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丽
摘要: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四则运算中,既要重规以计算技能为重点的认知目标,又要培养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因此,在四则运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灵活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数学思维能力。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学习四则运算的错误率很高,搜集、整理、反思学生的错例,找出错误,对在四则运算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能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四则运算
一、四则运算及其教学要求
(一)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是指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运算。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其它各有关知识的基础。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在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乘法:求两个数乘积的运算。(1)一个数乘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2)一个数乘小数,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3)一个数乘分数,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四则运算教学要求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教学的要求,主要是使学生获得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基本知识和珠算的一些初步知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计算能力 和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热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
新大纲对各年级四则运算教學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有关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有关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会、比较熟练、熟 练三个层次。这样就便于在教学工作中贯彻和评估。
二、小学生四则运算时易出现错误
(一)乱用运算律
对于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等,应避免学生滥用和错用。例如,题目“48-24÷125×512”,很多学生看到125和512就马上进行约分,进而直接得出“48-24×1=24”,而忽略了题目中不是三个数相乘,而是乘除法混合的运算,不能直接运用乘法结合律。
(二)运算顺序错误
学生都能记住运算法则,但在实际运用时却会受到理解能力的影响,导致出错率较高。例如,题目“13/14×14÷13/14×14”有两级乘法,这就使得一部分学生先计算“13/14×14”和“13/14×14”,最后再把两个结果相除得出“13÷13=1”。因此,在计算此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或者先把分数的除法转化为乘法形式,保持算式的一致性,以便得出正确的结果。又如,计算“8+3×(9.5-0.5×5)”时,很多学生会写成“8+3×(9×5)”,得到错误的结果。对于这个题目,教师要尽力帮助学生避免定式思维,不让他们随意凑整数而颠倒了运算的顺序。
(三)点错小数点,漏抄漏算某数
在列竖式的四则运算中,学生因为点错小数点而导致的错误较多,严重影响了计算的正确率。
不难发现,由于计算“4.8×9.6”时小数点点错了,导致结果扩大了十倍,而在计算“34.5÷4.6”时,把4.6扩大十倍变成了46,而没有把被除数34.5进行相应的转化,所以得出的商也是错误的。
三、小学生四则运算错误产生的原因
(一)运算定律认识不清
错误产生的原因分析:在学生学习的五个运算定律中,乘法分配律难度最大,题型变化多,计算错误率高,而且特别容易不乘法结合律収生混淆。上面的例子就是因为犯了这个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认识不清,运算定律掌握不够扎实,以至于在应用过程中収生混淆。只掌握计算法则而不理解算理,那只能是机械地套用,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灵活运用,甚至应用起来会収生混淆现象,导致计算错误率居高不下。
(二)运算顺序判断不明
错误产生的原因分析:学生为了简便运算而简便运算,看到除号戒减号两边的算式相同,就根据“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它本身等于1,一个数减去它本身等于0”直接计算。这显然是受思维定式影响,而忽略运算顺序,导致计算错误。
(三)学生能力不过关
有少数学生在四则运算时经常会造成计算错误,甚至写错运算符号。可能是学生厌学,或许是对四则运算缺乏兴趣,计算时情绪低落,甚至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和厌倦心理,从而造成计算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的分配不合理,知识的迁移不及时等。部分学生因为口算、笔算能力不过关,从而造成计算的错误。这与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口算、笔算基本功的训练,或者学生自身对数学缺乏兴趣有关,使得学生计算的准确率不高。
四、小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教学对策
(一)让学生理解运算定律
许多简便运算都是充分合理地应用运算定律、性质的结果。如果学生没有理解运算定律、性质,简便运算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能是照葫芦画瓢,在题目明确要求用简便方法时才简算,题目没有明确要求用简便方法计算时,即使算式有简算条件,也不会自觉地采用简便方法计算。因此,教材在每次教学简便运算前都有计划地安排运算定律、性质的教学。一种是把运算性质安排在习题中,让学生通过解答习题,了解运算性质。
(二)分清运算顺序
在运算初步教学阶段,教学由百以内加减法组成的两步式题、由表内乘除法组成的两步式题、很简单的乘加(减)与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在这一环节中,四则运算教学有三个特点:一是,以口算为主;二是,解题时只要求写出两步式题的结果;三是,辅助相关知识的教学,如乘加(减)两步式题能帮助学生了解相邻两句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
(三)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错训练。很多学生因混淆了四则运算练习,从而得出错误的运算结果。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习题改错训练。如:“请问下面的运算正确么?如果不正确,错在哪里?你们在运算时出现过同样的问题吗?”
(1)30-5×3=75 (2)15-12÷3=1
(3)(96-150÷5)-3×5=315
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全面掌握学生四则运算的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开展相应的指导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做好计算检验工作,提升四则运算做题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J].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奇.乐趣教学在四则运算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