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灵魂的课:学科教学如何实现铸魂育人?

2019-09-10 07:22成尚荣
中小学管理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科育人立德树人

成尚荣

摘要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在学科教学中,学科育人、教学育人是重要且紧迫的命题。铸魂育人是学科教学的实质和根本宗旨,也是国际教育的共识与追求,它要求我们上有灵魂的课,办有灵魂的教育。教师铸魂育人的一个重要策略和方法是创造并讲述自己的教学叙事。于漪、斯霞、窦桂梅等名师的学科育人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在学科教学中都要以“育人”为灵魂,厚植家国情怀,基于学科特质,心中有明灯,育人先育己,进行智慧性创造等。

关键词学科育人;立德树人;教学叙事;有灵魂的课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9)11-0005-04

当前,伴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与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要求和挑战。在诸多要求和挑战中,有一个命题越来越突显和急迫,那就是学科教学的根本宗旨应回归到“育人”上来,即要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在学科教学之中,上有灵魂的课,建构有灵魂的课堂教学。这一命题可以概括为:学科育人、教学育人。倘使我们在学科育人、教学育人上有新的认识和突破,那么教学改革也将会走向新的更高境界,闪烁新的光芒。

2019年3月18日,党中央召开全国第一次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说,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他反复强调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尽管这些是针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要求,但铸魂育人应是所有教师共同的责任。铸魂育人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具有深刻性、生动性。铸魂是育人的核心和前提,育人是铸魂的目的,铸魂与育人二者相互融通、相辅相成。“铸魂”之“魂”就包括学科教学之魂。

学科育人是对学科教学实质和宗旨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性表达。长期以来,中国教育就形成了自己的表达:教书育人。教学的实质、核心、境界全在这四字之中。倘若要追根寻源,我们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最明确的表达:学以成人;立德,“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首;“树人”,为百年之计、终身之计。如今,立德树人聚焦于学科教学、落实在课堂里便是教书育人,便是学科育人、教学育人,便是最终学以成人。一如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所说:“有中国文化的基因在身上,就会觉得自己存在有力量,就能高尚起来,因为人有两个基因,第一个是世代遗传血统的基因,第二个是民族文化的基因。”[1]文化基因为我们的教学铸造了灵魂。我们要上有灵魂的课,办有灵魂的教育。

铸魂育人不仅是中国教育宗旨与任务的明确表达,也是国际教育的共识与追求。2006年,美国哈佛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哈瑞·刘易斯的著作《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一书出版。该书开篇就引用一些学者的话来揭示主题:“发展道德和智力是我们的主旋律。大学的发展和真正福祉从来都是与我们国家的命运休戚与共的。”“建立文明社会的斗争不仅发生在战场上,也发生在讨论会、课堂、实验室、图书馆里……建设文明社会最关键的,是把青年培养成为能造福世界的人—他们不仅需要创造富庶的物质世界,更需要成为精神世界的楷模,需要通过教育让他们达到至真至善的境界。”[2]哈佛大学是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其教育应当是卓越的。但书中揭示出一个不可忽略的现实问题:这样卓越的教育正在丢失灵魂。显然,当卓越丢失了灵魂就不卓越了,不仅不会卓越,而且会堕落下去。他所说的灵魂是什么呢?就是把年轻人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要想实现学科育人、教学育人,就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策略、方式、方法,需要寻找合适的途径、手段,包括必要的技术。当前,教育领域中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在教师培训工作中,最受教师们欢迎的,亦即大家认为最有效的培训方式有两个:一是听课,二是听教学故事、分享案例。有人因此批评教师只注重感悟而忽略理性,只求接地气而不仰望星空。这样的批评不无道理,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有这样的喜欢和期盼,既是实践的诉求,也包含着对深层次文化的理解与研究方式的追求。

从实践层面来看,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教学问题,他们需要把课上好,让每堂课都成为育人的好课,这是对他们实践智慧的考验和挑战。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故事展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理念、智慧渗透其中,并且自然地体现出来,与学生的学习相互交融、相互辉映。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创造了教学故事,也在创造中锻铸了教的风格和学的风格,映射出教师、学生的人格。这是一个道德意义生长的故事,也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审美的故事。当教学任务完成时,教师再次回忆这一过程,并通过讲述和分享,再次经历道德意义生长、智慧生成、审美愉悦的过程,等同于接受了又一次特殊的教育,实践智慧就在其间生长起来,其价值与意义不可小觑。因此,我们应当承认并坚信,教师进行教学敘事研究,是提升其学科育人、教学育人能力的科学有效的策略,叙事作为一种研究方式也是重要且有效的。

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来看,教学叙事是有文化渊源的。美国一位学者有过这样的判断:人在他的虚构中,也在他的行为和实践中,本质上都是一个说故事的动物。因此,人不仅是一个游戏者,也是一个故事讲述者,而故事可以是虚构的,也可以是实践的,人就在实践与虚构的同构中,通过讲述,让自己成长起来。这样的讲述确证了几个问题。一是对人的确证。讲故事透射了人的本质,也是人与其他动物相比时的独特优势所在。二是对时间的确证。故事让时间人格化,因为人的所想所为都融化在故事里了,时间也被赋予了人格特征。三是对分享理念的确证。故事及其讲述,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可供分享的世界,人在与故事的对话中,互相发现、互相影响、共同进步。四是对语言狂欢的确证。讲述中的语言有着独特的色彩,充满语言和人性的魅力,语言的狂欢,实质是人的心灵和思想的狂欢。

