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摇篮”的远征

2019-09-10 07:22丁兆丹薛飞
北京支部生活 2019年9期
关键词:保育院马背党总支

丁兆丹 薛飞

这是136个7岁以下孩子在马背上的远征;这是2年10个月用摇篮承载走过的3000里行程;这是“大人在孩子在、大人不在孩子也要在”的坚定信仰;这是舍身护送革命种子全部到达目的地的神圣使命!

今年6月1日,大型红色原创话剧《马背摇篮》隆重公演。这部由北京市六一幼儿园、北京中视星广文化传媒联合创作出品的话剧,以延安第二保育院“马背摇篮”为艺术创作源头,第一次以话剧形式将这段感人的历史故事搬上舞台。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马背摇篮》2018年6月启动创排,历时整一年,创作和参演人员共约200人。”六一幼儿园院长、党总支书记曹雪梅介绍,“我们采取由六一幼儿园集体创造、师幼本色参演和社会资源相结合的形式,是一次从园内教育到公共舞台、从情感共鸣到价值培育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在稚嫩的心灵中播下一颗红色的种子

作为一部新时代红色文艺作品,《马背摇篮》由艺术家携手六一幼儿园的72名幼儿和10名教师本色出演,共同演绎“红色摇篮”那段光辉岁月,这在国内是首次。

“参演的过程是一次浸润式的教育过程,在稚嫩的心灵中播种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六一幼儿园青年教师、党员史添卉说起话剧《马背摇篮》的观后感,深有感触地说。

六一幼儿园的前身是延安第二保育院。它是我们党为了保护前方将士的子女和烈士后代,于1945年6月1日在延安创建的一所“红色摇篮”。延安第二保育院1946年冬随党中央撤离延安,向革命的大后方进行转移,直到1949年9月25日新中国成立前夕才进入北京。《马背摇篮》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当时国民党进攻延安,为保护革命后代不受战火侵袭,延安第二保育院的保育员借助马背上的驮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3000里大转移。在359旅部分官兵的护卫下,她们顶着枪林弹雨,过汾河、爬绵山,穿越封锁线,历时2年10个月,最终将136名孩子全部安全送达革命大后方。

通过剧目,我们可以了解当年那段感人至深的远征历程,感受师生之间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深情厚谊。74年来,六一幼儿园坚持弘扬革命传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党总支以《马背摇篮》创排为契机,将这个过程视为一次还原院史、传承延安精神的思想洗礼,一次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曹雪梅介绍,“为此,从创编开始至公演结束,党总支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提出要践行‘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要求,做好新时代红色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传承,号召党员职工争当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的体验者、担当者和传承者。”

在创作和演出过程中,党总支带领全体教职员工,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定岗定责,安排周详。教师、幼儿和家长协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党员教师王蕊说:“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加班加点,有的带病上阵,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刻骨铭心的历练和成长。”这次参演的孩子大多是4到6岁,他们在排练和演出过程中毫不畏难。腰鼓舞小演员羽馨下巴磕破了,去医院缝合伤口后,面对接下来的彩排,她坚强地说:“我没事,我可以参加。如果我不去,会影响整个舞蹈的。”

誓言穿越74年

“《马背摇篮》一个又一个真实故事让我感动……让大家牢记历史,不忘初心。为我院的光辉历史而自豪!为自己在‘六一’工作一辈子感到光荣!”六一幼儿园退休教师张灵梅说。

“保育院成立、揮别延安、敌机空袭、东渡黄河、夜渡汾河……”《马背摇篮》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基础,设置分幕内容,通过这些经典桥段,展现了革命战争年代幼教工作者对孩子无私的奉献精神,74年前“大人在,孩子在;大人不在,孩子也要在”的豪迈誓言仿佛又来到人们身边。1946年,延安第二保育院从延安撤退行军前,康克清亲自做动员,她说:“我们保育院的宗旨是一切为了战争!一切为了革命!一切为了孩子!在行军的路途中,大人在,孩子要在,大人不在,孩子也要在!大家能做到吗?”保育院的叔叔和阿姨们异口同声回答道:“能!”

行军途中,革命先辈们以生命履行着自己的诺言。1946年11月20日,队伍到达绥德县东三十里铺村时,几架敌机从远处飞来,负责瞭望的同志立即吹响警哨。全体工作人员飞快地将孩子们从小驮床里抱出来,找好地方隐蔽,来不及隐蔽的,保育员迅即将孩子抱在怀里,就地卧倒,把孩子紧紧地护在自己的身下。

为了忠实还原这段历史,高水准呈现这部经典,出品方集聚各路精英参与本次话剧的创作。《马背摇篮》的总制片人桂莹介绍:“《马背摇篮》的制作和演出汇集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他们来自原总政话剧团、国家话剧院、北京人艺等各大艺术院团,有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地区人大代表,其中大部分是党员。”一年的时间里,大家齐心协力、精诚团结,以高度的责任心联袂打造出这部红色原创经典作品。

“创编过程中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故事情节缺乏戏剧艺术最关键的要素——冲突感,要想创作出一台生动感人又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剧作,谈何容易!剧本创作从创意立意、延安采风等方面发力,历时近8个月,经过30多次修改打磨,只为成就一部既忠于历史又有时代气息的红色原创经典!”桂莹回忆道。创作团队在文本创作上精雕细琢,力求历史细节的准确无误;音乐创作上既融合陕北民族音乐元素,又结合时代旋律;在舞台设计上,采取了立体式道具场景布置,以精良的制作再现了“马背摇篮”跋山涉水的真实画面。

创作团队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使《马背摇篮》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实现了突破和创新,赢得了观众的认可。“老孩子”梁汉平看后评价说:“《马背摇篮》非常感人!我们一边看,一边流着热泪,儿时的记忆又一下子回到眼前。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值得我们终生学习,我们要把他们的精神代代相传,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责任编辑:丁兆丹)

猜你喜欢
保育院马背党总支
“三暖”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卢辉的诗
忻州实验中学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党员大会
马背女郎
抗战时期儿童保育会儿童保育工作浅探
一个地名:马背梁
我记忆中的保育院妈妈
“马背”上的温江
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历时最久的保育院
虚惊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