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9-09-10 07:22
中学生阅读·高中·高考 2019年8期
关键词:玄幻诗经原文

吉林长春市高考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古希腊的柏拉图曾试图给“美”下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美是有用的”“美是恰当的”“美乃视觉和听觉所生的快感”等。一次次对美的概念的界定,乍看恰当,再品又觉片面,经反复推敲又一再推翻,周而复始,最终柏拉图找不出准确的语言定义“美”,只能无奈地概括为“美是难的”。

关于美,不应悬置在一个孤立静止的语境中谈其本质、属性及内在关系,更不能机械地认定“美是客观的”或者“审美是主观的”,否则永远跳不出二元对立的逻辑思维定式和理论模式。

美究竟是什么?美是客观的吗?美乃人类对世界的意象感知。美在感知中,毕加索曾说:“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美亦在“情景”中,正如庄子所言:“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人与“情景”互生互存,交融亲和,“情景”并非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实在,而人也非独立于宇字宙之外的所谓主体。因此,当人与天、地融为一体时,在恰当的“情景”中,美即闪现出来。

美在感知中,亦在情景中。美属于一种意象,而审美是种境界。所谓“意”,即人的精神维度观照的意象思维。当美在“意’中,人可感知到模糊的、不确定的、稍纵即逝的、瞬息万变的抽象之美,诸如观念艺术、互动艺术、虚拟艺术等艺术样式借助抽象之意与受众发生关系。所谓“象”,即“情景”的物理维度观照的具象思维。当美在“象”中,艺术家可捕捉到可视、可听、可触、可品的形象之美,造型艺术、影像艺术、戏剧艺术等在“象”中与受众产生共鸣。可见,美具有“意”和“象”的双向性,当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闪现,艺术家便进人“物我两忘”的创作之境。

艺术作品的价值贵在情感,而审美价值存在于人、艺术作品和宇宙——艺术三要素之中,当三者在一个共同的维度上,且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引发情感共鸣时,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郑板桥的“三竹说”反映了艺术创造中人、自然和作品之间的这种审美互动。美的闪现、美的感知、美的捕捉、美的体悟,皆在“物化”的意象中完成,并且通过艺术家之手,以笔墨的形式落实到纸面上。当美在“意”中,美是流动的、不确定的、难以捕捉的,它需要艺术家和宇宙的情感交流和精神感应,将抽象之美在意念中不断强化,通过艺术家个人的审美行为,将无形之“美”落实成“象”,使之成为有形之态。可见,情感性的意象思维贯穿于艺术创造、艺术表现和艺术欣赏的全过程,而艺术作品承载着将意象思维转化成形象思维,将无形之美转化为有形之美的价值属性。

判断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标准是错综复杂的。艺术作品的审美價值存在层次上的差异,有高低之分,有雅俗之别。标准难以统一并不会弱化审美的重要性。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说:“审美经验揭示了人类与世界的最深刻和最亲密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立足中国文化,以中华美学传统为核心,汲取中西美学精华,让中华美学精神在今天释放其巨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既应和时代的呼唤,也契合国人美好的精神需求。

(选自2018年5月27日《人民日报》文章《美在意象》,作者:王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柏拉图给“美”下了好几次定义,都被自己推翻了,最后才找到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

B.人、艺术作品和宇宙三者同处在一个维度时,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

C.艺术家创作时的情感越深,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的价值就越大,审美价值也就越大。

D.抽象之美要通过艺术家的审美活动,将它转化为有形之态,才有可能成为艺术作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从柏拉图给“美”下定义谈起,引出对“美”的认识应该采用的正确方法。

B.论述“美属于一种意象”时,分别对“意”和“象”进行诠释,便于读者把握美的含义。

C.文章第五段用郑板桥“三竹说”的创作理论,论证艺术作品的价值贵在情感的观点。

D.一与重视中华美学精神的现实意义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对美的本质做了新的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美,应该用联系、运动的观点看,不能用二元对立的逻辑思维定式和理论模式去分析。

