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义攀
【摘要】借助本校成为市级翻转课堂实验学校的机遇,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微课与翻转课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总结经验并探究有效性策略,以期能够进一步打造有效乃至高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思想政治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科技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新教育技术背景下的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教学形式令教育者耳目一新,纷纷呼唤新的教育革命来临。在新的教学革新面前,如何认识翻转课堂与微课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思想政治课中更好地实践等问题都需要我们理性地思考。
一、翻转课堂与微课及其二者关系
翻转课堂是教师制作教学视频给学生在家里或课堂外自主观看学习,然后回到课堂上师生共同交流研讨、答惑解疑并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形态。由于学生在课前学习中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他们去探究一些疑惑点,教师由课堂知识的传授者变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倾听者、合作者、释疑者,课堂由传统的“教师教什么学生被动地学什么”转为“学生需要什么课堂去解决什么”,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微课是使用多媒体技术在5~10分钟内就一个或若干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模拟一对一教学的视频教学。微课包含一定的知识点和教学过程,但为突出效率,教学中的前奏和结尾将被精简。微课为了讲解清楚一个知识点必须要借助一定的媒介,如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等,先进行课件制作和拍摄,再通过后期制作形成微课。
从笔者的理解来看,翻转课堂体现着一种回归教育本质的诉求,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变革。传统教学中学生在课堂内学习知识,内化知识是在课堂外,而翻转课堂模式则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完成基本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重点内化知识,巩固并形成能力。为了保证学生课外学习的效果,教师需要用心制作微课,保证大部分学生在观看完微课视频后对下节课的知识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然后再通过对每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课堂点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所以,翻转课堂与微课是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的,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制作微课视频并发布到相关网络平台以便于学生观看,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微课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堂翻转,真正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翻转课堂与微课的应用
1.思想政治课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诚如前文所述,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关乎翻转课堂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加以重视。通过研究一些政治学科的微课视频,笔者发现按照形式大致可以将微课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教学片段,按照10分钟一节微课的原则将一堂完整的教学录像按照不同的教学环节切分为两三堂微课;另一类是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某一种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和梳理并通过习题练习进行巩固。第一种类型的微课即切割日常教学片段的微课视频,并不能达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而第二种微课视频类型可以成为我们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力助手。关于传统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差异在前文已有所述,若以第一种类型的微课这种看似“巧妙”的迁移来对待革新,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文科的课程,特别是思想政治学科的微课制作并不轻松。教师首先需要完成对教材知识的梳理,找出其中适合于制作微课视频的知识点,例如,在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我们可以将知识分成哲学常识、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及历史观五个核心模块,在唯物论模块中我们需要学生掌握物质、运动、规律和意识四个核心概念,每一个核心概念都可以使用一节微课视频来讲解。其次,教师在微课视频中如果只是对课本内容的重复照搬,那么不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思政课要突出自身特点,注意理论和生活实际的结合,特别是一些重大时政热点问题和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讲解,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真正吸引学生去观看、学习。
学生在看完微课视频后,要注意对其中的收获和疑问进行适时记录,同时完成教师布置的有针对性的课前练习,以巩固学习内容并发现学习过程的疑难之处。教师要合理设计课前练习的数量和难易程度,充分利用“最近發展区”理论,帮助学生有效地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
2.思想政治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
翻转课堂的特点之一就是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达成这一目标关键就在于如何通过课堂活动设计最大化地完成学生的知识内化。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课堂教学要素,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从而引导学生高效地完成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时遇到的比较集中的疑惑点,认真思考和设计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一课的“币值与汇率”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假设情境:如果人民币币值发生变化,作为一个外贸公司的经理/一个准备出国游学的学生/美国某公司投资者你会如何应对?通过这样的问答互动,教师既能检查学生学习微课视频的情况,又能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进行指导。
翻转课堂需要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学习协作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及包容能力。此外,协作学习能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自尊心与相互尊重的能力。因此,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之间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随时捕捉学生的动态并及时加以指导。
3.思想政治课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
在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后,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考试等方式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与传统课堂模式只注重学习结果评价不同,翻转课堂模式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小组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从评价的内容来看涉及学习计划的安排、学习课题的选择、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在学习小组中的表现、学习成果的呈现等,翻转课堂通过综合这些评价结果实现学习结果评价和学习过程评价的统一。教师通过集体辅导或个性化的指导,能有效促进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帮助以及共同提高。与此同时,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利于改进教师课堂设计,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善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上述的观点只是笔者的一些粗浅性的认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翻转课堂与微课从诞生之日起,认可与质疑就相伴随行。目前,“翻转热”“微课热”也面临很多问题与挑战,例如,翻转课堂对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力、对教师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普遍的“大班制”教学的组织方式,会限制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和支持,影响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深度;翻转课堂需要信息化的设备作为主要载体,学校为学生提供网络和平板电脑从事学习成为必需,但电子设备在国内课堂的使用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等等。但是,不论有多少局限尚待突围,翻转课堂彰显着“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内驱力”这一核心理念,作为一种以技术促进教学的有益尝试,已然为当前的中国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明智的做法是各方努力为翻转课堂与微课这粒“种子”营造适宜的成长环境,期待有朝一日其能长成参天大树,最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李荣志,张银芳.微课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翻转课堂模式探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