明星建筑师,相较之下,贝聿铭算是其中最名不见经传的那一个。

不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且有独特想法的人。为了在杰奎琳参观事务所的过程中留下好印象,贝聿铭做足了功课,不仅特意将事务所粉刷一新,还事先了解杰奎琳的喜好,在不大的接待处摆放了一束她最喜欢的花。

杰奎琳拜访时果真注意到了这一点,她问贝聿铭:“你们常放置这么美的花吗?”贝聿铭老老实实“交代”,那是专门为她买的。这种细心让杰奎琳大为赞赏。

更重要的是,贝聿铭的设计理念是“场地、环境应是建筑的先决条件”,因此在初选入围的其他建筑师都阐释了自己的设计想法后,贝聿铭却说,在没有勘察地点以前,自己没法给出任何概念或意见。有人猜测,或许正是贝聿铭的这种设计理念和热情坦诚的态度,打动了杰奎琳。

1979年,在经历了15年漫长的变更选址和修改设计后,肯尼迪图书馆终于落成。造型大胆的设计让外界好评如潮,甚至有人说这个作品“充分体现了肯尼迪家族的意志”。

肯尼迪图书馆被认为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还因此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并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这15年中,贝聿铭还几乎同步进行着另一项伟大工程——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的设计。

在国家艺术馆东馆的开幕仪式上,时任美国总统卡特自豪地说:“它不但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

一战成名

如果说肯尼迪图书馆让贝聿铭闻名全美,那么卢浮宫则让他闻名全球。

始建于1204年的卢浮宫,是法国人心中深具纪念性的建筑。

1981年,法国新任职的总统密特朗出台了卢浮宫的重建计划,并邀请全球15位知名的博物馆馆长参与讨论,结果有13位不约而同地推荐了贝聿铭。两年后,密特朗将选定贝聿铭担任卢浮宫建筑师的消息正式对外发布,这也是法国唯一一项没有通过竞标就直接指定建筑师来设计的国家工程。

由一位来自美国的华裔(贝聿铭加入了美国国籍)设计师,重新设计代表着法国文化与文明最高荣耀的卢浮宫,法国人过不了民族情感关,大嚷着“贝聿铭会毁了巴黎”。

面对铺天盖地的反对声,贝聿铭没有妥协。他不止一次地保证说,自己来自拥有古老文明的中国,一定会尊重法国的传统,并自信地公布了自己以玻璃金字塔入口为代表的改建工程设计图。殊不知,反对声浪更高了。

在当时的沟通会上,法国文化部长甚至公开批评这座金字塔是“一颗寒碜的钻石”,并认为这“比拿破仑滑铁卢战败后,英国人企图从卢浮宫抢走艺术品的暴行更令法国愤怒”。但贝聿铭依旧不肯改变自己的想法:“旁人接受不接受对我并不是最重要的,我自己接受不接受比较重要。”

在他看来,在广场上修建一座玻璃金字塔,不仅在视线上尽可能不影响主体建筑,不会显得突兀,反而可以衬托卢浮宫的庄重与威严,并跟凯旋门与协和广场的方尖碑连成一体,为巴黎的中轴线锦上添花。

随后,贝聿铭开始了反攻。他公开游说称,“巴黎应该是充满生机、不断发展的有机体”,主动与密特朗的主要政敌——当时的巴黎市长希拉克探讨,“开放卢浮宫就意味着开放巴黎”,并争取到一个难得的机会——在卢浮宫竖起同比实体模型,接受公众的检验。

最后,大约有6万民众参观了这一实体模型,并像总统选举一样进行了全民公决。模型最终征服了希拉克,也征服了法国人。

1989年,以玻璃为主体的金字塔在卢浮宫落成。到了1993年,大卢浮宫计划也基本完成。原先反对贝聿铭的人纷纷改口称赞的:“这个金字塔是卢浮宫里飞来的一颗巨大宝石。”就这样,曾经被反对的玻璃金字塔成了法国人的新骄傲。1998年,密特朗在金字塔里授予贝聿铭法国最高荣誉奖章。

在后来回卢浮宫进行的一场讲座中,贝聿铭说:“建筑师要坚持自己,如果成功了,很好。如果不成功,就再试一次。”

经此一役,贝聿铭集齐了一个建筑师能够获得的所有奖项。

无法割断的中国情

贝聿铭投身建筑事业几十年,美国是他的事业起点,所设计的项目遍布全球各地,可中国是他永远无法割舍的。后人提起貝聿铭的时候,都会说他是一个华裔建筑大师,因为他的国籍已经不是中国。然而,这是时代的无奈所造成的,贝聿铭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他的三个孩子,分别取名叫礼中、建中、定中,其中含义,不言自明。“对我来说,中国印记从未消失。现在我在美国住了七八十年,仍然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不是很怪吗?我给了自己新的外表,但内心的一切早就存在了。”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受邀访华。贝聿铭听闻消息后,激动地在工作室里走来走去,他敏锐地感觉到,再过两三年,自己就可以回中国了。