B.在发现美的时候,人不是独立在景之外,景也不是独立在人之外,而是情景融为一体。

C.对抽象之美,一般人都能感知得到,但是对形象之美,只有艺术家才能捕捉得到。

D.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因不同的标准有高低、雅俗之分,这不会影响审美的重要性。

广东揭阳市高考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重庆公交坠江悲剧发生后,许多人都在悲痛之中追问:公共安全该如何保障?道德教化之外,怎么做才能惩前毖后?近日,辽宁省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院用法槌做出回应:法治。在3起与之类似的拉拽公交司机案件中,被告人均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法治,是这个时代的共识。不文明行为之所以刺目刺耳,除了社交媒体这个放大器,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公众法治意识在稳步提升。因时间延误而大闹机场,一道起哄者少了,认可“黑名单”制度者多了;警察执法,更多人能站在公允立场,支持“既不能粗暴也不能宽松软”。对热点话题,公众的探讨逐渐向法治层面深人。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诸如开车逆行、违法占道停车等“目中无法”的现象依然不少见。这还是因为人们的权利意识不断高涨,但法治意识还没跟上。一些人越来越珍视自身的权益,却常常对法律规范表现出无知或冷漠:重视自己的言论自由,却随意上网谩骂;希望医生重视自己的诊疗,却一言不合就挥拳伤医。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自身权益才能被保障;彼此权利都能被维护,社会的福利才能最大化。

涵养法治意识,呵护的正是社会文明。醉驾人刑后,人们从一开始的“忌惮严查”到后来“自觉遵守”,再后来,同桌都劝着“开车别喝酒”。一个法条改变的不仅是路上的文明,更有饭桌上的风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电子商务法的保障下,键对键的网络交易,可以比面对面的传统交易更安全。

法治社会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君子慎独”,还有赖于制度化约束。这也意味着,涵养法治意识,离不开一以贯之的落实。正如飞机、高铁上对吸烟的“零容忍”,让烟瘾再大的烟民也能在旅途中安分守己。制度的刚性,不仅树立了稳定的法治预期,也助推了文明的“提速”。正因如此,当“高铁霸座”连续刷屏,绝大多数人倾向于要亮剑,要刚性执法。保持权利边界的清晰可见,避免不文明对文明的挤出效应,以严格执法捍卫守法者的权益。

时至今日,法治不仅是一种社会信仰,也是一种生活刚需。党的十九大报告讲道:“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法治,正是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之一。

(选自2018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文章《涵养全社会的法治意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让权利的边界清晰可见,捍卫守法者的权益,严惩违法者,是当今时代的共识。

B.权利正确行使就是保障自身权益,又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保障自身权益最为重要。

C.法治社会之治,就是通过法条改变人们的行为,进而改变人们的习惯,最后改变,人们的思想和社会风气。

D.制度的刚性就是一以贯之地落实法治,对违法者“零容忍”,避免不文明对文明的挤出效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近日的热点事件作为引人,借对事件的拷问表明自己的观点。

B.文章第三段摆出“目中无法”的现象,第四段列举文明社会的例子,都是在论证法治的重要性。

C.文章是按照“引一议一联一结”的结构行文,是典型的以事论事型时评。

D.文章以事实论据为主,摆出众多事例,并进行精要的点评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多的人能站在公允的立场,深入到法治层面去思考与追问。

