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恐龙家族中有这样一群家伙:体形不大,但身怀绝技,能够用脚上弯曲的大爪子刺杀猎物,这就是驰龙类。在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生活着一种大型驰龙类动物,它就是达科他盗龙。
在距今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北美洲中部比今天温暖湿润得多,地面上纵横的河流和湖泊滋养着大片的森林。森林是恐龙栖息的乐园,特别是那些身体灵活的小型恐龙尤其喜欢在林中出没。
几只长有厚厚颅骨的肿头龙在茂密的绿色森林中穿行。专心行走的肿头龙并没有发现在不远处的树丛中藏着一只达科他盗龙。达科他盗龙身上的羽毛有着特别的花纹,能够很好地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肿头龙显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它们停下脚步吃着新长出的嫩叶,样子看上去相当放松。达科他盗龙知道现在是出击的最佳时刻,它从隐蔽处冲了出来,向距离自己最近的肿头龙发起进攻。肿头龙群被突然出现的达科他盗龙吓到了,扭头四散逃跑。
在这场速度的比拼中,达科他盗龙更胜一筹,它瞄准一只还未成年的肿头龙,然后从后方一跃而起,扑向猎物。在腾空而起的一瞬间,达科他盗龙向前伸出后肢,露出了可怕的“镰刀爪”。“镰刀爪”准确刺中了肿头龙的背部,达科他盗龙带来的冲击力让肿头龙瞬间失去了平衡,重重摔倒在地。趁此时机,达科他盗龙用“镰刀爪”划开了肿头龙的肚皮,受到致命攻击的肿头龙失去了反抗能力,只能等着被达科他盗龙吃掉,而其他肿头龙早已逃得无影无踪,消失在森林深处。
驰龙科中的大块头
在我们的印象中,驰龙类的体形都是比较小的,比如著名的伶盗龙,体长不足2米。相比而言,達科他盗龙绝对是驰龙类中的大块头,根据化石判断,其体长可达5.5米,臀高1.6米,体重差不多有150公斤。
达科他盗龙长着长长的大脑袋,上面有一对大眼睛,视力非常好,能够及时发现猎物。达科他盗龙的嘴巴也很大,嘴中整齐地长着两排利齿,而且牙齿向后弯曲,边缘上还有小锯齿,能够轻易切开猎物的皮肤和肌肉组织。
达科他盗龙的脖子呈S形弯曲,尽管不是很长,但是力量十足。依靠有力的脖子,达科他盗龙能够快速转动脑袋并拥有强大的咬合力。达科他盗龙的胸前长着一对长而灵活的前肢,手爪上有三根长长的手指。达科他盗龙用前肢抓住猎物,灵活的手指甚至能够做出抓握的动作。达科他盗龙的后肢比前肢更长、更粗壮,发达的肌肉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因此达科他盗龙具备了很快的奔跑速度。
发现达科他盗龙
2005年,古生物学家在美国南达科他州发现了一具恐龙化石,这具化石虽然不够完整,但是可以判断其属于驰龙类。之后古生物学家又发现了更多的化石,他们用了十年时间研究这些化石,最终将这种恐龙命名为达科他盗龙。显而易见,这个名字来自于发现这具化石的南达科他州。
达科他盗龙的化石不仅展现了它的体形,而且还提供了关于其外貌的更多信息。古生物学家在其尺骨上发现了一排羽茎瘤,这个结构是用来固定羽毛的,在现今鸟类的身上很常见。羽茎瘤的发现说明达科他盗龙是长着羽毛的,而且前肢上的羽毛较长,样子就好像一只超大号的火鸡。
达科他盗龙的“镰刀爪”
最能表明达科他盗龙身份的,要数它脚爪上高高翘起来的“镰刀爪”,这是驰龙类的标志。达科他盗龙的“镰刀爪”其实是第二趾上的尖甲,尖甲长而弯曲,长度可达24厘米。在平时行走和奔跑的时候,“镰刀爪”是翘起来的,不会与地面接触。但捕猎时,“镰刀爪”就要发挥其强大的作用了——达科他盗龙会抬起脚爪,然后用“镰刀爪”猛刺猎物,直到将猎物杀死为止。
地狱溪“杀手”
从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出,达科他盗龙是天生的“杀手”,是猎物的“终结者”。那么“杀手”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呢?
从发现其化石的地层看,达科他盗龙来自于地狱溪组地层,时间上属于白垩纪晚期,在地狱溪组地层中曾发现了许多著名的恐龙,比如霸王龙、三角龙、甲龙、埃德蒙顿龙、似鸵龙等。
生活在霸王龙统治的世界里,估计达科他盗龙面临着不小的生存压力。不过,它与霸王龙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达科他盗龙主要以中小型动物为食,比如肿头龙类、窃蛋龙类、似鸟龙类,以及未成年的角龙类和鸭嘴龙类。而且恐龙并不是达科他盗龙唯一的食物,聪明又敏捷的达科他盗龙还会捕捉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它们并不挑食。
当达科他盗龙锁定猎物之后会以极快的速度冲上前去,然后用杀手锏——“镰刀爪”猛抓猎物柔软的腹部和颈部,造成致命的创伤。古生物学家目前还不确定达科他盗龙是否群居,如果它们成群出没的话,估计能够杀死比自己体形大得多的猎物,比如三角龙或者埃德蒙顿龙。
达科他盗龙无疑是力量和敏捷的最佳结合,是食肉恐龙进化的终极代表,是效率极高的“杀手”,它的“镰刀爪”是其他恐龙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