果然,3年后,他受邀访问中国。此时,距离他阔别家乡已有39年。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贝聿铭更被视作中美“文化破冰”的重要桥梁,屡屡被邀重返中国设计标志性建筑。

当时,有人邀请他为北京设计一座高层建筑,地点是长安街沿线,“在中国留点儿纪念”,但贝聿铭拒绝了。他说:“我的良心不允许我这么做——从紫禁城墙上往上看,你看到的是屋顶金色的琉璃瓦,再往上就是蓝色的天空,中间一览无余,那就是使紫禁城别具一格的环境。假如你破坏了那种独树一帜、自成一体的感觉,你就摧毁了这件艺术品。我无法想象有一幢高层建筑像希尔顿饭店俯瞰白金汉宫那样居高临下俯视600年的故宫。”

也是从那时起,北京市才出台限高令,禁止故宫周围修建高层建筑。

后来,贝聿铭在参观居民建筑时发现,中国建筑已经走进死胡同。中国当时经济太弱,无法建造辉煌的庙宇和宫殿,而西方思想的“入侵”,让中国人开始追求现代化建筑,造出的建筑却变得不伦不类。

他下定决心,要尽力找到一种新方式,形成一种崭新的中国本土建筑风格,开启中国建筑的复兴。

最后,贝聿铭选择了北京西北郊的香山。那里给人一种宽广的森林野趣之感,是远离闹市喧嚣的另一个世界。在他眼中,这个皇家园林遗址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雪,凉亭、宝塔分布得错落有致,俨然一副古代画卷。他不再犹豫:“我们就在这儿建吧。”

当年,年事已高的贝聿铭对大部分项目都只是出一个想法,然后让助手们去执行。香山饭店却不同,他常常手握铅笔在设计桌上冥思苦想,在这个项目上下的功夫是以往国外项目的10倍。

虽然在海外呆了那么多年,但是贝聿铭对中国古典建筑的自豪感却从未消减。他一直认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的建筑一定要体现本民族的特色至美。

为了能在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他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寻找灵感、搜集素材。“中国园林就像是一个迷宫,”贝聿铭解释说,“置身其中,你很难一眼望尽,永远不能领悟全局……它关乎尺度、关乎散点透视,也关乎偶然那种出乎意料的欣喜。”

最终,贝聿铭用简洁朴素的江南民居为外部造型,把西方现代建筑风格巧妙融合进来,让香山饭店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典范,更为当时刚刚走向世界的中国建筑设计师群体指明了方向。

香山饭店是贝聿铭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项目完成后不久,他就获得了具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此后,他又设计了香港的地标建筑——中银大厦,以及被他称作“小女儿”的苏州博物馆新馆。

苏州是贝聿铭的故乡,他从苏州贝氏家族走出,博物馆周边的忠王府、拙政园、狮子林,触动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尽管此后浪迹天涯,但贝聿铭对故乡的眷恋,始终萦绕心头。所以,即便是在自己宣布退休之后,他也要接手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那一年,他85岁。

在新馆设计之初,贝聿铭仔细翻阅了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分类资料,因为他希望为每一件展品的陈列量体裁衣,做出真正符合苏州、符合苏州博物馆的设计。

2006年,新馆竣工。开馆仪式上,贝聿铭激动地说:“我73年前离开中国,但根在中国、在苏州。这个博物馆新馆,就是我对家乡的一点儿小小贡献,有生之年还能有机会,为故乡留下一个纪念,我倍感感恩荣幸。”

他说,这座建筑是他的“小女儿”,也是他的一部“中国自传”。贝聿铭一直有着难以割舍的根,而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造过程正是他的归乡路。

贝聿铭102岁的人生,哪是轻易能概括的。对我们来说,他所留下的,远不止上面提到的那些建筑。正如他生前所说:“也许你会忘记你种下的某种东西,一种经历、观念,与某人的关系或一种哲学、一项传统。然后,突然间它开花了,这样的花能穿破墙壁,甚至突破整个时代。”他设计的建筑也正如那些花一样,种在了四大洲、十多个国家,也把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文化种子留在了全世界人的心里。

猜你喜欢
杰奎琳贝聿铭卢浮宫
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
卢浮宫职员罢工被闭馆
贝聿铭:自信的百年微笑
“犯傻”的卢浮宫
“低学历”女生的餐盘传奇
贝聿铭的灵感
揭开卢浮宫的赚钱秘密
来自中国的小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