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慕荣
吴瑞林(1915-1995),四川巴中人,原名吴尚德,192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12月转为中共党员。抗日戰争时期,先后任中共鲁东南临时特委书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二支队政委,中共泰山地委军事部部长,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山东军区警备第二旅旅长兼政委、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参谋处处长,东北民主联军安东军区司令员,辽南军区司令员兼独立师师长,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42军军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42军军长、海南军区司令员、南海舰队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南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常务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你们准备派多少飞机入朝作战?”
“没有。”
“你们出动多少炮兵、坦克配合步兵坚守阵地?”
“没有坦克,炮兵有一点儿。”
“一点儿是多少?有多少门大口径火炮?”
“一个师大概十几门100mm火炮,不过因为过江,好多大炮还在后方没有运过来。”
这是抗美援朝时一位朝鲜方面的苏联军事顾问与中国人民志愿军42军124师副师长肖剑飞的对话。
在问完三个问题之后,苏联军事顾问得出结论:以中国军队装备之劣势,不可能与强大的美军相抗衡。而在回答完三个问题之后,肖剑飞却十分有底气,这份底气既是来自对战争态势的总体信心,来自对正义力量的充分信心,更多的则是来自对军长吴瑞林的绝对信心。
吴瑞林,这个来自四川巴中的农家子弟,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是迎接红军入川的第一人;抗战时期,因伤跛脚的他纵横齐鲁大地,是令日伪军惶惶不可终日的“吴瘸子”;解放战争时期,他转战白山黑水,顶住国民党军6个师的轮番进攻,为围歼国民党廖耀湘兵团立下了汗马功劳,提前52个小时抢占北京丰台,一次缴获坦克106辆,世人谓之“能征惯战”;抗美援朝中,他又带领42军成了首批入朝部队,面对不可一世的强敌,他照样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也打出了自己的声威。
“咋呼战法”吓得敌人6个小时没敢动弹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燃起战火。当时,吴瑞林正率领42军官兵在黑龙江屯田垦荒,虽然不久42军就奉命在鸭绿江边的通化战备待命,但他还是没有想到那么快就要放下犁钯、重拾枪炮,而且是要在“世界上最不适宜大兵团作战的少有的地区之一”的朝鲜土地上指挥作战。
10月17日,志愿军总部急令42军向辑安(今吉林集安)一带集结,吴瑞林刚把先头侦察部队和124师的一个团派过江,总部的命令又到了:停止前进,原地待命。吴瑞林随即指挥部队进行隐蔽伪装,防备敌人的空中侦察。19日,吴瑞林接到机要参谋送来的一份特急电报:“过江!”吴瑞林指挥5万余名官兵,仅用7个小时就安全地跨过了鸭绿江,敌人接连三次空中侦察,都未能发现。
入朝没几天,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就打响了。根据彭德怀西攻东防的统一部署,38、39、40军担负西线作战任务,42军所辖124师、126师在东线黄草岭、赴战岭一带钳制东线敌军,125师配属38军歼灭西线敌人。当时,“联合国军”在朝鲜的西部战线上部署了13万人,在东线战场则有9万人。志愿军在西线的兵力达23万人,而在东线只有42军的2个师,东线战场的重担毫无疑问地压在了吴瑞林肩上。
黄草岭是朝鲜半岛东北部的军事要冲,乃攻取朝鲜首脑机关临时所在地江界的必经之地,其以北是长津湖南岸的盆地和丘陵,“联合国军”一旦越过黄草岭,就可以对志愿军西线部队实施东西夹击。彭德怀因此将42军主力放在黄草岭一带。
从自然条件看,黄草岭一带山高林密,适合防御作战,但1950年的朝鲜冷得出奇,10月份气温就已低至零下10度,山野银白一片,冰面坚如岩石,极不利于行军作战,更不利于战斗中防御的一方。从双方力量对比上看,仅以敌人主力美陆战1师为例,该师兵力2万人,装备精良,随缺随补;而作为42军两个主力师之一的124师,只有1.4万人,150挺机枪,火炮虽然有80门,但皆是落后的马拉山炮、迫击炮之类的小炮,就连手榴弹也只有1000枚,双方力量之悬殊可见一斑。
身处险境,吴瑞林依然保持着一贯的冷静和勇猛,他给部队下达的作战指示是:“据险坚守,与敌决一死战,把黄草岭、赴战岭变成鬼门关,除了游魂和俘虏外,一个敌人也不准放过!”
