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佩涛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低,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28%和56.67%,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他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急性发作期胆囊炎;腹腔镜胆囊炎切除术
[中国分类号]R65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4-074-01
近几年来,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发病率日益增加,如不能及时治疗,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更是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在临床中通常应用开腹手术这种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床上,术中出血量较大,且具有较高的术后感染率,进而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2016年11月-2018年11月与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为14例,女性患者为16例。年龄为55~75岁,平均年龄为(64.2±15.31)岁。病程为1~7年,平均病程为(4.82±1.18)周;对照组男性患者为15例,女性患者为15例。年龄为56~76岁,平均年龄为(65.21±15.62)岁。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为(4.98±1.21)周。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患者去仰卧位,以常规四孔法进行全麻插管,在腹部传入lcm常的Trocar,将腹腔镜置入腹中作为辅助进行手术,在手术中,患者身体要倾斜10°左右,头部要低于下肢。用电刀分离粘连处,暴露胆囊,然后通过抓钱按压胆囊走位组织,便于直接观察胆囊三角。然后将动脉管以及胆囊夹闭,将胆囊切除。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无并发症,右上腹无痛为显效;基本无并发症,右上腹偶尔疼痛为有效;出现并发症,无改善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分別运用“[n(%)]”和“(x±s)”表示、“x”和“t”进行检验,结果有显著差异,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显示: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相对比较长、术中出血量相对比较多,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详情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表示: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28%和48.57%,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中一种极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根究相关研究表明,急性胆囊炎的发病与患者的年龄有着直接的关系,患者年龄越大,其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也就越高。但是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个人不良的生活习惯所导致。比如,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疲劳过度等。在急性胆囊炎发病时的主要症状是患者右上腹疼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相对比较长、术中出血量相对比较多,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28%和56.67%,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
综上所述,对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治疗效率,进而保证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