B.上网谩骂、医闹等不文明现象都是因为不懂法律造成的,对此,我们要刚性执法。

C.法治社会与熟人社会完全不同,它不寄希望于“君子慎独”,而有赖于制度化约束,并且一以贯之地落实。

D.法治是一種社会信仰,一种生活刚而。需。唯有法治,才能满足人民美好的生活需要。

湖北武汉市高考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儒家思想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一向不缺答案。但无论“仁”“和”还是“中庸”,都仅仅部分地反映了儒家的思想观念。综合起来,只有“责任”,才是儒家思想的内核,尽管孔孟等人并未如此概括。以“责任意识”为根本指针的儒家思想,拒绝道家那种“高大上”式的玄远,,拒绝墨家“草根”式的琐屑,拒绝法家“狱吏”式的苛细,人性化地满足了社会的需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人性化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儒家对“人”(而不是“神”)有着极高的定位:“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这种把人看作“天地之心、五行之端(首)”的观点,决定了儒家的“人生”设计十分严肃一至少要对得起“人”在天地间的这种地位。然而人性是复杂的,就其本能而言,人总是倾向于膨胀私欲、挤占他人权利空间。若不加以约束,必然导致冲突,引发社会危机。为避免这种情况,儒家认为,在刑法等硬性制度之外,还需要一套软制度,来教化人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不忘对他人对社会尽责。他们把这套“文化”(文明的教化)的软制度归纳为“礼”。刑法与礼,是社会治理的左右手,。

关于“礼”,大部分典籍散佚了,现存的《礼记》,是对古典“礼仪”的解释,可谓“礼”的冰山一角。《礼记》说圣人“为礼以教人,使人有礼”,首要的是为了将人与“能言”的猩猩、鹦鹉区别开来一发扬人的社会性,抑制人的动物性,确保人的言行像个人而非禽兽,是礼的底线。由《礼记》等书可知,礼的规矩是非常详备的。规范人的言行,教导人们该干什么、该怎么干,礼本质上是一份责任清单。在儒家看来,习礼,最重要的是通过“修身”,完善自我,弄清自己的角色,并从自己的角色出发,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恰当地为人处世。

对己对人对社会“尽责任”这种活法,不是儒家凭空设计出来的,是孔子“述而不作”,从“先王”“先贤”那里梳理出来的。那些“先王”“先贤”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楷模”,是“责任意识”的绝佳体现。尧、舜协和万邦,天下为公,被孔子视为不可超越的标杆,因为他们尽了作为君主的那份责任。

用两个字来概括儒家思想,是“责任”;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家”。不爱家的人,很难说他能爱国。长期以来,自西方流人的形形色色的“解放”,严重破坏了人们的家庭观念。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更强大的思想武器——唯物辩证法,但儒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围绕它形成的责任文化与家国情怀,依然是现实社会重要的支点和动能。

(选自2018年11月6日《中华读书报》文章《儒家思想的本质是“责任”》,作者:荆培运)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儒家思想的本质问题,答案有“仁”“和”“中庸”等看法,但其合理内核应是“责任”。

B.儒家看重“人”在天地间的地位,与这高定位匹配的是儒家对待“人生”设计的严肃态度。

C.儒家认为,刑法对人的私欲的约束,不如礼的约束力大,所以儒家特别强调礼的教化作用。

D.现存的能供我们研究儒家“礼”的资料并不多,《礼记》一书至少能让我们知晓礼的底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基于人性具有复杂性这个前提,探讨儒家“礼”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B.文章指出要从社会性和动物性的角度理解人,并就两者的价值取向进行了论述。

C.文章运用了例证法,以尧、舜为例,揭示了儒家思想本质的来源。

D.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层层深人地阐述了作者对儒家思想本质的全新见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因为它具有其他的思想都没有的人性化特征。

B.儒家的“礼”的规矩十分详备,除了“先王”“先贤”,再无人能达到“礼”的要求。

C.文中用一个字“家”来概括儒家思想的本质,实际上是对“责任”的进一步补充。

D.无论是个人修身,还是国家治理,儒家的“责任”思想都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四川泸州市高考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录片创作领域愈加繁荣,一批文化题材的纪录片主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积极回应新时代的挑战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何文化题材纪录片收获点赞无数,被寄予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除了内容精良、画面优美等因素,把传统素材引人生活场景,把传统价值对接时代需要,同样是重要原因。要看到,文化从来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的;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文化题材纪录片想要成功,最为关键的就是解决好如何创造性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特有的美学价值、人生价值和历史资源的问题。