在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下,韩国部队主力之一的首都师率先向黄草岭志愿军阵地发起了进攻。由于美军和韩军不知道志愿军已入朝,加之自打美军仁川登陆后就把朝鲜人民军打得节节败退,他们压根就没把黄草岭守军放在眼里,大摇大摆地就往124师370团阵地前沿冲去,结果被打得惨败。
首都师的惨败加上来自本土的情报分析,使东线美军总指挥阿尔蒙德终于想明白:输得那么惨,那是因为碰到中国人了!还没等他思考出对策,他的顶头上司、“联合国军”总指挥麦克阿瑟就发来指示:“美军陆战1师进攻黄草岭。”
然而,在吴瑞林指挥的42军将士的英勇阻击下,有着“美利坚之剑”美誉的这支美军王牌师被打了回去。
42军官兵在前线奋勇杀敌,新战术新打法也层出不穷。而吴瑞林也捣腾出了一个日后连毛泽东都叫好的“咋呼战法”。原来,他见美国大兵动辄用坦克沿着山边的公路向志愿军发起进攻,受抗战时日军修公路炸石头的启发,便让工兵在山壁上凿孔装炸药,并把导火线连到电话上以电发火形式引爆。第一次试验,炸飞的巨石就砸毁了敌5辆坦克、砸坏8辆车,砸死砸伤不少敌人,敌地面部队以为遇到了新式秘密武器,吓得6个小时没敢动弹。战役一结束,吴瑞林的“咋呼战法”就被载入内部军事通讯,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
“打宁远我独包了”
42军首战告捷,124师也受到志愿军司令部嘉奖,不过对于喜欢打硬仗恶仗的吴瑞林而言,还是有些许遗憾:黄草岭打的是防御战,不如攻坚战来得“过瘾”。不过,“过把瘾”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志愿军第一次战役胜利后,彭德怀不但没有乘胜追击,反而将志愿军主力后撤几十公里,又以一部兵力控制德川、宁远及其以南地域,目的是给敌人造成错觉,诱其深入,待敌战线拉长后,志愿军再寻机分而歼之。麦克阿瑟果然中招,判断东、西两线的钳击夹已形成对志愿军的致命打击态势,战争正接近决定性阶段,遂公开宣布开始结束朝鲜战争的“圣诞攻势”。殊不知,志愿军兵力此时已达9个军,正枕戈待旦,时刻准备着对敌发起反击。
11月22日,吴瑞林接到志愿军司令部的作战方案,42军的任务是与38军共同攻占德川。
吴瑞林正忙着备战,突然接到志愿军副司令韩先楚的电话,说原定作战任务有变,德川由38军打,42军则集中力量攻宁远。原来,38军在第一次战役时因判断失误延误了战机,挨了彭德怀批评,军长梁兴初决心在第二次战役中扳回来,坚决要求独揽打德川的任务,彭德怀考虑之后同意了他的要求。
放下电话,吴瑞林说:“好你个‘梁大牙’(梁兴初绰号),你想独包德川,那行!我‘吴瘸子’向来也不甘落后,打宁远我独包了!”很快,吴瑞林就制定出一个迂回包围、各个歼灭的作战方案。
11月25日23时,125师3个团兵分四路,向敌人展开全面攻击。宁远之敌方寸大乱,除韩军第8师师长一人逃跑外,全歼该师师部。124师在125师的配合下,彻底截断第8师的退路,歼灭该师大部有生力量。126师主力两个团如期攻克孟山岭,全歼韩军第6师一个团。42军的丰硕战果为志愿军继续实施战役迂回创造了有利条件。
27日,彭德怀命令42军和38军火速向三所里、顺川、肃川方向进击。敌西线指挥官、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为了摆脱被志愿军前后左右夹击的命运,急令美骑兵第1师7团抢占新仓里,阻止42军向顺川行进。美军一上阵就利用强大的火力把大同江上的封冰炸得粉碎,使42军战役迂回任务受阻。
情况紧急,吴瑞林决心走一招险棋,突击拿下平壤以东的成川,此战一旦成功,不仅能极大震撼清川江之敌,而且还能把平壤之敌逼走。彭德怀同意了他的建议。在吴瑞林的精心指挥下,42军官兵奋勇作战,大胆迂回,一举拿下成川,迫使清川之敌全线撤退,平壤之敌也退回到了“三八线”,麦克阿瑟“圣诞节饮马鸭绿江”的计划彻底破产。42军再次受到志愿军司令部的通报嘉奖。
冲破“三八线”
