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世平
摘要:小学作文是小学生学习中的一大难点,也是考验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指导小学生读写结合积累素材和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三方面,阐述提高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新时代小学生要具备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作文能力又是小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小学作文课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本文作者立足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为提高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有效措施分析如下。
一、转变观念,培养兴趣
在传统的作文课教学中,一般采用的是教师讲授生硬的理论知识、枯燥的写作技巧,然后教师立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书写。这种模式让小学生门一提起作文课就“头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思路,不能死板的给学生框定作文题目,限制学生们的写作范围,而是转变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变学生“被动写”为“主动写”,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二年级小学生的作文大部分都是“看图写话”,例如,在作文课教学选材时教师可以选一幅“踢足球”的图片来让学生们进行“看图写话”,“踢足球”这项运动,小学生们都很熟悉,不用老师过多的讲解,学生们也不用费脑子去猜图片的意思,而且根据这幅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们观察图片内容和图片上人物的表情来再现情境,比如,球场上有几个人,谁在踢球,谁是守门员,球进了吗?还有场下观众的动作、表情,游戏结束后可以让学生们讨论一下游戏时最有趣的环节是什么,还有设身处地的进行游戏时“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一来学生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很高,讨论的热情也很高,我相信写起作文来也会“下笔如有神”。
二、读写结合,积累素材
小学生在写作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脑子里有东西写不出来”,不知道怎么写,也不知道该写什么,这也是老师最怕学生出现的问题。作文是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体现,丰富的写作内容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积累。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小学生日常的读、写结合,注意写作素材的日常积累,久而久之,小学生的写作素材就会用之不竭。
作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展现,其中“读”是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注意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每天的家庭作业可以给学生布置30分钟的课外阅读项目,阅读的题材不作要求,引导小学生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们推荐比较适合小学生的期刊读物,比如,《蝴蝶·豌豆花》《不一样的卡梅拉》《中国神话故事》《我的妈妈是精灵》等。要求小学生们准备一个“摘抄本”,把在阅读中发现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也可以对好词好句进行仿写,或者用“摘抄本”来记录自己阅读时的心情和阅读体会。每隔一段时间可以让学生们将“摘抄本”上的内容带到班里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大家互相交流,共同进步,通过不断的积累,学生们在进行作文写作时才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三、激活思维,大胆创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在对作文写作产生兴趣之后,会文思泉涌,他们的写作热情就会被激发出来,这时教师要适当对小学生们予以鼓励,激活学生们的思维,培养小学生自主创新的精神,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使学生们在写作中可以描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不再是以往的千篇一律。
作文课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小学生进行日常的素材积累,归结到最后的目的就是让小学生们在进行作文写作时脑子里有内容,可以自主创新,笔下生花。例如我们在教学三年级四单元“续写故事”时,图片的主题是“过生日”,第一幅图是“好几个学生在讨论自己的生日是怎么度过的,有大大的生日蛋糕,还有全家人一起庆祝”,第二幅图“一个小男孩在因为父母在外地不能和他一起生日而难过”,第三幅图“两个学生在讨论如何给父母在外地工作的同学庆祝生日”。图片内容简单,主题清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联系自己的实际去进行合理想象,“如果是给自己班上的同学庆祝生日该怎么策划,怎么设置生日环节,怎么给同学设置惊喜……”,还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讨论,鼓励学生们自主创新,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总而言之,我们语文教师在进行小学作文教学时,要注意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引导小学生读写结合,多积累生活中的素材,还要激发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鼓励小学生发散思维,自主创新,写出立意准确、内容新颖的优质作文,进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蒋学虎.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发展小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J】.教育革新,2016,(2):112.
[2]胡玉琼.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學版),2010,2(4):139.
[3]凌文燕.浅谈小学生作文教育【J】.学苑教育,2013,(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