例如,系列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采取了全新视角,从冰冷的文物中发掘历史文化内涵,并且营造出了“纪录片创作一博物馆推广一观众、游客参与”的文化领域深人融合的态势。而《我在故宫修文物》则关注传承传统技艺的故宫文物修复工匠,通过贴近生活式的拍摄手法,成功地呈现出他们身上蕴含的工匠精神和生活态度。

可以说,纪录片是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所借用的主要媒介手段之一。近年,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制作机构都加大了对文化题材纪录片创作的投人,持续推出大量优秀纪录片作品。但也要看到,仍然有相当部分作品观念陈旧、形式落后,对于传统文化的介绍还处于“开中药铺”的简单罗列阶段,有些甚至为了获得项目资助和轰动效应,不惜编造和篡改,带来了传统文化的失真与失质等问题。

对此,进一步提高纪录片的创作质量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在更好地研究受众需求的基础上,深人探索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路径、内容、形式、表现等问题。传统文化于我们并不遥远,但似乎又缺乏确切感。只有呼应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任务,采用融合创新的方式去挖掘和转化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才能更好地增进传统文化的时代感、生活感、意义感,打造不负新时代的文艺精品。

文化题材的纪录片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方式。《本草中國》《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等纪录片,借助中医、茶文化等广受世界瞩目的优秀内容,成功地将其中蕴含的生活智慧、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传播到海外。我们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国际交流,深人发掘传统文化中具有跨文化潜质的元素,将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创新转化、有效传播,增进全球观众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

在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借文化题材纪录片讲好传统文化的故事,带领观众领略更多传统文化之美,一定能更好推动传统文化的当代复兴。

(选自2018年9月27日《人民日报》文章《在纪录片中遇见传统文化》,作者:武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收获点赞无数、被寄予弘扬传统文化重任的文化题材纪录片内容、画面皆不错。

B.近年虽然优秀的文化题材纪录片作品不少,但存在各种质量问题的作品也不少。

C.只要呼应新时代任务,采用融合创新的方式,就能打造出不负新时代的文艺精品。

D.用:文化题材纪录片讲好传统文化的故事,能更好地推动传统文化的当代复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1段针对文化题材纪录片获得较多好评的情况,进行了原因分析。

B.文章第2段运用例证法,是为了论证文化题材纪录片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

C.文章针对近年文化题材纪录片质量参差不齐的乱象,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

D.文章论证层次清晰,重点论述了文化题材纪录片的价值、构成要素和创新之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不能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想要建立文化自信就十分困难。

B.纪录片《本草中国》能够成功,必然较好地解决了创造性继承传统文化的问题。

C.中医、茶文化等内容能够广:受世界瞩目,正在于相应的纪录片讲好了中国故事。

D.纪录片除了能够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还可以向世界传播、展示中华文明。

安徽六校高考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虽然有关《诗经》如何成书的问题仍待细究,但我们有理由认定,“王官采诗”的说法值得注意。“采诗”是从上古传下的制度,周王朝的统治者派出专门人员到各地采集歌谣,以此观风俗、察得失。也正因为如此,《诗经》作为“王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族教育和培养体系中的一门课程和一部教材,它能够在贵族子弟广泛深人接触社会之前,丰富和健全他们的知识和情感。

孔子在谈到读《诗经》的益处时,特别提到它可使读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足见已将《诗经》当作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百科全书来看待。《汉书·艺文志》著录的《毛诗故训传》对诗中提及的动植物加以注解,这为人们理解《诗经》及产生它的时代提供了一种路径。受前贤著述启发,三国吴人陆玑撰成《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不仅提拈出《诗经》中动植物的名称,还附述其样貌、形态、功用和生长环境,有时更综合对比不同地域的不同称呼以丰富人们对该物之认知。比如《秦风·蒹葭》中第一句“蒹葭苍苍”,陆疏云:“蒹,水草也。坚实,牛食之令牛肥强。青、徐州人谓之蒹,兖州、辽东通语也。葭,一名芦菱,一名亂,亂或谓之获,至秋坚成,则谓之萑,其初生三月中,其心挺出,其下本大如箸,上锐而细,扬州人谓之马尾,以今语验之,则芦亂别草也。”明人毛晋据陆疏作《毛诗陆疏广要》,其中辦蒹、葭之别,并录别名十五种。如此详细的分辨考证,既存注疏者本人的见闻,也有他们思考判断后所得出的结论。

