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宁
第一次见面,刘沙说:“我认为我们不可能。”
同年年底,刘沙就提出结婚,被朱德、彭真批准。
从此,两人风雨相伴,始终不离不弃
1942年,冀中军区领导机关干部庆祝元旦,同时为3对新人祝贺新婚之喜,其中一对就是吕正操和刘沙。
刘沙后来回忆说:“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闹剧,令人啼笑皆非。就在日本鬼子加紧扫荡的关头,军区机关一片欢腾,分享3对革命伴侣新婚的欢乐!”
刘沙比吕正操小13岁,她从小就向往读书自立、男女平等,在北平上高中时参加了“一二·九”学生救亡运动。1937年回到家乡,参加党领导的抗日工作,并和吕正操、黄敬、孙志远等党政领导在工作中常有接触,渐渐地彼此熟悉。1941年冬,刘沙已是冀中区妇救会宣传部副部长。
当时,黄敬和妇救会主任白芸很关心吕正操的婚姻。一天,黄敬托人捎给刘沙一张纸条,表示吕正操想同她谈朋友。刘沙表示这事不可能。后来在黄敬的反复工作下,才勉强同意与吕正操见面。
吕正操对她说:“我们交换交换意见,谈谈彼此的观点,谁也不能勉强谁嘛。”刘沙开门见山地说:“我认为我们不可能。因为跟大人物在一起,我受不了拘束,距离太大,我不习惯,恐怕合不来……”
“什么大人物小人物的,都是共产党员,能有多大距离?”他打断刘沙的话,“说来说去,还是要摆开自己的观点、想法再下结论嘛。”
刘沙还是觉得和“一号首长”(战时代号)有一种无形的距离感。吕正操开玩笑说:“要说有距离,就是有一点儿不方便——我身后总有警卫,说话不方便。”说完,两人都会心地笑了。
随后,两人开始讲大道理,从马克思主义的恋爱婚姻观点,谈到马克思和燕妮的生活。两人取得共识:男女双方必须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夫妻间应坦率、真诚,来不得半点儿勉强。此后,他们敞开心扉,多次深谈。渐渐地,刘沙感到自己再三说过的“不可能”的事已经成为可能。于是,她找到区党委组织部长刘亚球,单方面提出结婚申请并征求党组织的意见。
1941年底,朱德和彭真来电,批准他们结婚。从此,吕正操和刘沙结为伴侣,风雨相伴,始终不离不弃。
“文革”时,吕正操在押,刘沙只能通过小女儿每天去探望他,并送去精心制作的饭菜,保证营养,维持健康。
1972年3月,刘沙给毛泽东写信,请求看望吕正操,毛泽东批示可以探视。4月26日,刘沙和儿女们来到卫戍区,见到了6年没见面的吕正操。第二次探视时,刘沙对吕正操说:“你应该直接写信给毛主席,把问题如实说清,家里給你送上去。切不可对毛主席见外,我可以请求中央派人来取!”
1973年初秋,刘沙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为丈夫申诉。1974年7月,毛泽东提出:要让吕正操、杨成武、余立金等出席庆祝“八一”建军节的盛大招待会。1975年8月,吕正操被任命为铁道兵第一政委。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吕正操正式被平反。
此后,吕正操和刘沙在四个子女及众多孙辈们的陪伴下,尽享天伦之乐,度过了安详的晚年生活。
(责编/陈小婷 责校/闻立 来源/《吕正操在文革岁月中》,《人民文摘》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