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时空观念培育:问题与策略

2019-09-10 07:22:44徐良
关键词:史实时空观念

徐良

摘要: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教师应从哲学层面了解时空观念的内涵,从历史学科层面厘清时空观念的发展脉络。教师教学的场域感欠缺、学生历史空间概念较弱等问题阻碍着初中生时空观念素养的形成。教学中要开发微课程丰富历史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形成历史线索,利用历史地图建构时空,逐步培育初中生时空观念。

关键词:初中生时空观念统编教材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体现历史学科特质的关键。把握历史发展的时序,理解在相对独立的空间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对学生坚定唯物史观,利用史料进行解释,培养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教学现状看,初中生的时空观念培育中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尝试探索应对策略,本文试做分享。

一、对时空观念的认知

(一)哲学层面对时空观念的解读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天圆地方”等观点,是我们的古人对时空观念的朴素认识。以星象图为表征的古代计时法的出现,表明古人已经开始探讨时间的规律。中国古代哲学也是以时空为研究对象,并形成了时空以运动为承载形式的观点。

柏拉图的“绝对空间宇宙观”认为,人类生存在一个无限大的容器内,容器是稳定的、永恒的、静止的;德谟克利特认为,空间是物质运动的条件;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指出,物体是运动的,空间是物体运动赖以存在的形式;康德认为,“空间和时间,他们是纯粹数学的一切知识和判断的基础”。上述时空观念强调了先在性,对实践的作用阐述较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突破了这一局限,将实践贯穿于时空观念,认为时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也是人类实践的基本形式。马克思明确地指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空间”。马克思的时空观包含自然时空和社会时空两层含义。自然时空反映自然界事物本身的相互作用关系,社会时空反映人的实践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的实践活动和历史之间的关系;自然时空是社会时空的基础和前提,社会时空是在实践基础上对自然时空的发展。历史学家古列维奇说:“时间和空间不仅仅是客观存在,它们也由人们在主观上体验到、认识到;而且,在不同的文明和不同的社会,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同一社会的不同阶层;甚至在不同的个人中间,对这两个范畴都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二)历史学科层面对时空观念的界定

就历史学科来说,每一个历史时间点所关联的历史内容以及该内容在特定历史发展阶段有怎样的地位、发挥什么样的效果,是历史的时间性;而任何社会形态、任何历史事件处于一定的地理位置或者特定的地理环境中,是历史的空间性。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徐蓝认为,当我们在学习、考察、研究某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时,一定要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时空环境中进行具体的、动态的分析和把握,脱离了特定时空,就难以理解任何历史现象,也难以理解和认识历史对我们今天乃至未来的影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到:“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这是对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具体描述。

基于上述论述,笔者认为,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是历史时序性和空间性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就是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看问题。无论是对中国遗址文化的点状分析,还是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大变革的系统研究,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对社会发展秩序的重新思考。

二、初中生时空观念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历史教学场域感欠缺

1.侧重知识讲解,忽视历史场景。

历史包含对过去事件的现代认知。教师如果不能利用多种教学方式重建歷史场景,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剖析、重现或推演,教学时就容易陷入知识讲解的怪圈,致使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印象就是死记硬背。以统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为例,第1课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鸦片战争是如何爆发的?英国政府为何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要建立在对国内和国际局势理解的基础之上。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帮助学生联系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也要帮助学生对英国的工业革命有所认知,进而才能深刻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以及英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的原因。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只让学生记住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忽视引导学生思考英国为什么要这样做。

除此之外,由于很多地区中考历史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为了提高学生应试的准确率,每次考试前,教师都会编制压缩版的历史知识。这样整理后的知识是条块式、问题化的,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历史线索。

2.机械使用教材,整合意识不强。

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以时序为基本框架,展现人类社会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在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中,呈现具体、生动的史实,使学生在掌握史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的演变。以统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为例,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主要讲述国民党的抗战史实,包括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内容;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主要讲述共产党的抗战史实,包括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百团大战等内容。两课内容均涉及抗日战争防御、相持两个阶段的史实。很多教师会按照教材顺序从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两个方面展开教学。这种专题化的处理能够突出两个战场的形成和地位的变化以及各自对抗日战争进程和结局的深远影响。但这样的教学往往导致学生“窥一斑而不能见全豹”。如果能以编年史的形式呈现国共合作抗战的史实,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抗日战争是国共双方协同配合下的抗战,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如何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学生方面:历史空间概念较弱

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但在现有的应试模式下,重知识的行为影响着学生历史空间概念的学习。很多学生误认为初中历史学习只需要掌握人物、时间、地点,对单一史实的事件模糊记忆多于具体记忆。学生往往能从客观题目中选出正确的概念选项,却不能具体描述涉及的史实,更谈不上关联不同领域的发展。历史时间的模糊记忆,导致学生的历史空间概念更加模糊。

三、初中生时空观念培育的应对策略

在现有的条件下,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借助多种工具,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看问题。

(一)开发微课程,感知历史场域

初中生的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他们不喜欢说教,喜欢“在事件现场”。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在现场就是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历史学习中的现场感更有利于学生体悟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让这一学习方式成为可能。如统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学生学习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后,知道了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始,但对改革先从农村开始难以理解,教师要充分利用影视资源,筛选安徽开始探索包产到户的资料、凤阳18户农民分地的视频、国内对包产到户的争论等,开发微课程,让学生理解在历史的时空中,只有改革才能发展,只有改革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不仅有利于解读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促其整体感知历史。

(二)巧用思维导图,训练时空意识

思维导图不同于概念图,它利用人脑的分析、整合、思维功能,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整体化。历史学习中,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工具,突破教材的限制,利用手绘或者机绘,帮助学生跨时空理解知识。以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为例,经济重心南移是该阶段学习的重点之一。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持续时间长,原因复杂,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可以将经济重心作为思维导图的核心轴,将三国、隋唐、两宋作为三个分支,分别围绕经济发展的表现、原因、成果进行描述。这样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对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一目了然,对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时空观念有着积极作用。

(三)发挥历史地图的功用,注重史地结合

为了帮助学习理解史实,历史教材中配了很多地图,教师要用好这些资源,尽可能地发挥地图的功用。《历史填充图册》也是对教材的有效补充。它以地图的形式把抽象的平面文字转化为二维的图示,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形成对史实的立体理解。如统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重点讲述了随着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好轉,国家在经济、政治层面的建设。在教材第20页,有一幅《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可以先让学生完成《历史填充图册》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形成对“一五”计划成就的最初认知。然后,设问“一五”计划的重点区域在哪里?为什么在东北?由此,让学生将史实与空间进行对接,进而理解新中国初期为什么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初中是历史学习的起步阶段,是学生时空观念培育的关键一环,教师要以教学的时空观去带动学生学习的时空观,让学生在历史丰厚的血肉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

参考文献:

[1] 韩金峪.基于儒家时空观的传统鲁地聚落营造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

[2] 〔德〕伊曼努尔·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3] 陈炎.反理性思潮的反思[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4] 韩宝华.时空观的嬗变及其当代意义[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9.

[5] 田源.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时空意识培养[D].锦州:渤海大学,2016.

[6]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9.专题研究

猜你喜欢
史实时空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跨越时空的相遇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镜中的时空穿梭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健康观念治疗
时空之门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军事历史(1995年3期)1995-08-16 03:06:48
中国工农红军第17军史实考
军事历史(1993年4期)1993-08-15 08:5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