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数人闯入其宅,并用刺刀洞穿其大门数处。”
陈墨西和墨濡笔大书“此扉可作巴黎油画观”
九字于其上,众皆瞠目结舌,而陈墨西仍泰然自若
33岁的教师毛泽东很恭敬地介绍一位57岁的学生:“在座的有革命老前辈陈墨西先生。”这是1926年2月,广州国民党中央政治讲习班课堂上的一幕,共有800人参加讲习班,陈墨西是最年长的一位。
2019年,是陈墨西诞辰150周年。在今天,说起陈墨西,往往是因为他有一位著名的孙女——作家琼瑶。其实,陈墨西当年的影响力,远远大过今天的琼瑶。陈墨西的故事,是一位已逝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长路,也是后人不能忘记的民族危亡与崛起的记忆缩影。
以“最年长”的标签与年轻的战友并肩奋战
毛泽东尊称陈墨西为“革命老前辈”,是因为他参与领导了辛亥革命最后一场起义——甘肃秦州(今天水)起义。
湖南宁乡人黄钺是秦州起义的第一领导人,与陈墨西是好友。武昌起义后,陈墨西随孙中山由日本归来,黄钺已在甘肃进行革命活动,得悉陈墨西回国,他立即传书邀请陈墨西赴甘肃共商起义大计,孙中山极力赞同。陈墨西于1912年3月6日赶赴秦州。陈墨西到达后,传达了黄兴致促甘肃早日举义的意见,与黄钺再次修订了计划,在3月11日如期宣布起义。
秦州起义胜利后,黄钺任军政府都督,陈墨西被任命为军政府秘书长兼教育司司长,秦州军政府的大部分文牍都出自陈墨西之手。
陈墨西1869年生于湖南省衡阳县渣江镇,渣江此前出了一个著名人物彭玉麟,他创建了湘军水师,是中国近代海军的奠基者。陈墨西的爷爷陈大源,曾任长江水师湖口炮船厂总办,后来由彭玉麟保奏任江西九江知州,官至三品,病逝于任上,从此家道中落。陈墨西的父亲叫陈启稠,授奉直大夫候选通判,藏书万卷,家教甚严。陈墨西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科举训练,遍读四书五经,过目成诵,1890年,参加乡试,授廪贡生。
但是他的科举之路被历史大潮打断。1905年,延续1300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这一年,陈墨西36岁。而在一年前,陈墨西就投身于新式学堂——南京两江师范学堂(中央大学前身)。
从此,陈墨西频频以“最年长”的标签,焕发着青春热情:两江师范成立反清组织“革命同志会”,陈墨西是最年长的会员;1909年,陈墨西东渡日本,是最年长的留学生之一,在日本他经黄兴介绍加入同盟会,成为孙中山的忠实信徒。辛亥革命、讨袁战争、东征、北伐……他一直与年轻的战友并肩奋战。
“祖父是一个很威严、很有气派的老人”
1936年,华北战争阴云密布之际,北平有一对历经坎坷的情侣终成眷属。男方是陈墨西的儿子陈致平,女方是袁行恕。袁行恕的父亲,是有着“中国银行业之父”之称的交通银行第一任行长袁励衡。
1938年4月20日,袁行恕诞下一对龙凤胎,陈致平给一对儿女取名陈喆、陈珏。陈喆,就是后来的琼瑶。
琼瑶4岁时,第一次见到陈墨西,她后来回忆说:“祖父是一个很威严、很有气派的老人。”
这是1942年,琼瑶随父母回湖南衡阳渣江,当时中国半壁江山沦陷,烽火遍地,但他们认为,日寇打不到衡阳来。但是,日寇还是来了。琼瑶在《我的故事》中写道:“一天夜里,我从熟睡中被炮火声惊醒,我爬起床来,看到父母和祖父都聚在窗边,满脸凝重的遥望着衡阳城——那城市已被一片大火吞噬了,连黑夜的天空,都被火映成了红色。”
1944年极其惨烈的衡阳保卫战,从6月23日开始,到8月8日结束,历时47天,是抗战史上中国军队与敌人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虽然此役中国军队以少战多,重创日军,但日军最终惨胜。渣江镇距离衡阳城不远,陈家陷入了空前的劫难之中,琼瑶当时6岁,这场劫难给她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琼瑶写到了她珍爱的一面小锦旗被日军烧掉,写到了日军在衡阳乡间的烧杀掳掠,还写到了母亲差点儿被日军抢走的恐怖时刻:
那日本大汉敞着胸前的衣服,军装上一个扣子也没扣,手里没有拿枪,却握着一根大木棒,他咧着嘴,面目狰狞,一伸手,抓住了母亲的手腕,用生硬的中文,口齿不清地说:“跟我走!”说着,他就死命地把母亲向山沟外面拖,一向文质彬彬的父亲,立即爆发了,他陡然间冲过来,抱住母亲,对那日本兵大吼大叫:“放手!你这禽兽!放手!”
