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梦霞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暖部夹脊穴加用温针灸治疗暖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及对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平均、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2组。每纲都占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病人行常规针剌治疗。研究组50例病人行腰部夹脊穴加用温针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分析病人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另记录病人有效镇痛时间与疼痛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及ODI评分都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有效镇痛时间与疼痛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部夹脊穴加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目对缓解疼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腰部夹脊穴;温针灸;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
[中图分类号]R2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2096-5249(2019)14-138-01
本文笔者通过分析,对腰部夹脊穴加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及对疼痛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现在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2月-2018年5月期间,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平均、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2组,每组都占5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最新腰腿痛诊断治疗学》中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经MRI、CT等检查确诊,2周内未接受镇痛药物治疗,愿意参与研究,排除不愿参与研究的患者,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心肺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精神障碍、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对照组50例病人中29例男性、21例女性,最小25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45.1±3.69)岁,病程5个月-13年,平均病程(5.6±1.37)年。研究组50例病人中31例男性、19例女性,最小23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44.2±5.38)岁,病程3个月-16年,平均病程(5.8±1.83)年。客观比较上述两组病人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分组研究。
1.2方法
(1)对照组:腰部夹脊穴常规针刺,选择双侧病变节段夹脊穴作为主穴,配穴包括悬钟、阳陵泉、环跳、阴陵泉、委中等,取俯卧位,腹下垫一个沙袋,指导病人放松,常规消毒针刺穴位与周围皮肤,选用2.5寸毫针,斜刺相应夹脊穴,与皮肤保持75°,刺入深度1.5-2.0寸,病人感到酸胀或者向下肢传导针感表示针刺合适。采取提插捻转补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min左右,间隔10min,进行1次提插捻转行针。1次/d,6次为1个疗程,持续4个疗程。除此之外,病人还接受常规训练,具体如下:①三维腰椎牵引,取平卧位,腰部围腰椎牵引带,胸部围固定带,与床头固定,根据患者体重,决定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2-1/4,牵引时间30-60min,3次/d。②体位训练,取俯卧位,胸前加垫,抬起上半身,骨盆与大腿无需离开床面,上半身与床面开始保持30°,慢慢增加至45°,1-2次/d,40min/次。
(2)研究组:腰部夹脊穴加用温针灸治疗,选穴以及针刺手法与对照组相同,得气后,留针,将2cm艾灸条插入至病变节段夹脊穴针孔中,将艾灸条点燃,用硬纸片隔开针刺穴位与艾灸条,以免烫伤,燃烧结束后,留针30min。休息时,要求病人睡硬板床,步行时间尽量减少,减轻腰椎压力。針刺结束后,锻炼腰背肌,取仰卧位,将双肘间、背部以及双足心视为支撑点,悬空身体,保持5-10s恢复,如此反复15次。除此之外,取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侧,慢慢抬高胸部、头部与下肢,余腹部着床,保持5-10s恢复,如此反复15下。1次/d;6次为1个疗程,持续4个疗程。
1.3观察指标以及疗效评定
(1)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直腿抬高试验呈阴性,生活及工作恢复至正常状态,判定为痊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直腿抬高试验达70°,腰部活动受到限制,判定为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不大,甚至加重,判定为无效。
(2)VAS评分及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病人的疼痛程度,0-10分,评分越高说明越疼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价病人功能障碍,分值越高表示功能障碍越明显。
(3)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有效镇痛时间与疼痛消失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0软件处理研究数据,T值和X分别检验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观察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户<0.05(见奉1)。
2.2VAS评分及ODI评分
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如表2所示。
2.3有效镇痛时间与疼痛消失时间
研究组有效镇痛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症,发病率高,常见于青壮年,发病后,腰椎间盘各部分呈退行性改变,促使腰椎间盘纤维环断裂,导致内部髓核突出,脊神经被压迫或者遭到刺激,引起炎症,常常出现下肢麻木、坐骨神经痛等症状,降低生活质量。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与多方面因素均有关,其中,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且损伤、遗传、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腰骶先天异常等也可能诱发疾病,突然负重、受寒、受潮、妊娠等是常见的诱发因素。针灸是我国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安全性高,痛苦小,疗效显著,广受好评。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痹症”、“腰痛”范畴,病因在于肝肾亏虚、肝肾气血不足,造成血运不畅,经络调养失衡,血瘀阻滞淤结,引起疾病。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关键在于舒筋活血、补肾祛湿。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针刺夹脊穴,可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脏腑,在此基础上,配合温针灸,通过艾灸,深入至穴位深处,提高病灶部位温度,改善血液循环,舒经活络,调节脏器功能,达到温补的效果。本次研究发现,腰部夹脊穴加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建议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