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梅
摘要:幼儿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为了促进每一名幼儿的发展,为了使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感染力,我们要注重选材的多样化、要灵活使用教学手段、要使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策略
幼儿音乐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创新水平,促进他们和谐健康成长。为此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本文将从选材、教学手段及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以期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
一、注重选材的多样化,满足幼儿需要
幼儿音乐选材的多样化首先应该体现在教材选择具有较大的弹性,即它能够满足每一名幼儿的发展要求。这就需要其难易适中,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教材中所选择的音乐作品有利于教师变换形式、从多个视角进行解读与发展,从而实现重复利用。倘若教材中的选材都是僵死、固定不变的作品,势必不能有效满足处在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求。以唱歌教材的选材为例,所选择的作品不但要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还要在题材及形式上体现出多样化,为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创造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这就需要选材具有本土特色,体现地方性。
如倘若幼儿园在北方,我们就可以让孩子学唱有关雪景的音乐,这样孩子们会感到非常亲切,因此乐于学唱,但是让南方的孩子学唱,效果就不一定很理想了。又如欣赏教学中音乐作品选材也要注重多样性,既要有中外少年儿童优秀歌曲,也要有中外比较有名的音乐作品及其片段;既要有专门为幼儿创编的器乐曲,也要有由歌曲改编的器乐曲,亦或以儿童经验为基础打造的音乐童话,等等。从内容、形式、风格上来看,幼儿音乐作品既要有社会生活的内容也包含自然界的内容,更要有体现出儿童生活及其内心世界的音乐作品;既要有形式多样的歌曲也要有器乐曲等;既要有进行曲,也要有摇篮曲、圆舞曲等,当然还要有民间音乐。
二、灵活使用教学手段,挖掘幼儿潜力
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师应该灵活使用教学手段,从而提高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度,充分开发幼儿的音乐潜力。如教师可以根据活动内容的特点,结合幼儿具象思维的发展水平,而使用图片等教具,這样不但能够让孩子们产生兴趣,还会引领他们入情入境,进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
哪个孩子不喜欢听故事呢?对于故事性较强的音乐,教师可以开展相关的音乐活动,并根据活动内容创编故事,从而使音乐教育活动过程变得富有情节性,增强音乐活动的趣味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园课程教育要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我们将游戏融入音乐活动,增加孩子们游戏的时间,使音乐活动更加有趣。孩子们活泼好动,喜欢玩游戏,这些都是音乐活动使用游戏手段的最好理由。以表演游戏为例,它让幼儿在亲自动手操作及角色扮演中,通过亲身体验感受音乐的魅力,深化对音乐作品内容的理解。这也将使音乐活动更加富有情趣,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素养,实现音乐学科育人的目的。以《小鼓手》体感游戏为例,游戏中幼儿在动作捕捉系统进行全手动操控,从而让幼儿沉浸在卡通世界里,通过拍打音乐节奏,来增强音乐教育的游戏性,培养幼儿的兴趣等。
三、教学组织形式多样,营造探究氛围
传统的音乐教学坚持“知识本位”,结果是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单一,无法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系统,不利于幼儿想象力、表现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幼儿园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注重幼儿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并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推动他们自主探究,实现自主发展。如在教授歌曲《小红帽》时,我们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组织角色探究活动,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在分享与交流中,让孩子们融入故事,体会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感受,从而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为了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我们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歌曲的创编。如在教授《摇篮曲》时,我们不直接教歌词,而是先让孩子们理解歌词大意后,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进行歌曲的创编,或者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通过过滤和重新组织后生成歌曲,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创新能力。
幼儿园音乐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而不是进行音乐技能的专门培养。为了让幼儿充分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我们应该让音乐教育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为促进每一名幼儿音乐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本文提出了幼儿音乐教育的具体策略:一是注重选材的多样化,满足幼儿需要;二是灵活使用教学手段,挖掘幼儿潜力;三是教学组织形式多样,营造探究氛围,期待着为教育同仁开展相关研究带来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顾艳.中国传统音乐融入幼儿音乐教育课程的思考[J].甘肃教育,2018(04):73.
[2]王淑范.初探幼儿教育发展中音乐教育的价值[J].艺术科技,2017,30(06):388.
[3]仇悦颖,李艳红,栗艺文.幼儿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及教学效果提升策略[J].大众文艺,2018(24):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