一切发生得好快,我看到那日本兵举起木棒,对父亲拦腰一棒,父亲站立不稳,顺着斜坡,一直往下滚。祖父忍无可忍,也冲上前去,日本兵再一棒,把祖父也打落坡下,然后,他继续拉着母亲,往山沟外面拖去。母亲用手抓紧了山沟两壁的青草,哭着往地上赖。我眼看父亲和祖父挨打,母亲又将被掳走,恐惧、愤怒,和无助的感觉一下子对我压了下来,我用双手扯住母亲的衣服,放声大哭。同时,麒麟(陈珏)和小弟都扑了过来,分别抱住母亲的腿,也放声大哭,我们三个孩子,这一哭哭得惊天动地,我们边哭边喊着:“妈妈不要走!妈妈不要走!”
当年,因为全家人的拼命维护,日军收敛,放过了袁行恕。此后,陈墨西下决心让儿子儿媳一家离开老家,又是一番惊险的逃难,颠沛流离,来到重庆,但陈墨西留在老家。据记载:“日军数人闯入其宅,并用刺刀洞穿其大门数处。”陈墨西和墨濡笔大书“此扉可作巴黎油畫观”九字于其上,众皆瞠目结舌,而陈墨西仍泰然自若。
数日后,一名日本军官率士兵多人复来,破门而入,陈墨西正襟危坐,怒目而视,继而以日语斥责,日本军官诺诺而退,并书一告示于门外:“日军官兵不准入内。”事后当地百姓认为是奇闻怪事,奔走相告。陈墨西以大义凛然的浩然正气,竟使虎狼成性的侵略者望而生畏。
1945年,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举国同庆,有人要陈墨西将损坏的门扉加以修整,陈墨西婉言拒绝,并解释说:“此门页要永远保存下来,告诫后世,勿忘国耻。”
儿子下跪哀求,都无法让陈墨西低头
琼瑶写过一个细节:在护送儿孙逃难时,陈墨西一家遇到一个伪装成农民的汉奸,在后者的手枪面前,陈墨西傲然而立,誓死不肯让汉奸搜身检查。汉奸以死相逼,儿子下跪哀求,都无法让陈墨西低头。后来,汉奸震撼之余,给陈家人指明了一条逃生之路。这一幕,让琼瑶感慨良多。
陈致平夫妇后来去了台湾,陈致平成为著名的历史学家。
1952年,陈墨西受聘为衡阳县志编撰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并当选为湖南省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和衡阳县政协委员,1953年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954年任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参政议政,为新中国建设倾情出力。最为人称道的是,陈墨西以85岁高龄,两次由乡民抬着躺椅走访王船山故居和墓地,他是保护王船山故居的首倡人。
1960年,陈墨西溘然长逝,享年91岁,丧事由湖南省政府出资操办。1989年5月7日,琼瑶偕丈夫平鑫涛返回家乡扫墓祭祖,在祖父陈墨西墓前,行三跪九叩之大礼。
(责编/闻立 来源/《琼瑶祖父:是毛泽东尊敬的“革命老前辈”,也是“新青年”》,关山远/文,《新华每日电讯》2019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