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 07:22:44宋新丽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应用初中物理

宋新丽

【摘 要】物理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是学生进入初中以后新增的学科。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缺乏必要的准备,在学习方式、学习策略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应性,学生物理成绩波动比较大。因此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做好物理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尽快找到适宜自己的方法和学习模式。本文以差异化为例,分析物理教学中如何利用差异化教学提高物理课程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差异化;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043-02

差异化教学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1]。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缺乏必要的准备,在学习方式、学习策略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应性,学生成绩浮动和差距比较大。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教学调整,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做好学生的分析和研究工作。

1   做好学生学习情况差异性摸底和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学生学习情况的差异性摸底情况调查与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分组和调整教学计划。物理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以后才会接触到的学科,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学习兴趣还不够了解。因此,学生学习情况摸底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差异性,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因此初中物理教学过程,教师在实施差异化教学前应充分做好学生的调研工作。一方面,物理教师在学期开始前应统计学生的学习成绩情况、课堂表现、学生动手能力等基本情况,通过了解其他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整体评价,课堂班级的整体表现和对学生的看法调整自身教学的思路;另一方面,在物理教学开始阶段,教师在物理课程初始阶段应做好学生学习能力的调研工作,既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物理学习积极性、兴趣、学业表现、学习能力等情况做数据统计分析,也可以通过观察课堂学生的表现,做好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结合课下一对一的沟通和了解,做好学生差异性摸底,进而为后续物理课堂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提前做好学生的调研工作是差异化开展的前提,教师在差异化实施时必须要积极做好与教师、班主任、学生的沟通工作,做好学生的观察,通过调查与实践的范式最大限度的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

2   结合学生情况制定和调整教学目标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完成学生差异性摸底和调查以后,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根据学生差异性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初中阶段,学生的班型是不可能发生变化的,而同一班级内部学生的学习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的目标和策略,照顾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发挥先进带后进学生的教学优势,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补充[2]。

以《密度》课程教学中,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和认识密度的单位,学会处理常见的密度问题。从教学要求来看,《密度》章节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公式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主要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就是物质的密度,在计算、公式、密度单位、常见物质密度对比等方面都有着明确的要求。传统模式中,教师主要是注重公式和计算的讲解,让学生熟悉公式和计算,至于密度单位只做简单叙述,常见物质密度由学生背诵和记忆。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在计算、公式、密度单位、常见物质密度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性,有的可以完成前两项,有的则可以完成前三项,这些都说明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和调整教学目标,实施分组教学,按照4-6人一组的方式进行分组,每一组都由先进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组成,共同完成《密度》章节的内容,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评定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计算、公式、密度单位、常见物质密度等方面的交流比较频繁,自然会希望组内学生都可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集体努力来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

3   根据学生差异布置层次性作业

初中物理教学应用差异化,除了提前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和实施课堂教学差异化以外,还应为学生制定具有层次性要求的作业。层次性的作业是指,物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能力的作业形式,作业应做好难度区分,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学习内容当中,既要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3]。

以《摩擦力》课程为例,课前教师布置预习资料时,教师要将预习资料(微视频)进行难度划分,根据课程中内容进行主题划分,既有基础学习内容也有测试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进行选择。如教师在预习资料提供是可以分为“摩擦力概念”“摩擦力影响因素”基本预习内容和“增加摩擦力的方法”“减少摩擦力的方法”提高内容进行划分,学生自主根据能力和时间进行预习;在课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布置《摩擦力》相关的课后习题时,教师应以基础题型为主,主要是涉及“摩擦力概念”“摩擦力影响因素”“增加摩擦力的方法”“减少摩擦力的方法”等简单理论题型,重点是通过反复的训练让学生记住相关的理论内容,培养学生对摩擦力的相关概念。但同时,教师也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拔高的题型,提供关于摩擦力计算的相关题型,这些计算的方式需要融合摩擦力、重力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计算和学习,通过提供具有差异性的课后作业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内容也可以照顾具有拔高需求的学生学习需要。

总之,初中物理实施差异性教学有利于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教学方法,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万江.差异化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15).

[2]毛晓敏.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基礎教育论坛,2019(22).

[3]张家浪.差异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9(5).

猜你喜欢
差异化教学应用初中物理
大型企业集团差异化管控模式探索与研究
县域农村配电网规划建设现状典型性分析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中外电视广告差异化表达方式
声屏世界(2016年9期)2016-11-10 22:50:26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8:59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2:55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56:58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2:4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