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2019-09-10 19:20周丹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1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策略探究新课改

周丹

摘要: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课改新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水平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素质教育需求,需要我们致力于教育改革工作,为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提供助力。作为教学工作者,我们在指导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现有的朗读水平,优化朗读教学氛围。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旨在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究

引言:

现阶段我国教育部门大力推广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工作,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培养目标也急需要得到落实,其中语文朗读能力培养是关键教学任务,这主要是基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性质。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活动质量还有不足,学生缺乏朗读兴趣、教师在教学方法选择上也不够恰当,导致学生的朗读水平提升缓慢,教学效果显然不理想,需要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进行教学方法的改善和创新。

1加强朗读教学重视程度,扩充朗读学习时间

为强化朗读教学效果,首先需要从意识上认清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具体来说就是需要保证充足的朗读教学时间。教师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将新课改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中,带动小学生的主动朗读。教师要合理分配45分钟的小学语文课堂,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为学生提供5到10分钟的朗读学习时间,为学生提供进行朗读训练的契机。例如在《父亲的菜园》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5分钟朗读活动,利用朗讀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对于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2科学合理的制定朗读计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1]。例如在课文《少年闰土》的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教学准备工作,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关于闰土月下抓猹的动画段落,通过良好的课堂教学开端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先为学生运用丰富情感朗读一遍课文,强调文中的重点字词的读音,然后让学生自行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从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等方面描写的句子。

3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朗读氛围,提高朗读效率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环境过于嘈杂无序,教师的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着些许的不足之处,导致朗读学习的效率不高,对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应当营造良好的朗读教学环境,有序合理的进行课堂规划,利用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朗读学习效率[2]。例如,在课文《鲁宾逊漂流记》的朗读学习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朗读学习,将课文中的段落进行具体划分,并进行角色扮演,如鲁滨逊、船长、星期五和旁白等,在良好的朗读学习情境中进行课文的朗读学习,深刻体会父爱如山的伟大,增强朗读学习的情感语境,使学生的朗读富有情感,从而提高语文朗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4组织开展课文朗读比赛,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

小学正是学生竞争意识强烈的阶段,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举办开展课文朗读比赛,例如,在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其作为朗读比赛的题目,并在班级中举行课文朗读比赛,以朗读的语境、感人程度和错别字的数量进行评定,鼓励每一名同学都积极参加,并对朗读优秀的学生予以奖励,通过课文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并,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以班级为单位的朗读比赛让学生在朗读比赛中明确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在竞争中努力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水平。

5表演性朗读教学,优化朗读效果

传统教育模式对小学语文教育产生的影响十分深远,这也是很多学生在朗读学习上兴趣和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3]。新的教育形势和要求下,小学生语文教师在组织朗读活动的过程中,更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做好学科教学改革工作,将情感教育和朗读技巧渗透在教学活动中,同时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切实引导学生参与到朗读训练活动中。将学生的情感朗读作为核心要素,以表演为外在形式和检验手段,促进朗读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择的作品都意蕴深刻、具有很大可读性,但是很多文章并不是可以整篇都参与表演,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要强化指导,选择片段进行表演性朗读,提升朗读教学的针对性[4]。如全文表演性朗读,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选编的童话、寓言等故事类型的文章往往都具有饱满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思想,如《乌鸦喝水》、《坐井观天》、《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等。教师在教学这类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全文表演性朗读来感受课文语言的色彩美、情感美和形象美,使学生主动地融入到课文角色的体验中去。而针对一些故事性不强的文章,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运用表演性朗读来学习全文,只是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对课文稍作改动。例如针对一些游记类的课文,教师可以创设旅游活动的模拟情景,让学生将课文适度改编成自己的导游词来配合模拟场景进行表演性朗读。

结语: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提升学生对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引导小学生感悟语言、发展思维,促进小学生的思想情感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最终实现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目标。综上所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理解能力和兴趣爱好,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方案,营造出良好的朗读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于朗读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因此笔者特结合教学经验作出上述内容研究,希望笔者提出的观点和意见可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胡中成.朗读抒发,从小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课外语文,2017,22(16):197-198,200.

[2]杨红月.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02):118-119.

[3]娄洪菊.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02):231-232.

[4]李耀军.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7,22(03):113-114,116-117.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策略探究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