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重要形式。通过课堂提问,教师能够感知学生在课堂中的知识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学情、帮助学生针对性的指导问题、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通过提问,学生也能够及时与教师互动,构建更加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反馈的形式参与课堂学习。课堂提问时,教师要避免低效提问,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和艺术性,才能让教学提问发挥最佳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性
一、课堂提问要注重层次性
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课堂提问的层次性,要遵循从感知到规律认识,到规律的应用过程进行提问,才能降低问题的难度,让学生循序渐进的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例如,在亿以内的数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本节课教学知识的生长点:万、十万、百万、千万等知识,并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设置教学问题:一个正常人的心脏一年要跳4200000次;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440000平方米;我们每年要生产和丢弃大量的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25000000棵树。通過以上情境,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所学的万等计数单位的基础上,你能说出以上数字怎样读吗?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能够用万这一计数单位读大数,课堂教学提问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在万和亿之间建立联系,从学生现有的认知矛盾中循循善诱、不断深化,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这一大数单位,知识素养和思维能力在教师提问层次性问题的引导下,循序渐进的同步提升。总结以上课堂提问方法,教师可以从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中引入教学资源和教学案例,并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设置教学问题,让学生产生一定的认知矛盾,同时在学生认知矛盾上,提供一定的辅助理解和问题解决的措施,以减弱问题求解的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提问要包含激励性
小学生的活动力强,课堂参与感较强,但是在课堂中学生却又惧怕教师的批评,害怕自己出错,常常会敢于参与学习,不敢回答问题,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通过激励性的教学提问方式让艺术性的教学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提升学生对课堂学习参与的活跃程度,使学生更有激情、更具动力。例如,在认识小数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建如下教学情境:小明同学的书包45元,文具盒12元,彩笔3.5元,橡皮擦0.5元,铅笔0.8元,日记本3元。在以上物品价格呈现之后,教师设置课堂提问:哪位聪明的小朋友能将刚才老师提供的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呢?你知道怎样划分吗?请同学们发挥自己智慧的力量,将这一问题帮助老师解决。通过这种激励性的教学提问方式,学生从教师处获得动力,获得启发和鼓舞,对问题解决的积极性更高,对活动的参与感更强。学生将问题解决后,教师在学生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项,45元、12元、3元,这些数我们称之为整数,而3.5元,0.5元,0.8元,我们将这类数称为小数,其中.叫做小数点。以上教学内容设计,都是基于学生的自主发现自主问题解决生成的这种教学方式,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基于学生自主分类的教学方式,学生经过了思维对知识情境问题进行加工的过程,对小数和整数的理解和区分将更加深刻。
三、课堂提问要注重有效性
课堂教学提问并不是越多越好,高频率的教学提问。一方面会让学生产生高度的疲劳感,对教师所提问题的参与欲望降低,并且容易让课堂教学主次不分,重点不分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不突出,因此教师还要注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巧妙设计课堂提问才能让提问的问题切入要点、攻克难点。在百分数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呈现教学问题:一张桌子的高度是81/100米,那么81/100这一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呢?哪个分数表示具体的数量,而哪个分数表示倍比关系呢?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设置,教师意在引导学生说出81/100表示0.81米是具体的数量,而81/100表示把长度平均分成100份,桌子的高度占81份,表示倍比关系这种方式的课堂提问,让学生对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理解更加深刻,对百分数的意义感知更加明确。
四、课堂提问要提升系统性
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较强,考查了学生逻辑性思维能力和抽象性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课堂提问的系统性,让课堂所提问题,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即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现有知识之间搭建桥梁。例如,在《平行四边形与梯形》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梯形这部分知识,可以先通过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进行渗透,设置课堂提问: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吗?引导学生说出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易变形,随后教师呈现梯子、水坝等梯形的物品,让学生对比所学的平行四边形,分析以上梯形有怎样的特点呢?这种方式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的方式开展教学,知识的系统性更强,更便于严密学生的思维网络和知识结构。
总结
教学是一种艺术,课堂提问更是一种艺术性的手段。对此,教师要学会应用提问这一手段,并通过提升提问的层次性、激励性、有效性和系统性,帮助学生在教师的提问引导下,获得更加更多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润霞.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J].学周刊,2019(12):95.
[2]曾伟.巧设数学课堂——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对策[J].学周刊,2019(11):110.
[3]何晓莹.精心预设 有效提问——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9(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