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鹏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老师说的一句名言,这告诉我们教育里需要爱!我是一名物理教师,也当着这世界上最小的主任——班主任。孩子像一粒种子,在教育的沃土里生根发芽,但他们也会遇到风雨、虫害,这时就需要老师的帮助,让他们能茁壮成长。教育是一种爱的艺术!这种爱虽然不同于父母、家人、朋友的爱,但我觉得这种爱与其他类型的爱都具有一种共同的特点:无私。只有这种无私的爱,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产生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充实。把这种爱扎根在人格的土壤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也渐渐地壮大着自己。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只有采取不同的教法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
魏书生曾这样说:“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我是一名年轻的老师,也更是一名年轻的班主任,2015年,我再一次接任了毕业班的班主任,和上一次当班主任不同,这一次的班级,大多数的同学学习习惯较好,成绩也还不错,他们有着梦想和激情。初接手这样的班级,感觉还不错,非常新鲜也稍显轻松,一切按照着计划进行着,我鼓励孩子们认真学习,为他们加油打气,希望他们能考上理想的高中。但在刚上初三的第一次学月考试后,我正在学校做成绩分析,突然罗小会家长的电话,打破了沉寂的周末时光。家长打电话来询问:罗小会同学周末是否到学校来了?我随即到教室查看,到学生寝室询问,罗小会根本没有来学校附近。家长十分着急,我劝说家长耐心等待,再四处找找,我再询问下同学,是否知道罗小会的去处。放下手中的工作,看着电脑屏幕上罗小会的成绩,她一直成绩优异,这次月考成绩也是年级前五啊,在老师眼中成绩如此优秀的一个孩子,怎么就突然离家出走呢?随即我拨通了罗小会同桌的电话,她告诉我罗小会周五放学后就没有和任何人联系过了,我交代同学们通过网络等通讯再找找她。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她会突然的离家出走呢?在班级中我也未尝发现她的异常呢?在寻找罗小会的同时,我在班级同学口中了解到,罗小会是家里的长女,她还有一对龙凤胎弟妹,平时除了要管好自己的学习外,还要照顾弟弟妹妹。爸爸长年在外打工,妈妈做点小本生意,根本无暇顾及家中孩子们的感受。上初中以来,罗小会学习压力就很大,加上升上初三,她的压力也就更大了。她无处倾诉,愈演愈烈,心里难受极了。
要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必须有“爱心”这把钥匙。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最终联系上了罗小会同学,原来她觉得压力太大了,想出去散心,结果坐上了南下的火车,因为在外手机没有电也没有钱了所以就联系不上家人了,之后好心人的帮助才联系上了父母。经过这么一折腾,罗小会便不想回学校上学了,罗妈妈也无计可施,只有打电话向学校求助。
作为一名年轻班主任,加上对班级还不够了解,我很是担心罗小会同学的问题,也对自己没有信心,但是我坚信高尔基说过的那一句话:“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利用周末的时间我和分管领导张瑶部长到罗小会家里看望罗小会同学,顺便也劝劝她,希望她能早点返校学习。“给学生一张笑脸,让每一个学生从中感到温暖。”这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法宝。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老师应把爱心分给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教师多用“爱”的甘露去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学生才会心甘情愿地围绕在老师的身边。“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耐心的鼓励,细心的開导,愉快的谈话,让此次家访沉寂在欢乐之中。看着老师的到来,罗小会深深的感受到了老师们的关心和学校的关爱,短短的两个小时,让她心中的阴霾散去不少。她也答应周一返校,并且好好调整自己心态,以最好的状态迎接中考!虽时隔多年,但仍历历在目,最终罗小会以年级前三的成绩考上高中,并获得奖学金。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老师一句温暖的话语,就像和煦的春风,催开学生的心灵之花。
教育无痕,润物无声。学生都是有思想、不断发展的个体,没有谁是一块天生的顽石,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只要我们当班主任的工作做到家,我们定能触摸到这块地方,要明白,这儿就是学生心灵的门户,打开它,你就能看到一颗颗鲜活的心。天道酬勤,只要我们努力,必须会成功的,打开每个学生的心扉,与学生共同进步,用爱浇灌,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