在这类路径的解析之下,《诗经》成了一种“博物志”。很显然,熟读《诗经》者更易成为博识之人,但绝非仅仅识于“物”而已,先秦以至后世的贵族,还会依据《诗经》所述来传递信息、理解隐义,因识于“事”而做到“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汉代的刘向在《说苑》中就记录了一则与《诗经》有关的“父慈子孝”的故事:魏文侯将自己不太钟爱的太子击封于中山,三年间都很少往来,一次太子击遣舍人赵仓唐向文侯进献礼物,文侯问太子平常读什么书,赵答《诗经》,文侯又问太子读哪些篇章,赵答《晨风》《黍离》。熟悉《诗经》的文侯当然知道,《晨风》写的是“未见君子”的忧伤心事,而《黍离》则抒故国之思,于是立刻赐给太子一袭衣裳,并令赵仓唐在天明之前一定要送达。太子击受赐开箧之后,发现下裳在上、上衣在下,马上吩咐安排车驾,即要前往晋谒文侯。赵仓唐大惑不解,太子击解释道:君侯赐衣,其实不是让我御寒,而是下令召还,这就是《齐风》中的“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果然,太子复归其位,父子君臣皆大欢喜。可见,接受过《诗经》教育的王公贵族,常会使用其中的诗句来“编码”和“解码”,由此交流沟通,既能矜持含蓄地传递话语,亦使信息交换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选自2018年6月1日《中国青年报》文章《<诗经>里的物、事、情、理》,作者:谷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贵族教育和培养体系中,作为“王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既是一部教材,又是一门课程。

B.读《诗经》益处多多,可使读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足见其是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百科全书。

C.《毛詩故训传》对诗中提及的动植物的注解,为人们解读《诗经》及其成书年代提供了思考方向。

D.魏文侯赐衣给太子击,并命令太子击的舍人务必在规定时间内送达,实是文侯对太子击的一次考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论证《诗经》的认知作用,进而论证《诗经》的交流作用,整体是按照逻辑顺序来推进的。

B.文章第2段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论证了《诗经》在“识物”上的作用,使文章内容真实可信。

C.文章指出《诗经》如何成书的问题,这是论述《诗经》是“物”与“事”的经典教材的前提条件。

D.文章引用“父慈子孝”的事例是要论证使用《诗经》诗句是含蓄地传递信息的途径,并且具有保密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能够帮助贵族子弟提升对自我的认知和情感,因此周王朝统治者派出专人采集歌谣,从而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

B.在前贤著述启发之下,陆玑撰成了《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作者大量引用《毛诗故训传》中自己认可的例证来解读《诗经》。

C.从汉至明,学人对《诗经》中提及的动植物做出了各种详细的分辨与考证,这体现了古人求实严谨的治学精神。

D.人们可用《诗经》来传递信息、理解隐义,只要是接受过《诗经》教育的贵族,就会使用其中的诗句来“编码”和“解码”。

四川成都市高考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美好生活”是一种生活,要正确理解美好生活”,首先需要正确理解“生活”。一般来说,生活是人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是人生存发展的整个过程,既指人当下的生活,也包括人整个一生的全部生活。因此,生活即人生,美好生活既指当下生活美好,也指一辈子生活美好,即美好人生。这就是中国古典“五福”幸福观所表达的意思。

人的生活受家庭、社会等外在条件影响和制约,但其状况更直接取决于生活者自己的主观条件。影响生活状况的主观条件包括许多方面,而其集中体现就是人格。人格是一个人人性禀赋、环境影响和个人作为等因素交互作用所达到的人生境界。它是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的标志,也是一个人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人生会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或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人格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人生活得好坏来说至关重要。有好的人格才会有好的作为,有好的作为才有高品格的生活,而这种高品格的生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好生活。

