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19-09-10 13:15蔡晓敏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8期
关键词:服药依从性心理护理干预负性情绪

蔡晓敏

[摘要]目的:观察在艾滋病患者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方法:将我院近期(2017年08月-2018年08月)收治艾滋病患者总计100例。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50例)与心理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酐预。心理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护理干预后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较护理前有明顯下降。且心理组患者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组患者98%服药依从性好。对照组患者86%服药依从性好。目心理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艾滋病患者。采助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理想。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服药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2096-5249(2019)14-149-02

艾滋病(AIDS)呈大流行趋势而在全球内肆虐,威胁人类生命安全。而在AIDS患者中,因受到精神压力的影响,患者多存在负性情绪。常规护理干预仅针对患者疾病情况,较少注意患者的心理干预,而对于AIDS患者而言,负性情绪直接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而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标准:符合AIDS诊断;20周岁≤年龄≥70周岁;思路清晰无意识障碍可良好沟通;可配合服药治疗;无精神类疾病。排除标准:精神病史;严重认知障碍、智力缺陷;暴力倾向;拒绝配合治疗。将我院近期(2017年08月-2018年08月)收治艾滋病患者总计100例,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50例)男33例(66%),女17例(34%),年龄20-69岁,平均(42.3±2.7)岁。感染途径:异性接触34例,同性接触4例,血源性12例。心理组(50例)男34例(68%),女16例(32%),年龄20-70岁,平均(42.7±3.0)岁。感染途径:异性接触33例,同性接触5例,血源性12例。对照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宣传、饮食用药指导等护理干预。心理组:除常规干预外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式如下:①沟通:善良友好真诚以待,创造和谐融洽的气氛,拉近扩患距离。②疏导负性情绪:了解患者真实心理状态,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疏导其负性情绪,多讲述成功案例以提高治疗信心。③随访:“一对一”个体化饮食、用药、运动疗法、心理支持等。④建立微信平台:每日监督患者服药进程,并在平台中定期开展知识讲座,避免盲目恐惧和排斥。⑤家属干预:给予家属健康教育,获得家属对患者的支持。

1.3评价标准抑郁评分采用SDS自评量表,20项目分成4级自评,其中53分以下为无抑郁;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焦虑评分采用SAS量表自评,其中50分以下为无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患者服药的依从性评判:患者可按医嘱完成口服药物,则为良好;可完成大部分医嘱药物,但完成时间较差为较好;可完成一部分医嘱药物,但完成时间差异较大为较差;患者无法完成医嘱药物为极差。依从性好=良好+较好。生活质量(SF-36量表):8个部分,36项目,分值分布0-100分,分数越高越理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l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百分比表现,数据相比采取X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较护理前有明显下降,且心理组患者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比较心理组患者98%服药依从性好,对照组患者86%服药依从性好,且心理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AIDS患者多因免疫功能低下,产生机会性感染,为由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免疫缺陷综合征,目前尚无治愈方法,且具有较高传染性与病死率。其主要依靠血液、性和母婴传播,因其传播方式的特定行,传统思想至民众会将艾滋病与“吸毒”“滥交”联系在一起,其心理更处于应激状态,使艾滋病受社会歧视和排斥,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影响府情控制,降低生存质量。本研究采取心理护理干预,通过与真诚沟通,获得患者信任后,站在患者角度,疏导其负性情绪,多讲述成功案例以提高治疗信心。定期随访,给予护理支持,并建立微信平台,给予正确的宣传教育。并在护理干预中,针对其家属,争取到患者的家属支持。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较护理前有明显下降,且心理组患者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组患者98%服药依从性好,对照组患者86%眼药依从性好,且心理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研究结果与张秀娟等研究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对于艾滋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理想。

猜你喜欢
服药依从性心理护理干预负性情绪
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利培酮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护理干预对120例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效果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