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去自我中心化发展研究

2019-09-10 07:22潘竹君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1期
关键词:皮亚杰角度阶段

潘竹君

(一)自我中心化与去自我中心化

学前幼儿在幼儿园与老师或其他幼儿交往交流时常常发生冲突或矛盾,也会有“自我中心”的一些表现。幼儿的自我中心和去自我中心表现在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所表现出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关于幼儿去自我中心的发展和培养需要家园共同努力,帮助幼儿合理正确地面对问题,思考应对办法,在各种各样的情境中慢慢地学习从他人角度出发,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感受,理解他人经验下的想法。随着幼儿去自我中心的发展,幼儿之间的交往会越来越顺利,幼儿的社会化水平会不断提高,也会对提高社会往往能力和与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有所帮助。

去自我中心化(de-egocentric),是来自于自我中心化(egocentric)概念的提出。要理解去自我中心化,首先要明确自我中心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自我中心”理解为个体把自我感觉体验放在首位,站在个人角度提出想法和满足自我需要。让·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在《儿童的语言思维》(1923)第一次提出“自我中心”这一理论,“自我中心”被皮亚杰用来描述幼儿无法区分个体自我的观点和他人表达的观点,无法区别个体活动与活动对象的改变,把他所知觉、意识到的一切都当做与他个人有关,是属于他个体的一部分。

在19世纪50年代,皮亚杰提出了“去自我中心”的概念,同时指学前儿童的去自我中心存在于儿童认知发展的3个阶段中(Inhelder&Piaget,1955)。19世纪60年代,皮亚杰再一次提出,个体去自我中心化发展的阶段有4个,即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2~),且每个阶都段存在相对应的自我中心(Gruber&Voheche,1977)。

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并不是指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贬义内涵。自我中心是学前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客观现象,是无意识无目的的,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自我中心主义”有明显的区别,我们生活中说别人“自我中心主义”常常带有贬义意味,意指此人自私狭隘,在任何情境下都有意识的、主动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做出最符合其个人利益的行为和反应,而不顾他人的想法和需要。而皮亚杰提出的“自我中心”是学前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无目的地站在自我的角度考虑,必须强调的是,幼儿的自我中心是指他们在认识方面的意义,而完全没有道德方面的意义。关于儿童的自我中心化无道德方面的意义这是心理学界的共识,毋庸置疑。

(二)促进幼儿去自我中心化发展的合理策略

1.树立正确观念

社会对于自我中心一般是认为某人自私等,而幼儿的自我中心则是心理认识发展过程中正常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在道德上完全没有缺陷,家长及教师不必对这样的现象上纲上线。首先承认幼儿的自我中心是他们客观存在的现象,理解幼儿在行为表现、语言表达方面会有自我中心的特征,常常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度量别人或只关注自己个人的愿望与需求,对主体与客体的区分不准确。家长与教师在幼儿表现出“自我中心”时要端正心态,花时间了解和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分辨其行为对该幼儿的意义,避免粗暴地对待幼儿或训斥幼儿的行为,特别注意不给幼儿“贴标签”以造成幼儿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如当幼儿在盥洗室准备洗手时占用时间略长,教师看到以后说:“别的小朋友也要洗手的,你不能这么自私,一个人洗这么久。”老师话中所说的“自私”只是幼儿正常的自我中心行为,只要稍微提醒一下幼儿即可,但当着其他小朋友的面说该幼儿的行为自私,会让他们造成该幼儿自私地刻板印象,不利于该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2.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同时家长与幼儿又具有亲密的亲子关系,家长的引导对幼儿的去自我中心化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父母在家中对幼儿的自我中心行为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很大程度影响着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去自我中心化行为表现。对于幼儿出现的自我中心行为,家长不必操之过急,耐心为幼儿创设不同情境,帮助幼儿体验不同情境下不同人物的愿望与需要并比较,也可以选用讲故事、读绘本的方式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对于有二孩的家庭,可以创造更多机会让幼儿体会他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想法、需要和情感,与自己的需要和情感进行比较,深入了解他人会与自己有不同的想法和需要,帮助幼儿培养时常站在他人角度思考的意识,培养同理心和共情意识,同时加强对幼儿行为指导,比如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比较好,幼儿先有一个刻板的印象,随着他们认知的发展,会逐渐理解去自我中心的意义,从而积极主动地站在他人立场或多方面地思考问题。

3.创设和谐良好的环境

创设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方面,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多的材料,更真实地为幼儿角色游戏创造出各种情境,提高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更有效率地让幼儿站在多种角度感受体验,从而促进幼儿的去自我中心化。精神环境主要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为幼儿创设平等、友爱、和谐、团结的社会性环境有利于教师与幼儿建立良好和谐的师幼关系,当幼儿自我中心相互碰撞出现摩擦时,幼儿才能更加顺从教师的引导,通过师幼之间的互动交流来促进幼儿的去自我中心化發展。

4.提高学前教育机构引导程度

4.1 教师正确定位自己角色

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扮演着支持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这些角色能让教师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与幼儿轻松平等地交流。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共同参与成为合作者,引导幼儿站在其他角度思考问题帮助幼儿区别主体与客体。对于幼儿的去自我中心化行为要及时表扬强化,对幼儿的自我中心行为选择当下最合适的方法,提高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能力。

4.2 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3~6岁学前阶段的幼儿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属于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幼儿运用象征性思维和直觉思维思考。要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则必须要促进其注意力、感知觉、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的发展。幼儿注意的发展能促进其学习的效率,感知觉的发展帮助幼儿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世界,了解主体与客体,记忆力与想象力的发展同时为幼儿产生的自我中心的对象扩大了范围,增加自我中心体验的经验,为去自我中心做铺垫,思维的发展是最重要的,引导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从依靠动作思考像运用一言进行思考。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时相符相成的,单一方面发展对幼儿去自我中心效果明显没有认知多方面发展时强,因此幼儿的认知发展对其去自我中心化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皮亚杰角度阶段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走近皮亚杰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道德教育中须处理好的三对关系
儿童道德发展规律探析——基于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认知主义视野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