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语 何通
房山区佛子庄乡长操村位于北京西南深山处,周围群山怀抱、安静祥和,宛若世外仙居。从108国道拐进房山区佛子庄乡长操村,是一条悠长的小胡同,两边鳞次栉比地排列着一座座院落。
在这个安静的小村庄里,有一座青石灰墙的四合院,门口贴着8个红色的大字:“全民抗战,一致对外”,一块红棕色的牌匾悬挂在黑色的铁门旁,上面写着“房良联合县政府(遗址)抗战纪念馆”。
这里曾是房良境内建立的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在风雨如磐的战争岁月,老区的党员干部和革命群众与日本侵略者顽强抗争,为房良乃至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8年,房良联合县政府(遗址)抗战纪念馆被认定为北京市红色旅游景区(点)。
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房良联合县政府曾是长操村人王友吾的家,日伪军火烧县政府驻地时,把后院烧掉了,只保留下了前院的部分,馆里珍藏的都是修缮后搜集得来的真实史料。”纪念馆里的“讲解员”陈国民告诉记者。
村民陈国民今年68岁了,对村里的红色历史和故事如数家珍。一说起那段血与火交融的历史,他就滔滔不绝,时而沉痛、时而激愤,讲到动情处,潸然泪下。他绘声绘色的讲述把我们带到了那段炮与火的岁月……
1937年7月7日晚,侵华日军炮轰卢沟桥,抗日战争全面展开。不久,北平、天津沦陷。1937年9月16日,日军占领了房山城,房山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蹂躏下,陷于苦难的深渊。但房山人民没有屈服,奋起反抗,积极寻求抗日救国的出路。为深入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党的领导下,延安八路军总部、中共北方局和北平地下党先后派干部到平西开辟工作。包森被派到房山开辟革命根据地,打响了房山抗战的第一枪。
“包森就是双枪李向阳的原型,原名赵宝森,陕西蒲城县人。1932年2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3月赴延安,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战爆发后,他被派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独立一师工作,任33大队总支部书记。1942年2月17日,包森所部在遵化境内与日伪一部遭遇,他在指挥战斗中不幸牺牲,才31岁。”陈国民惋惜地说。
1938年春,宋时轮、邓华支队来到平西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在佛子庄乡长操村建立了房良境内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府。时任县长杜伯华亲笔写了《告全县同胞书》,号召全县人民行动起来,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物出物,共同打败日本侵略军。
县政府成立后,先后有姜时喆、王友吾、赵然、傅伯英、陈伯诚、王培忠等60多名知识分子到县、区政府参加抗日,许多村都建立起抗日救国会、青年抗日先锋队、妇女救国会及模范队等,贾峪口村红色交通站也应运而生,成为了打击日军的坚强堡垒。为进一步扩大抗日武装,县政府还积极号召和组织青年参军参战,出现了不少母送子、妻送郎参军抗日的动人场面,留下了一个个动人故事。
爱国情怀蕴含在一砖一瓦中
“长操村的老百姓都是好样的!现在要是打仗,别看我岁数大,我也不拖后腿,跟着扛枪去!”說起长操村群众的爱国情怀,陈大爷语带自豪。
长操村民的爱国情怀,不仅体现在一言一语里,也蕴含在他们精心保护的房良联合县政府遗址一砖一瓦中。村民一直共同守护着遗址的位置,保留着战火燃烧后的破旧房屋。
为了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2015年长操村开始实施遗址修缮工程,邀请专家全方位搜集平西抗战史料,精心设计展览形式和内容。2017年7月7日,在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纪念日这天,房良联合县政府(遗址)抗战纪念馆正式开展,当天就有200余人参观缅怀。
纪念馆按照院落及房屋两部分进行布展,其中房屋展区70余平方米,院落展区100余平方米。从门口黑色的铁门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组主题为“勿忘国耻、牢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抗战浮雕,展室门前摆放着邓华、宋时轮两位将军的塑像,栩栩如生的铜雕下面简要记录了房良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的过程。
纪念馆内是图文并茂的展示板块,馆内展区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以“卢沟桥事变的形势”“房良联合县政府建立”“佛子庄地区的抗日斗争”为主题,配合历史资料及真实图片,形象还原了平西地区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除图文展板外,还同时设有实物展览,玻璃柜里陈列着抗战中用过的敌我形势图、八路军服装、军旗、枪炮、地雷、手榴弹等,这些物品见证了那段军民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
战火纷飞的岁月虽然远去,但抗战英雄们勇敢、忠诚、责任、奉献、担当等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操却深入人心。现在,长操村房良联合县政府遗址已成为佛子庄人心中的精神象征。长操村党支部将“保护红色阵地党员当先锋,接受红色教育党员要先行,遵守村规民约党员作表率”等内容写入了村规民约。每逢“七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党支部都会组织全体党员在纪念馆里过主题党日,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共产党员献爱心等活动,强化党员党性意识,让革命精神融入党员心中、融入百姓生活、融入村庄发展,让革命精神成为每个长操人的精气神。
(责任编辑:丁兆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