人格由观念、知识、能力、品质等主要个性心理特征构成,表现为一个人具有一致性、稳定性的总体个性特征和完整精神面貌。人格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社会环境、教育、个人修为等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人性现实化的结果。人格是判断一个人及其生活的内在根据,而判断的标准则是人格对人性实现的程度。人性包括人谋求存在、生存、生存得好生存得更好的各种潜在规定性,是由这些潜在规定性构成的复杂而统一的整体,而谋求存在得更好则是人性的根本规定性,即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不同个人身上体现为各种不尽相同的潜质。由这些潜质构成的整体就是具体的人性。人性隐含着人生的各种可能性,是人生复杂结构的深层结构。人性虽然是潜在的,但可以现实化为人格,并通过人格见之于人生。

人格的形成意味着人的成熟,人格的发挥则是人的生活,而人格本身是人性的现实化。因此,人的生命过程实际上有三个层次:作为人整个现实生命过程的人生,作为个人综合规定性的人格,以及现实化为人格的人性。人生一人格一人性,这是人从表层到深层的结构,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在这个结构中,人格是关键性因素。动物生存的模式是需要一行为一满足,而在,人这里,在需要与行为之间增加了人格这个十分复杂的环节,并在满足之后还增加了一个享受的环节。因而人生存的模式就成为需要一人格一行为一满足一享受。人格的形成不仅表明人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人,也表明人具有了人的根本规定性(自为性)和本质规定性(社会性)。人格这个层次的逐渐形成体现了人类的进化过程,它是文明进化的积极结果,有利于人更好地生存发展。人格是人性与人生之间的枢纽,经过这一枢纽,人性得以实现的人生才有可能变得丰富而深沉、优美而崇高,并具有一贯性。

(选自2018年7月9日《光明日报》文章《人民美好生活的个人创造之维》,作者:江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的生活状况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其中人性是人的生活高度、生活水平的关键性因素。

B.人性具有隐蔽性,隐含着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它必须现实化为人格,并通过人格见之于人生。

C.人性禀赋、环境影响、个人修为等因素构成人生境界,形成人格,表明人已是完全意义,上的人。

D.人性是人生复杂结构的深层结构,人性与人生间的枢纽是人格,人格的形成表明人具有社会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从“美好生活”切人,由生活谈及人生,明确表达了美好生活就是美好人生的观点。

B.文章对人格、人性进行重点论述,既有含义、特征的阐释,又表达了两者间相互转换的关系。

C.文章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人与动物生存模式的对比,突出了人的独特生存模式。

D.文章阐释了人生、人格、人性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三者由表及里,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A.人能走多远,人生的境界能达到多高,人性禀赋、环境影响、个人作为是可以诠释这些问题的。

B.好人格,好作为,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能让人生变得丰富深沉、优美崇高。

C.人的本性是人性的根本规定性,如果时代、地域、个体不同,那么人的本性會有不同的潜质。

D.人格虽然是后天形成的,但它的逐渐形成体现着人类的文明进化过程,可使人生变得美好幸福。

河北衡水市高考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003年开始,玄幻小说逐渐在网络文学中崭露头角,进人2004年以后,则出现了玄幻小说的热潮,从此玄幻小说开始占据网络小说的主导地位。玄幻小说热潮的出现不仅是一种出版领域的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特定社会、文化土壤孕育的产物。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富于想象和奇幻,色彩的。中国的传统神话包括了从开天辟地到诸神战争等丰富的现代奇幻小说素材。庄子的《逍遥游》先秦的《山海经》、魏晋的志怪小说、明代的《西游记》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浪漫主义元素在各个时代的体现,也是现代玄幻小说得以出现的文化源泉。此类小说多以中国特定历史时期为背景,更多地延承了传统武侠小说之风。目前比较畅销的《搜神记》以晋代干宝的《搜神记》为题,在上古洪荒的背景下,展现了光怪陆离的古代神话世界。总体上看,玄幻小说在内容上多以上古或古代社会为背景,在风格上模仿神话故事或志怪小说,在主题上则延承了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特点,这是中国玄幻作品本土文化特征的三个主要体现。

