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远
摘要:随着科技发展,电子游戏也逐渐与语言教学相结合。本文旨在通过阐释电子游戏发展与语言教学结合的优势和趋势,让语言教学者和学习者预见电子游戏化语言教学的实现路径和给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电子游戏;语言教学;趋势
一、引言
根据国际游戏电竞协会的数据显示,仅美国一个国家的电子游戏消费从2010年到2019年中期增长了30%,达到每年196亿美元的销售额。这个社会现象也激增了教育学者对基于游戏和游戏促进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研究成果涵盖了:游戏学习型社区的建立、跨文化游戏学习模式、口语与书面语的多样性、真实语料、游戏中社会认知处理进程等方面。未来的研究无疑是对以上研究方面的深挖,旨在将电子游戏融入到语言教学提供可能性和理论支撑。
二、电子游戏融入语言教学的趋势
未来基于电子游戏的个性化教学课堂应是能够充分理论教授者的知识和经验将目标知识传输给学习者。
1、组建灵活的基于学习型社区的游戏(community-based games)
在不断涌现的高科技智能可穿戴产品(Apple Watch, Fibit, Bellabeat)和移动终端设备上,通过游戏组建的社区(群)变得更加方便。比如,一款名为Pokemon Go!的增强现实产品(AR)能够在商场、公园、街道等公共区域创建虚拟空间,并借助谷歌穿戴设备Google Pixels进行实时在线翻译,能够将世界各地不同语言的人群聚集并进行交流。这种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语音的实时互动为语言教学提供便利。此外,学生在游戏社区中需要通过文字和语音进行交流,这不仅促进了语言学习,而且也深化了学习者的学习体验。
2、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入(incorporation of VR)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加载的游戏,学习者可以感受目标语言的文化,并赋予学习者身临其境的错象感受语言。比如,在近期被大火吞噬的巴黎圣母院主体建筑进行原址修复设计中,就利用VR技术对建筑起火位置和破损程度进行研究;而语言学习者却可以通过一款名为《刺客信条》的VR游戏真实还原中世纪巴黎圣母院的外观和内部场景。通过在游戏中的交流產生真实语料和增强跨文化意识。
3、商业游戏的介入
电子游戏除了有联机版(high-connectivity)的外部环境之外,也对单机版(low-connectivity)的外部环境友好,特别是教学课堂硬件设施有限的情况之下。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进度安排适量的游戏环节。比如,在课堂结束的前10分钟,让学生完成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游戏中的部分环节,在家庭作业中布置与已完成游戏相关的学习任务,在下一个课时中全班一起完成剩下的游戏。
三、总结
未来研究重点在于以上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建立如何将教师的个人知识和技能通过游戏平台创建个性化、协作性的课堂学习体验:
1、基于社区的游戏网络community-based gamework,深化语言体验,创建游戏化的学习环境。商业游戏公司将提供游戏资源,教师可以根据需求自主创建游戏。研究重点:何时、何地、何种方式的游戏化学习最有效。
2、VR的介入,其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和课外的拓展加以利用。有利于跨文化理解、文字输出、社会拓展。研究重点:VR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3、商业游戏利于进入高质量内容、低粘度的教学课堂。
作为语言教师可以利用电子游戏进行语言教学,需要把握以下六个要点:
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目标导向:学习任务和导向应是动态和学习者驱动型的。
2、加强游戏中、与游戏相关、围绕游戏展开的学习:让学习者体验游戏中和游戏外的学习过程。
3、及时、个性化反馈:让学习者适应游戏反馈后的再学习或是通过在游戏中的失败进行学习。
4、创设一个空间能够进行交流陈述和场景化:为学习者创造有意义的交流体验。
5、动机提升:让学习者更大地投入到游戏中获得学习成效。
6、以教学法为中心,设计、实施、评估数字游戏,对语言学习大有好处。
参考文献:
[1]Sundqvist, P., &Sylvén, L. (2012). World of VocCraft: Computer games and Swedish learners’ L2 English vocabulary. InH. Reinders (Ed.), Digital gam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pp. 189–208).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Kessler, G. (2018).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of language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https://doi.org/10.1111/flan.1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