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焦虑中寻求传统的智慧

2019-09-10 07:22庞春燕
中华瑰宝 2019年8期
关键词:家庭孩子教育

庞春燕

似乎没有哪个时代,父母们会像今天一样重视孩子的“教育”:起床和早餐时给孩子放英文“磨耳朵”,工作时不时刷新微信班级群,密切关注孩子的成绩;放学和周末带着孩子奔赴各种辅导班和才艺班;稍有闲暇,就打开手机,研究育儿公众号推送的“攻略”:

高考英语考卷,10岁娃自测近满分

帮女儿过英文原版阅读关,一位工科博士妈妈的超强攻略

我用8000册书,给孩子在家建了一个图书馆

每个横空出世的孩子,都是父母在奋力托举

…… ……

消耗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的父母,大多为孩子安排了好成绩→好大学→好工作→事业成功→人生幸福的道路。然而,这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不可靠的逻辑之一。因为绝大多数孩子最终都将成为普通人,这种模式化的开挂人生,与其说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不如说是父母们的美好期待。

那么,焦虑的父母又该何去何从呢?读史使人明智,我们可以从传统蒙学中汲取古人的智慧。

蒙以养正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孔子认为,一个人从小开始,无论在家在外,都要学习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诚信,既能博爱大众,又能亲近有仁德的贤者。如果做到了这些,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可以学习文化知识了。他认为,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培养孩子做人,然后再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做人从哪里开始?就从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习惯开始—

在家庭中,孩子要尊敬父母,体谅父母的辛劳,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堂、表)兄妹的,要尽兄(弟)职,恭敬(爱护)他们,形成和睦团结的家庭氛围。无论居家在外,都要行为谨慎,不轻易许诺;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小心、认真地对待,从小做一个“靠谱”的孩子。然后,把对父母、兄弟的爱,扩展到生活中所有的人和物(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即为“泛爱众”,如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破坏草坪和树木;爱护小动物,对自己饲养的宠物负责;关爱身边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进而主动亲近贤德长者。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和什么人在一起,决定他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孔子这段讲话可谓传统文化中儿童教育的“总纲”,此后从《颜氏家训》中“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到《贝氏家训》中“以产遗子孙,不如以德遗子孙”,从《三字经》中的“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到《弟子规》中的“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家书家训和有关儿童教育的文章中几乎无不反复强调这一观点。

抛开古人几千年来积累的智慧,仅从自我感受出发,如果可以选择,你是否会让一个品行不大靠谱的人做自己的父母、朋友、配偶、领导(或下属)?或者老师、医生、警察、消防员……请记住,你的选择也是别人的选择。

如果父母们能慎重对待此事,那么童年就有了特殊意义。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的核心人格形成期大约在六岁之前。童年是一个人心理和性格模式形成的关键期,之后就“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从习惯变成潜意识,再变成条件反射,最后深深地植入生命,难以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蒙以养正”是一个远比名校、成绩和才艺更加重要的问题。

洒扫应对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在苏州市的太湖大学堂举行过一次一两百个孩子参加的集体活动,他在台湾长大的重孙子也跑来参加。结果南先生发现他忙得团团转,说这里的人怎么那么不守规矩啊?地上都是脏的,他只好拿个吸尘器到处吸。南先生认为,鞋子乱放、垃圾乱丢、穿衣服没有规矩、讲话没有礼貌,这些现象说明家庭的生活教育没有做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教育列有明训的,最早莫过于《礼记》。朱熹在《〈大学章句〉序》里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真正的儿童教育学的是“洒扫应对”,孩童要在六岁至八岁入小学,从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洒水、扫地、人际交往等简单事情的规矩、礼貌开始学起,培养做人做事的根基,然后是六艺(礼仪、音乐、射箭、驾车、写字、算术)等知识的学习,如《朱柏庐治家格言》开篇便是生活教育—“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曾国藩位极人臣,其家书中却说“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很多父母可能会觉得,洒水、扫地不过是些琐事,而且家里早就用上了扫地机器人,这种教育已经落伍了。然而,传统的教育内容可能已经落伍了,但教育理念却一点也不落伍。扫地、擦桌子、端碗看似不起眼,做好却并不简单。

以端碗为例,孩子是否主动端碗(主动做事)?装满热汤粥的碗怎么端(解决难题)?端来的饭菜能否摆放合适,照顾到家庭成员的饮食偏好(观察并照顾他人)?端完后是否检查餐具、调味品、纸巾等物品(考虑周全)?饭后是否再端走并擦好桌子(善始善终)?这次做错或有遗漏,下次能否主动改正(自我纠错)?如果有要事正忙或身体不适,是否能准确、恰当地向父母说明情况,请求理解(人际沟通)?

说到这里,明智的父母自然明白,这是一整套人格培养和礼仪规范。所谓生活,就是衣、食、住、行和人际交往。如穿衣涉及卫生、保健、礼仪、审美、财务,吃饭涉及营养、保健、礼仪、财务,睡觉涉及生理、保健、时间管理等,处处都有规矩、有学问。别说是小孩,就是成年人要做好估计也并不简单、不容易。

真正的“起跑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传统蒙学教育认为,身教比言教更重要。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朝夕相处,等于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身教”。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人的品性习惯是长期潜移默化的结果,好的成长环境自然会塑造出良好的品性。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家庭是他的天地,父母是他的榜样,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五代时的窦燕山注重修身修德,救苦济急,还聘请老师建立书院,免费招收贫穷而有志于求学的子弟,培养了很多品学兼优的人才。在他的影响和教育下,五个儿子都有着杰出的品德和才能,全部考中进士并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人称“五子登科”。北宋名臣范仲淹乐善好施,他用自己的几千亩田地建立“义田”,让没有土地的百姓免费耕种。其后代继续扛起责任,“义田”几次被毁,几次重建。范仲淹为家族种下了一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种子,其后代不断施肥灌溉,直到它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棵大树庇护着范氏子孙,从宋代到清末,整整八百年中,无数风流人物都被雨打风吹而去,范氏家族却始终兴旺不衰,人才辈出。后人总结为“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

古人的故事或许过于遥远,那就来看看今天父母们大都极为重视的学习成绩。被称为“中国高考心理研究第一人”的中国社科院王极盛教授,20年来连续调查和访谈了全国约400名高考状元及其家长,他发现,“学霸”的家长基本分两类,一类非常用心,另一类基本不管。为什么有些家长不管的孩子也能成绩优异呢?原因有二:一是父母对孩子施加的影响符合孩子成才的规律;二是父母良好的性格、做人做事的态度和方法熏陶了孩子,不教而教,这是最省力也是最有效的教育。

无独有偶,2015年成都商报调查了考入清华、北大的近300位四川考生(内容涉及家庭、学习、生活、情绪管理等)后,得出同样的结论:“学霸”不是学校教出来的,而是家庭氛围熏陶出来的。许多老师反映,孩子在家庭中的品德和习惯养成教育是关键。因为这不仅是一个孩子最基本的素质,而且直接影响到学习成绩。一般而言,这方面如果没有大问题,维持一个中等的分数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对诸多陷入“起跑线”焦虑中的父母而言,这是一个好消息。我们虽然无法改变先天条件,为孩子提供更优越的外在支持,但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变自己,从“修身、齐家”开始,用自己在品德、习惯、行为等方面一点一滴的改变,为孩子,也为我们自己,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家庭。或许,这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猜你喜欢
家庭孩子教育
家庭“煮”夫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恋练有词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孩子的画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