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靖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自1946年2月14日诞生至今已有73年了,这期间,计算机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等技术革命。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将计算机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计算速度越来越快,硬件集成度越来越高,网络传输速度成几何倍的增长,这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刷新着人类想象的极限。
自2007年1月9日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发布iPhone第一代智能手机开始,智能手机通过其自身不断更新的软硬件基础技术能力、方便灵活的掌上智能终端和与个人生活高度融合化的产品生态策略,12年间从手机通话的基本通讯工具逐步转化为涵盖个人用户到企业用户——甚至上升为国家层级的数据技术集群;由于自身产品技术的可拓展性宽度非常大,从而整合并挤压相关其他传统单一数码技术产品,并将以往的王者——PC推下神坛,成为当代个人数据终端的绝对主导者,市场占有率逐渐成为主流,同时逐年呈现一边倒的发展趋势。
综观近年移动数码类产品的发展,我们很容易发现,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数码相机、智能电视、PC的消费市场逐渐萎缩。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2019年中国PC市场销售量约5060万台左右,同比下滑2.7%,持续低于全球平均年度增长率。从全局看,无论是消费市场,还是商用市场,都会面临一系列经济、供应等不确定性的问题。因此会分别下降3.3%和2.2%。对比全球,中国笔记本电脑占整体PC比例偏低,2019年笔记本电脑增速将依然高于台式机。
PC市场的萎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伴随着智能手机业对于各个数字领域的不断扩张和广大用户使用习惯的不断变化,PC市场的萎靡也与长期以来个人计算机从购买、部署到后期维护的技术门槛过高等息息相关。由于复杂的技术门槛造成从售价到使用体验上对于个人用户的不够友好和不够方便,终于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扩展中成为压垮PC市场的致命陷阱。
正像德里达所指出,任何结构的解构都是其自身的解构,PC技术结构由于各大上游硬件厂商在追求最大利润最小投入的指导思想下长期不断地固化其结构的稳定性,已不能产生革命性的技术革新可能,只是局限于基础框架的容器中,不断提高速度和性能的纵向发展;并没有如智能手机芯片一样在生活各个领域展开战场,针对用户息息相关的生活体验作为突破口的横向化发展,逐步使得新兴的ARM架构处理器终端设备成为占领更为广阔消费领域和市场的新王者。
个人计算机虽然在技术上的门槛造成了其自身市场地位的下降,并在大多数领域被智能手机所替代,但同时,个人计算机的技术门槛和造就了其在底层研发方面不可替代性的绝对优势逐渐显现。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当今新一代青年人对于计算机的使用在逐渐弱化,尤其在95后开始的青年群体逐步地在丧失对于计算机的普遍适应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于计算机操作不再熟悉,甚至完全失去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和能力。
但是,前面已经提到,计算机技术作为底层研发的基础技术工具,其地位是无法替代的。由于其自身结构的特点,造成其处理性能对于手机芯片的绝对优势并没有被打破。智能手机的软件开发终归需要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支撑,那么,其工具性的特点就得到了更为专业化的加强。这一点在教育中体现得尤为重要,所以这几年的报道中也不断地提到,PC市场萎靡,销量逐年下滑的趋势下,教育行业对PC基础设施的需求却不断上升,保证了PC在消费市场上稳定的基础份额。
这就对当代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更为丰富的教育需求,计算机技术的授课,逐渐成为职业技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由于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人才逐年下降,则计算机技术的授课内容也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不斷扩张,学生学习的相关就业技术无法逾越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又不能利用自己从小就熟悉的智能手机所替代。所以教师在计算机技术课程方面的授课和课程研发的专业化和专业性也会在未来的发展中逐步显现和强化。比如在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中,由于以往1995级以前学生熟练计算机技术人数占比高,所以称为一种辅助绘制工具化的授课方法,从而快速达到设计产品思路风格化方面高度教育;而如今计算机课程成为不同于过去的授课情况,计算机已经成为集工具使用教育和设计理念教育并重的大型课程,从授课内容到授课方法都要相应的调整和丰富。
在丰富的授课内容和方法的背后是授课的复杂度和难度也无形地被提高。随着计算机工具性质的地位得到正确放大,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学习更为精准,对于计算机的心理地位也更为认可,从而使计算机教学的专业化更为凸显,对于其他影响学生注意力的旁系内容的维护和规避也相应地转嫁于手机终端。根据之前的分析阐述手机等移动设备在学生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日常使用计算机的频率越来越低。计算机对学生来说只是专业性的工具,大都只是停留在会用即可,至于学生对工作原理的理解更是痴人说梦。
20年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均开设有《微机原理》《数据结构》和《单片机系统》等计算机原理类课程。而现在的高职院校、甚至一部分本科类高校的计算机类专业均取消了计算机原理类的课程。原理类课程的缺失,是在新时代计算机教学技术应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对于原理的了解和掌握是当代计算机教学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师的走访和院校专业设置的调研,分析相关统计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制约院校开设相关专业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缺乏对计算机的日常使用,更适应手机等移动数码产品的应用,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更趋向于此类设备的工作原理。计算机教学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入更准确地拥有计算机的相关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相应的思维模式。
如果学生建立了一种思维模式,对于相关内容的处理就是触类旁通、一点就透。例如: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在教学开始时必须完全打破学生已有的面向过程的思维模式,以对象的思考重点,以类的应用为考虑问题的基础,逐步在整个课程中为学生建立面向对象的思维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面向对象编程课程的教授,很多学生会将面向对象的思维模式应用在学习其他相关计算机课程中,使其他课程的学习更加容易,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新时代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技术更应返璞归真,教学技术应多从计算机技术原理和学生思维模式的建立出发。首先,教师应将计算机原理细化分解,用技术原理直面涉及学科的教学重点。其次,教师应多利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将抽象难以转变的思维模式传递给学生,潜移默化地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传递给学生,用全新的思维模式破解教学难点,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方案。
(责任编辑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