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姗姗 李泽斌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求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参与课程开发。教师可以对课程资源进行鉴别、开发、积累和使用,对于哪些教育资源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哪些课程资源可以进入课程并转化为现实的课程要素,教师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教师也必须积极探索课程资源开发的各种途径。从事物理教学工作十余年,发现中学物理教材中的资源比较贫乏(因为教材中所能体现的资源受到空间、地域等各个方面的制约),只能适合部分学生的需求,而教材中与现实生活接轨的资源也比较有限,不能充分体现物理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学科。为此,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挖掘和开发与物理相关的课程资源。以下是自己在中学物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一些尝试,愿与各位共享。
1.注重学生的体验
中学物理课程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验的课程。在物理实验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习质量?实践证明:教师演示实验不如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教师制作的复杂仪器不如学生利用日常器具自己制作的简单仪器,验证性实验不如学生的探究性实验,教师设计的探究活动不如学生团体合作设计的探究活动,实验室中的理想实验不如学生的实地考察活动。正因此,一定要精心地设计与安排。其间要特别注意:
第一,所有实验过程使用的演示教具、实验仪器、实验元件等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必追求仪器的档次。教师在注重用日常器具做实验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自制学具。一根细尼龙绳、一把小铁锁就能探究机械能守恒,即使是鞋刷也能用来演示摩擦力的方向,用鸡蛋做大气压实验,用水做透镜……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降低课程资源的成本,解决实验器材的不足,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到亲切、不神秘,更重要的是也使学生感受到物理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
第二,凡是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的探究活動,诸如制作仪器、实地考察等,就不要用书本或教师的经验来代替。总之,不要放弃任何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例如,在学习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就可以让学生站起来,分别用双脚着地、脚尖着地和单只脚尖着地来进行体验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也可以用一端削尖的铅笔或圆珠笔,用两只手的食指或中指分别挤压住笔的两端,两只手的感觉有何不同;再稍加用力挤压,两手的感觉与上次又有何不同。也可用大小不同的力弯折塑料尺或钢尺,观察它们的弯折度。同样,也可以让同学们在课前或课后到校园的沙坑里进行体验……这样,要比死学书本和演示教具效果好,也能进一步使学生意识到物理就在我身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究、探索及创造的欲望。
2.利用校内外的设施场所
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场所来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各种科技图书、科技期刊和报纸是物理课程重要的文字课程资源。了解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情况,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科技图书、科技期刊和报纸,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有位教师在准备学习《温度》前,引导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温度国际单位的来源是怎样的?目前科学技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是多少?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达到这一温度?然后请同学们查阅资料后,写成一篇小论文,下节课演讲。这样的教学不仅充分利用了学校的现有资源,还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筛选信息、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
校内课程资源的整合,教师不难理解。然而,随着课程理念的不断进步,社会课程资源的整合也必须引起关注。如社区、学区、家庭的课程资源都应该被充分应用。有的教师在学习电学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到社区居民家或自己村里去调查用电情况,主要是居民电器增加对电力的需求,然后列表对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归纳用电规律,并提出节约用电的思路和方案。这些做法都是有益的尝试,可以使学生尽早地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养成初步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3.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重视传媒信息
对于一些不能亲自完成的实验过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录像、录音、投影或计算机等多种手段来完成。在学习大气压时,因为水银有毒,我们就可以利用光盘录像或计算机来播放托里拆利实验的整个过程。利用快录慢放的技术展示足球受力后的形变及运动方向的变化,可以将我们不易观察到的微观、瞬间现象形象、直观地进行再现。教师要学习开发教学软件,甚至可以尝试将物理知识编制在智能游戏课件中。这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利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探究、拓展。
科普读物、院士采风、科学家传记、电影、电视、广播等都是广泛的课程资源,值得我们去充分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各地电视台的科学探索频道,将科普知识、尖端技术、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及态度等收入其中。这些先进科学技术的介绍,贴近学生生活、使其易于接受,更把物理课程的教育范围拓展到了学生生活中,甚至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物理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电视中的科学教育栏目,建议学生收看并写出记录,然后进行讨论、交流。要使学生养成习惯,关心电视中的科学栏目。另一方面,要通过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养成关心科技发展的习惯。
4.营造和谐氛围
营造和谐氛围是指学习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情感开发。教育活动中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
教师与教师之间——优秀教师的资源共享。教师拥有的各种资料应该可以交流,教师自己的教学特色,应该与备课组、教研组,甚至与市级的教师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辐射,带动一批教师的成长。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积极参加学校及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教科研方面的活动,虚心学习,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学生与教师之间——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必将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因而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互信、理解的尊重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创建和谐高效课堂”应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积极追求的。
学生与学生之间——团结合作。在物理教学中巧妙地安排一些分工合作,让学生一起讨论、评价,取长补短,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分工、有协作的合作学习,不仅增长了学生的技能,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潜意识里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促进了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唯我独尊。开展合作学习,让他们并肩作战,一起完成任务,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对方的重要性,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从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好品德。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这些氛围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都将直接影响课程的实施。
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我们会不同程度地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班额大、教师课时多、无暇走出校门以及受教育环境的制约等。但我们教师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困难,只看困难,不做努力,必将一事无成。我们要努力从点滴做起,着眼长远,努力开拓思维和活动的空间,相信这样一定会将学生带入奇妙无比的物理世界,也一定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不可小觑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