志愿军两次战役的胜利,扭转了朝鲜战局。为了扩大战果,志愿军司令部决定,由第38、39、40、50军并加强6个炮兵团组成右路纵队,由韩先楚指挥,于高浪浦里至永地地段上实施突破,首先集中力量歼灭韩军第6师,再歼灭其第1师,得手后向议政府方向发展战果;志愿军第42、66军并加强炮兵1个团组成左路纵队,由吴瑞林指挥,在永平至马坪里地段突破,首先集中主力于永平至龙沼洞地段歼灭韩军第2师1至2个团,得手后向加平、清平里方向扩张战果,切断汉城、春川间的交通;另以1个师由华川横渡北汉江向春川骥之敌积极佯攻,抓住韩军第5师,策应左翼人民军第二、第五军团前进。根据志愿军司令部统一部署,各部队克服冰天雪地、供给困难等不利因素,于1950年12月中旬进至“三八线”以北地区,秘密进行战役准备。
42军的具体任务是:由观音山至拜仙洞地段实施突破,歼灭韩军第2师17团,并切断清平川至加平公路,同时以1个师的兵力向济宁里迂回,协同第66军主力歼灭韩军第2师12、36团。与第一次战役的仓促应战和第二次战役的诱敌深入有所不同,这次战役是一次较大规模的进攻战,而且是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42军的作战任务本来就重,吴瑞林又担任了左路纵队指挥,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
1950年最后一天17时,第三次战役打响了,在100多公里的绵长战线上,志愿军万炮齐轰,左右两路纵队同时向敌方阵地发起全线进攻。在吴瑞林的指挥下,66军和42军125师、126师分别从道城岘和蛾洋岩实施突破,124师在他们打开缺口后,担任纵深作战任务。
横亘在125师前面的道城岘,山高路陡,易守难攻,是出了名的天险,韩军又设下了层层工事,进攻难度可想而知。该师担任突破任务的372团正因进攻受到悬崖峭壁阻碍而苦恼时,124师一支侦察队伍发现了一条可通达道城岘的侧翼攻击道路,吴瑞林获悉后,立即让作战参谋赶到124师指挥所传达了他的命令:令124师师长苏克之带一个整营迅速突破道城岘。
于是,在1951年新年第一天的凌晨,志愿军突击营顶着严寒,踏着积雪,用力抠住陡壁上的岩石,一步一步艰难地向道城岘突进。2时左右,这队尖兵接近了韩军守敌,才准备动手,不承想被敌人抢了先机,碉堡里喷出了一道道火舌。战士们见状迅速转到隐蔽的死角处,待慢慢接近敌火力点后,将一颗颗手榴弹扔进了碉堡,敌人的火力点瘫痪了,韩军自恃万无一失的道城岘被志愿军攻占。
随后,42军主力继续向纵深发展,126师和66军一个师也突破了蛾洋岩和金化。至此,敌人号称铜墙铁壁的“三八线”防线被英勇的志愿军将士们无情地踩在了脚下。正当大家为胜利欢呼的时候,吴瑞林却因劳累过度肺部旧伤复发,大口吐血,可他硬是在担架上指挥战斗直至胜利。
拿下道砚城后,吴瑞林带领部队迅速向“三八线”以南进军,先后占领洪川及西南之阳德院里;接着,又攻占杨平、梨浦里、骊川等地。战至1951年1月8日,42军成功将敌人驱逐到北纬37度线附近的平泽、安城、堤川、三陟一线,从而受到了中央军委的通报嘉奖,吴瑞林的赫赫战功和鼎鼎威名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志愿军,也传遍了整个朝鲜战场。
1951年5月下旬,彭德怀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让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率第一批入朝作战的4位军长——39军軍长吴信泉、40军军长温玉成、42军军长吴瑞林和38军军长梁兴初(后因病由政委刘西元代替)回国向毛泽东汇报朝鲜战场的情况。毛泽东特地单独接见了吴瑞林,就抗美援朝的战略战术聊了3个多小时。
而美国人同样也没有忘记这位铁血虎将。据传,上世纪90年代,一名在美国西点军校访问学习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年军官突然被一位将军级老教官叫过去谈话。美国将军见面就问:“你知道贵国有一位吴瑞林将军吗?”青年军官窘迫地回答说不知道。美国将军遗憾地叹了一口气,谈话就此结束。临近归国时,美国将军又把中国青年军官叫了去,叮嘱道:“吴瑞林是一位了不起的将军,我十分敬佩他!你回国之后,在战略战术上都要向他好好学习。”原来,当年在朝鲜战场上,他曾是吴瑞林的手下败将,当了志愿军的俘虏,吴瑞林还亲自审问过他。他受到了优待,感念之情溢于言表。青年军官回国以后,打听到吴瑞林的住所后,专程拜访了已经离休在家的吴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