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09-10 13:15:37向明军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8期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缬沙坦血压

向明军

[摘要]目的:对缬沙坦在心血管疾病害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和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ls年11月本院收治的心曲管疾病害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缬沙坦。对两组患者曲压进行监测和比较。同的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本次治疗有效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刘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患者曲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5.0%。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40)30.0%。同时本次治疗有效率为(36/40)90.0%。高于对照组患者本次治疗有效率(28/40)70.0%。结论: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不仅需要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同时还可联合应用缬沙坦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并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缬沙坦: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4-113-01

心血管疾病是循环系统异常引发的系列疾病,与人体的多个器官、组织都有着较强的联系性。心血管疾病的类型较多,常见的包括心脏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有着较高的致死、致残率。心血管疾病严重的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而现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病的发生更是呈现出了极强的年轻化、激增化发展势态,要求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缬沙坦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和疗效进行详细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指征,可确诊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包含高血压患者28例,冠心病患者18例,心律失常患者14例,心力衰竭患者9例,疾病兼发患者11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45.7岁-80.5岁,平均(68.4±8.3)。观察组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47.9岁-81.3岁,平均(70.5±7.6)岁。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低盐低脂、禁胆固醇):给予患者对症治疗,指导患者合理使用心得安、硝普钠、氢氯噻嗪等药物,药物使用需要严格遵循用药标准,不得随意增减。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缬沙坦。缬沙坦(浙江天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715:80mgx7粒/盒)每曰一次,每次1粒。

1.3观察指标

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前后,对两组患者血压进行监测和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本次治疗有效率进行统计和比较。其中“有效”指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无不良问题(心绞痛、心力衰竭、脑卒中等)发生。

2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5.0%,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40)30.0%,同時本次治疗有效率为(36/40)90.0%,高于对照组患者本次治疗有效率(28/40)70.0%。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心血管疾病主要是指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高血压引发的心脏或者其他全身缺血性疾病,近些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发病率逐年上升,逐渐发展为威胁现代人类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严重疾病,探索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和药物,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有重要意义。心血管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类型,主要发病于患者心血管,高危因素有高血压、酗酒、糖尿病、血液黏稠等。近些年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出现了很大变化,不健康的食物与营养摄取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呼吸困难、胸闷不适等。严重者可能还伴随上腹痛、呕吐等症状,这一类患者的临床治疗要注意到,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患者自身的情绪状态有一定关系,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放松身心,保持平和的心态,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当患者病症基本消除之后,再适当开展一些必要的康复训练。

本文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缬沙坦。对两组患者血压进行监测和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本次治疗有效率进行统计和比较。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及长效性,其可选择性的作用于患者体内血管生成素2上,以抑制血管生成素2与对应受体相结合,利于减缓心室重构,控制血管收缩,抑制醛固酮释放,进而起到降压效果,且对患者机体胰岛素分泌物无明显影响,利于保护肾功能。有研究证实,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合使用,可产生叠加效应,利于发挥协同作用,提高药效,缓解药物对患者神经与肾脏产生的不良反应,可有效避免肾功能损伤,增强。肾脏器官排酸功能,同时还可减少神经性水肿、高钾血症等症状,是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最佳药物之一。

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5.0%,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40)30.0%,同时本次治疗有效率为(36/40)90.0%,高于对照组患者本次治疗有效率(28/40)70.0%。由此可见,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不仅需要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同时还可联合应用缬沙坦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并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心血管疾病缬沙坦血压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11-18 16:56:35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解放军健康(2017年5期)2017-08-01 06:27:34
关于心血管疾病临床西医治疗的效果探究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48:07
长期有氧运动对高血压的影响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39:04
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效果分析
新确诊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过快诱发心血管疾患22例临床分析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
中医研究(2014年2期)2014-03-11 20: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