玄幻小说的主要受众为青少年群体,其作品本身也体现了青少年文化的特征。青少年处于人生特殊的发展阶段,通常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内在叛逆、反应敏感,而玄幻小说从风格到主题都在相当的程度上满足了青少年受众的需求。就脉络而言,玄幻小说多是以主人公的个人奋斗经历为主线,在一定程度上留有成长小说的痕迹。玄幻小说为青少年呈现出一个另类的奇异世界,这里表现的是一种超越世事沧桑的人生感悟,是一种看尽烟花后的自省修身之态。

玄幻小说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质。由于拥有数量可观的青少年读者,专业玄幻小说网站不断出现,这种现象也吸引了纸质出版商的关注。网站运营商与出版商的合力商业打造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玄幻小说在市场中的推广和流行。同时,由于玄幻小说具有浓郁的本土元素、稳固的青少年受众市场,配合幻想小说抬头的全球背景,玄幻小说自然也成为商业资本着力打造的一种文化产品。中国玄幻小说的发展和流行也离不开网络的使用和普及。网络化为玄幻小说热潮的出现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玄幻小说本质上是流行文化和青少年文化的典型代表,与网络文化所倡导的草根文化、通俗文化不谋而合。

社会现状为玄幻小说的兴起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然而,尽管在玄幻小说热潮中出现了一些不错的作品,但是由于受到作者自身素质以及商业环境的限制,严格意义上真正能够传承中华悠久文化,同时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仍不多见。

(选自2006年第5期《出版科学》文章《中国玄幻小说热潮现象的多元解析》,作者:盖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玄幻小说掀起热潮并逐渐占据网络小说主导地位,与当时的社会现状有很大关系。

B.无论是庄子的《逍遥游》,还是魏晋的志怪小说,都充满了奇幻色彩和浪漫主义元素。

C.玄幻小说能够满足青少年处于人生的特殊发展阶段的全部需求,颇受青少年的欢迎。

D.玄幻小说的商业经营促进了玄幻小说在市场中的流行,另外,网络的支撑也功不可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从三个方面论证玄幻小说得以流行的原因时,采用了常见的并列结构。

B.文章运用例证法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玄幻小说得以出现的文化源泉。

C.以玄幻小说拥有可观的市场为前提,文章论及了商业资本对玄幻小说的着力打造。

D.文章在论述玄幻小说发展的同时,也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使论述更加全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玄幻小说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武侠小说的营养,具有鲜明的本土文化特征。

B.玄幻小说呈现出的另类的奇异世界为处于叛逆期、内心敏感的青少年指明了前进方向。

C.如果没有网络化为玄幻小说的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撑,玄幻小说的热潮便不会出现。

D.网络文化倡导的草根文化、通俗文化和玄幻小说,本质上均代表了流行文化和青少年文化。

参考答案

吉林长春市高考模拟试题

1.D(A项,“最后才找到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错。原文第1段说“最终柏拉图找不出准确的语言定义’美’,只能无奈地概括为“美是难的’”。B项,条件表述不完整,原文第5段说“当三者在一个共同的维度上,且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引发情感共鸣时,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C项,观点与原文不合。原文末段说“判断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标准是错综复杂的”“标准难以统一”。)

2.C(“论证艺术作品的价值贵在情感的观点”错。作者引述“三竹说”,意在表明它反映了艺术创造中人、自然和作品之间的审美互动,论证艺术三要素“在一个共同的维度上,且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引发情感共鸣时,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

3.C(错在“一般人都”和“只有艺术家才能”,范围限制错误。原文第4段说“当美在’意’中,人可感知……的抽象之美”,这里的“人”是指能感知到抽象之美的那些人,不是“一般人”;“当美在“象’中,艺术家可捕捉到……的形象之美”,“艺术家可捕捉到”并不是指“只有艺术家才能”捕捉到。)