中华文化就是一个伟大的故事,其本色和底色是伦理道德,他们犹如永恒的光源照耀着长空,铸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结构和文化品格。立德树人就是这伟大故事的主旋律。回到故事中去讲述故事,立德树人便再次蓬勃鲜亮起来,学科育人、教学育人也便借此闪耀起来。

由此,教师应当建立起对于教学叙事的自信来:教师是有故事的人,教师应是会讲故事的人,更应是创造故事的人;叙事应当成为教师的研究方式,教师们依此深入进行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研究,从而让研究更具体、更细致、更生动,更具现场感,更像自己的研究。教师借助这样的研究,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更有效地落实学科育人和教学育人的理念、目标、任务和要求,进而创造出学科育人的有效方式,以至建构起有效的教学模式。

学科育人、教学育人,有着悠久的过去,也有实践着的现在。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像是一条线贯串起来,演绎着一个个生动的育人故事。在这些故事讲述中,我们会看到站立起来的儿童,会看到创造世界的儿童,还会看到教师学科育人、教学育人的情怀和智慧。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些学科育人故事中都蕴含着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坚守。这里仅撷取几个教学名师的案例进行讲述。

1. 学科育人需要以“育人”为灵魂,教师要育人先育己

叙事1:从100分到0分

作为学科育人、教学育人的模范和改革先锋,于漪老师是在一线课堂里成长起来的。于老师是江苏镇江人,她的小学时代是在镇江一条小巷子里度过的,当年上学时的一些故事给她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当时于漪的成绩一向很好,可她的同桌成绩不理想。有一次考试,为了“帮助”同桌,她就悄悄告诉了同桌正确答案。卷子发下来后,两人都得了100分。老师把两人叫到办公室,问同桌的100分是怎么得来的,并叫于漪也回答。于漪如实说明了情况。其实,老师早就怀疑和猜测了,证实后立即将两人的100分都改成0分。于漪虽然满腹委屈,但从此她记住了:学习,不是为了分数,不是为了成绩,而是为了做人,做一个诚实的人。由此我们也可以感悟到:做人不是个空洞的口号,要通过教学这个载体、平台和过程,将育人落实在其中。没有育人价值的照耀,学科教学是缺乏灵魂的,即使很扎实,也因人的缺失而空洞、苍白。

叙事2:执教《刘胡兰》

斯霞老师曾经回忆自己执教《刘胡兰》一课的感受。她说,一开始,自己就被刘胡兰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所感染,可在朗读刘胡兰回答敌人的“我就是刘胡兰”“我就是共產党员”“就是我一个”“死就死,我什么也不知道”等一些话时,总觉得语气不够坚强,不够有力量。斯霞老师认为,这是因为自己没有参加过革命斗争,缺乏亲身体会,所以无法和刘胡兰的思想感情凝结在一起。于是她设身处地地想:我也是一个共产党员,如果我处在那样的环境下,该怎么对待敌人的胁迫呢?想想小小年纪的刘胡兰,于是她勉励自己,一定要像刘胡兰那样,面对敌人,毫不动摇,坚持斗争,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这以后,她再去朗读那些话时,就好像敌人恶狠狠地站在面前,而她自己就像刘胡兰一样挺立在敌人面前,以共产党员威武不能屈的高贵精神和品质,对付敌人的一切威胁。斯霞老师说,后来上课时,当她讲读到刘胡兰和敌人的对话时,孩子们都咬起了嘴唇,小眼睛鼓鼓的,简直要冒出火星;当讲读到刘胡兰从容就义时,孩子们的情绪也慷慨激昂起来。斯霞老师的讲述告诉我们:教师育人,首先要育己。学科育人、教学育人,说到底就是教师把自己的情怀、精神、思想、品质融化在教学中,以人格塑造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

2. 学科育人要厚植家国情怀,教师要进行智慧性创造

叙事3:描红中的汉字美

于漪老师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时说,有一天语文课上,老师指导学生描红,一横一竖,一撇一捺,要求特别严格;学生们也非常认真,映着红色的范字,努力地描着。这时老师说,小朋友们,把笔停下,今天的阳光特别灿烂,你们拿着描红字的纸,到教室外面去,对着阳光看。孩子们雀跃着来到室外,就在灿烂的阳光下,他们一下子看到了描红的汉字,真红、真亮、真美!直到现在,于老师近90岁了,她还记着、念着这个故事,并讲了这样的话:“从那个时刻开始,我突然明白了—汉字美,母语美,祖国好!”语文教师教学生练字,就是那么一个看似平平常常的教学活动,却让学生记忆犹新。写字是教书,但在教师创造的真实情境里,却把一颗爱国的种子、文化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学生心田。学科育人、教学育人需要智慧,而这智慧是悄悄的、真实的、自然的,是大智慧,是教师创造出来的。

