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丽丽
课程改革的今天,大家不约而同地把问题讨论聚焦在“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上。“课堂教学实效性”体现在多个方面,而教师的课堂语言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苏霍姆林斯基曾鲜明而深刻地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也就是说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表达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制约着学生智力活动的水平。由此可见,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优劣对课堂实效势必产生重大的影响。一位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中注意自己的过渡语,不仅能使孩子们领略到语言的和谐之美,还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所以说教师“欲善其教,先精其言”。
一、用先声夺人的导语拉开序幕
英国教育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催化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教师富有智慧的导入语是拉开序幕很重要的一环。课堂教学中,我们可根据不同的教材采用不同的形式导入。
1.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如学习《敬畏自然》一课,教师导入,“对于自然,有人主张顺应它、服从它;有人主张利用它、征服它;当代著名学者严春友却告诉我们要敬畏自然。” 精彩的好课都是简洁的。
2.触及情绪,唤起共鸣。如学习《背影》一课,教师伴着《父亲》一歌导入,“父亲是天空的一颗星,陪我们放飞童年的梦想;父亲是一把伞,为我们撑起无雨的晴空;父亲宽厚的臂膀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那么一个人一直在默默付出着,他就是父亲。这节课让我们跟随朱自清的文字一起去感受浓浓的父爱。”
3.设置悬念,引起兴趣。学生有了强烈的悬念,便会主动积极地想去解开悬念。如学习《信客》一课,教师课件出示问题及图片(邮政邮箱、电话、手机、电脑),让学生思考:这些图片,让大家想到了什么?
实践证明,一个先声夺人的导语确有动一发而牵全身之妙,对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用是很大的。
二、用启发性的过渡语穿针引线
教学过程由一个个教学环节组成,一个个教学环节好比是粒粒珍珠,而各环节的过渡语则是串连珍珠之间的丝线,缺少这条线,再好的珍珠也无法变成美丽的项链。因此,教学过程中过渡语的设计不可忽视。
1.上下衔接式。如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教师:是呀,这样一个热爱音乐的人,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贝多芬,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贝多芬的生平经历。(多媒体投影贝多芬生平简介,并配背景音乐)教师:刚才大家听到的音乐就是贝多芬的作品之一《悲怆奏鸣曲》,虽为悲怆,但曲中无任何消极低迷之气,反而体现了贝多芬在音乐中一直贯穿的“力”的主旋律。现在请结合刚才大家的分析和贝多芬的简介,思考一下:你认为贝多芬是巨人吗?
教师的这两句话,巧妙地把课文内容有机串连起来,使整个课堂上下贯通,浑然为一体。
2.设疑提问式。例如学习《登幽州台歌》一文,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教师:时空如此辽阔,但生命短暂,人生有限,由此触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哪一句话让你触摸到了诗人的内心?学生:独怆然而涕下。教师:诗人为什么如此伤心难过?学生:看不到像燕昭王那样的明君了。教师:哪个词最能突出这种伤感之情?学生:不见。教师:是啊,连用两个“不见”,将诗人那种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伤感充分表现了出来。教师:独怆然而涕下,一个“独”字,都包含着诗人哪些情感呢?学生:孤独寂寞……学生:悲伤难过……学生:失望,无可奈何……这样有效的课堂追问激活了学生的语文思维,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3.评价小结式。如学习《春酒》一课,赏析语言后结束语。
教师:综上所述,琦君眼中的母亲,是相当典型的贤妻良母,快乐的童年,母亲的关爱,淳朴的乡民,就是这样一方令人魂牵梦萦的水土,才让定居美国后的琦君朝夕思念,于是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可是味道还似当年吗?这一过渡语,教师对前面学生的诸多发言做出准确的小结,并且有效地引出了下面的问题,结构严密紧凑。
三、用画龙点睛的结束语拉下帷幕
明代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写作如此,教学也当如此。我们既要强调导入语,也要讲究结束语,使学生一进入课堂,便在美的享受中开始,最后又能在美的陶冶中结束。
1.总括结束法。如学完《春酒》,教师总结,“台湾作家,白先勇评价琦君的文章:‘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无论走到哪里,故乡是我们永远的根。”这一总结语,浓浓的故乡情让人回味无穷。
2.引用結束法。如学完《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师总结,“也许我们无法选择命运,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对待命运的态度,面对这样一位巨人,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这样评价贝多芬:‘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却不曾死!他重造了那个死灭的世界,重造了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本节课在孩子们齐读着罗曼[∙]罗兰的评价语中结束,贝多芬的精神永驻他们心中。
3.号召结束法。如学完《老王》,教师总结,“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曾经说过:‘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同学们,我们周围有很多像老王一样生活艰苦却保持着美好心灵的善人,让我们去关照周围、感化周围,直至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起一片不落的灿烂! ”这一总结语,让同学们多了一份关爱之心,一份友善之心。
四、用锦上添花的评价语贯穿始终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表现是否得当,判断自己的发言是否准确,并加以改正完善。
1.评价语言要真诚,具有激励性。多萝茜·洛·诺特尔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对于课堂上的精彩发言,教师可给予这样的赞赏:“你的想法很独特,有思想!”“你的理解很深刻,有见地!”“不错!想象力真丰富!” “你的朗读声情并茂,你触摸到了诗人的内心!”当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停顿时,可以给予这样的鼓励:“别急,再想想,相信自己!”这些富有激励性的话语能让孩子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真诚,从而更加激发学习的自信心。
2.评价语言要准确,具有针对性。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对所有学生的表现都进行评价,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洞察学生思维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运用评价语言,达到“因材施言”的教育效果。如学习《紫藤萝瀑布》,学生赏析“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长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赏析结束教师点评,“读得很流畅,声音也响亮。老师有一个要求,你感受到语言的可爱,语言也是忍俊不禁的笑容,你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欢乐读出来。” 这一准确得体的评价,客观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不足,使学生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3.评价形式要丰富,具有多样性。教师在运用口头评价的同时,配以自己丰富的体态语,也会起到“点石成金”的评价效果。例如:当学生有独特见解时,教师在口头表扬的同时竖起一个大拇指,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赞赏;当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完课文时,教师引导全班同学报以热情的掌声,这能让学生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当学生听讲不认真时,教师适时给他一个提醒的眼神,这比大声斥责更有效。教师亲切多样的体态语言,学生感受到的是关爱,是赞赏,更是无声的动力。
五、结语
总之,一堂好的语文课,重点并不是看教师讲了多少,问题设计得多么巧妙,而是看学生思维是否活跃,是否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是否学有所得,而这些,都源于教师有效的语言引领。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尽量做到字字珠玑、简洁精练,无论是导入语言、过渡语言、评价语言,还是总结语言,都要干净利落、切中要害,增之一字则太多,减之一字则太少。教师“欲善其教,先精其言”。
(责任编辑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