广东揭阳市高考模拟试题

1.B(“保障自身权益最为重要”错。原文说“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自身权益才能被保障;彼此權利都能被维护,社会的福利才能最大化”,可见作者并未对两者进行轻重的比较。)

2.C(“以事论事型时评”错。本文从热点事件引出对“法治”的评述,属于以事论理型时评。)

3.A(B项,“不懂法律”错。原文说“人们的权利意识不断高涨,但法治意识还没跟上”,可知并非“不懂法律”,而是“法治意识”跟不上。C项,“不寄希望于”错。原文为“不能仅仅寄希望于”。D项,“唯有”错。原文为“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之一”。)

湖北武汉市高考模拟试题

1.C(刑法“不如礼的约束力大”错。文中说“刑法与礼,是社会治理的左右手”,可见文中认为二者是不同的方法,并没有力度大小的区别。)

2.B(“要从社会性和动物性的角度理解人”错。文中强调的是人应具有社会性。)

3.D(A项,“其他的思想都没有”于文无据。B项,“除了’先王’’先贤’再无人能达到’礼’的要求”错。在儒家看来,一般人只要尽到与自己的角色相应的责任,就能达到儒家的要求。C项,“是对’责任’的进一步补充”错。用“家”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概括儒家思想的本质,不是“补充”。)

四川泸州市高考模拟试题

1.C(“只要……就”说法绝对。)

2.D(“构成要素”的说法无中生有。)

3.C(乱加因果。中医、茶文化等文化本就为世界瞩目,是纪录片所借助的内容。)

安徽六校联考

1.B(“是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百科全书”错。原文第2段说“孔子在谈到读《诗经》的益处时,特别提到它可使读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足见已将《诗经》当作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百科全书来看待”,“当作”不等于“是”。)

2.C(“这是……前提条件”错。文章提出《诗经》如何成书的问题,只是引出话题,不是“论述《诗经》是’物’与’事’的经典教材的前提条件”。)

3.C(A项,因果倒置。“周王朝统治者派出专人采集歌谣”在先,不是结果,这些歌谣有“帮助贵族子弟提升对自我的认知和情感”的效果,“从而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B项,“作者大量引用《毛诗故训传》中自已认可的例证来解读《诗经》”于文无据。D项,“只要……就”说法绝对。)

四川成都市高考模拟试题

1.D(A项,“人性是人的生活高度、生活水平的关键性因素”错,据原文第2段,应将“人性”改为“人格”。B项,“它必须现实化为人格”错,“必须”太绝对。原文第3段末句为“可以现实化为人格”。C项,“构成”错。原文第2段说“人格是一个人人性禀赋、环境影响和个人作为等因素交互作用所达到的人生境界”,人格是这些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非这些因素“构成”。)

2.B(“又表达了两者间相互转换的关系”错。文中并未表达“相互转换”的意思。)

3.D(原文文末说“人性得以实现的人生才有可能变得丰富而深沉、优美而崇高”,可知“使人生变得美好幸福”的条件是“人性得以实现”,而不是“人格……的逐渐形成”。)

河北衡水市高考模拟试题

1.C(“满足青少年……的全部需求”错,说法绝对。)

2.A(“三个方面”错。文章是从四个方面论证玄幻小说得以流行的原因的。)

3.A(B项,“指明了前进方向”错。原文第3段说“这里表现的是一种超越世事沧桑的人生感悟,是一种看尽烟花后的自省修身之态”。C项,“玄幻小说的热潮便不会出现”错,说法绝对。网络化提供的技术支撑不是玄幻小说热潮出现的必要条件。D项,“网络文化倡导……玄幻小说”于文无据。)

猜你喜欢
玄幻诗经原文
《诗经》中走出的“庄姜”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山海经》中的奇兽
小说治愈毒瘾
初中生玄幻小说阅读行为分析
巧用《诗经》解难题
《诗经》掇药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