叙事4:上好“最后一课”

于漪老师曾回忆她在上小学时的一段经历。抗战期间,日本鬼子进城扫荡,城里人纷纷到乡下逃难。就在这种紧张危急的情势下,一天上午,音乐老师还给同学们上了最后一课,教他们学唱《苏武牧羊》。于老师讲到这个故事时,还轻轻地唱起来,从她的旋律和歌词中,我们感受到一个民族的血性,看到了挺起来的脊梁。于漪老师说:“我永远忘不了战争带来的灾难,一个羸弱民族,不会给人民安全与幸福;民族强大了,人民才会站立起来。当教师后,我不止一次地教都德的《最后一课》,因为有难忘的经历,所以我教起来更有感觉。经历是我们成长中最好的老师,家国情怀,我们没齿难忘。”

3. 学科育人需要基于学科特质,教师心中要有一盏明灯

叙事5:“我们爱祖国”

“文革”刚结束,斯霞老师就给一年级学生上了一堂语文课,题目是《我们爱老师》。课文中还有一句话—我们爱祖国。怎么对一年级的小朋友讲好“祖国”这个词呢?斯老师用的是问答式教学。“小朋友,什么叫祖国?”“祖国就是南京。”全班哄堂大笑。斯老师严肃地说:“不要笑,南京不是祖国,是祖国的一个城市。那么,什么是祖国呢?”“祖国是国家。”“是的,祖国是国家,可是世界上有美国、德国、英国,还有中国,那什么才是祖国呢?”“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斯老师接过话题,一字一句地说:“对,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生活的国家,叫祖国。”稍稍停顿了一下,她又接着说:“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然后说,“小朋友,让我们一起读:祖国,我们爱祖国”。教室里响起清脆而热烈的声音:我们爱祖国。斯霞老师是在教语文、教词语,但她让学生从词语里领会祖国的含义,把家国情怀厚植在语文教学中。斯霞老师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科育人不是附加的,是根据学科特质开发出来的,这样的教学,育人更具体、更有力量。

叙事6: 《葡萄沟》教学的“前世今生”

《葡萄沟》一文很早就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一直到今天,统编教材仍然选中了它。对于这篇课文,窦桂梅老师不知讲了多少遍。她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二十年前的课,是以谁为中心;二十年后,又是以谁为中心?”这可谓是《葡萄沟》教學的前世今生。看窦桂梅老师的教学实录:学习目标紧紧围绕课文,凸显语文特质;预学-共学-研学,以学为核心,串起学习活动,推进教学过程……这里摘录其中一个教学片段。在第三板块“研学,我想到了什么”中,师生有以下对话:“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共学的时间好长哦;通过彼此的相互帮助,我们把感受变成沉淀,所以今天的学习,我想到—”学生们回答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葡萄沟的人很有智慧!”“葡萄沟的人很勤劳!”窦老师说的“变成沉淀”,就是单元学习的“单元课本游”,也就是将这一课与其他课文勾连起来,与生活联系起来。窦老师最后说:“顺着你们的学习,哪里仅仅是这几个地方啊!如果你们课内外结合的话,祖国要游览的地方太多太多啦,不仅有这些地方,还有你们的家乡广西、云南……还有窦老师所在的北京!那不仅是我们的家乡,而且是我们的祖国。祖国,家乡,才是我们停止流浪的地方!”

从窦桂梅老师的课例中,我们看到,把育人这一根本任务从头至尾贯串起来,落实在每一个板块、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落实在教学的全过程,最后以“形成沉淀”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魂之所在—家国情怀,祖国是我们心灵安顿的地方。学科育人、教学育人,需要教师准确把握学科的性质、任务与特点,需要教师永远点亮那盏指路的明灯,自觉地走实教学的每一步,需要精心设计创设学习活动,需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探索、发现、体验、感悟。这样,教学中的“育人之魂”才永远活跃蓬勃,又悄然沁入学生的心灵。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这样阐释“完整的教育”:教育的主题是“心灵绽放”,而“心灵绽放”需要“心灵觉醒”。他说:“当理智、情感和身体三者处于完全和谐时,心灵的绽放就会自然地、不费力地、完美地到来。”这是教师的使命与责任。关于如何理解“责任”,他认为,“一个人就是整个人类。他不只是代表人类,他就是人类这个物种的全部”。[3]由此我们认为,促使学生心灵的绽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并使他们担当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任,也许发生在课堂里,抑或说,是从课堂开始的,是从上有灵魂的课开始的。

参考文献:

[1] 任国平.一线课堂生长出来的“人民教育家”—记“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于漪[N].中国教育报,2019-09-30.

[2] 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第2版)[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克里希那穆提.教育就是解放心灵[M].张春城,唐超权,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学科育人立德树人
英语教学中的教书育人探索
运用陶行知教育理念 发挥高中地理学科育人价值
关于协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学科育人的思考
以审美的方式教学历史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探微
论小学语文结构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