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落,又是一季,白雪一扫,又是一春。三月的春,伴随着清新的雨,滴落在新生的桃的细细茸毛上,肥嫩的叶映着春的柔光,显得格外神气。春桃缀在枝头,鲜嫩的色彩惹得人嘴馋,望着这桃儿,不禁想起我家的那棵晚桃树。
那是怎样的一棵树啊!乌黑、盘屈的枝干,四散、斜逸的枝丫。她安静地坐落在我家的小院里,生根、长大。树根四周砌了一圈小土堆,泥土黝黑、潮湿,泥土边上铺有一层石块,供家人踩踏、休息。小院里散养着一些家禽,每当阴雨天,它们就飞上桃树的枝干,躲进桃树茂密的绿浆枝叶里。清晨,顶着红冠的雄鸡飞上枝头呜叫,有种“鸡鸣桑树颠”的错觉。
这是一棵晚桃树,每逢阳春三月,群芬争艳的日子,它总是孤傲地含着绿意,敛着花苞,急得人心痒痒的,只恨不能用手掰开她的花瓣。而当别的桃花都被春风吹落了,她才迟迟地开了花,但这花,却开得甚艳、甚欢,不像别的桃花三三两两,她在晚春里开得热烈、奔放。甚至有的枝丫还伸到院外,真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像空中的烟火—样,这份晚到的春意来得快,去得也快,那花只開了两周,花香便散尽了。昨夜还是满园的春色,次日,就只剩遍地被打落的殷红花瓣了,再看枝头,在葱茏绿意之间,已缀上了小小果实的芽。再过几日想必晚桃就出生了吧。一簇簇,一个个,挂在青葱枝头,压弯高高的树梢,再任由春雨洗涤,春风吹拂,藏起香甜的春的味道。
那桃花,是美丽的;那果肉,是香甜的。只可惜,前些年,那棵晚桃被人砍去了大部分枝干。我现在还依稀记得那桃树的模样,历经了数十年的风雨,晚开了数十年的桃花,晚结了数十年的果子。如今,只剩下稀疏、秃着的—点枝干,再没有了当年的春意与清香,再看不到伸出小院外的桃花了’再尝不到浸透着春雨的果肉了……
如今,又到花红柳绿时,我时常会看着她残存的枝干,回想她当年的清秀模样,遥想曾经一起度过的时光……
老师点评:
这是班上以“又到花红柳绿时”为主题的周记佳作。这一期的周记,总体要求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汪勇科同学很好地达到了这个要求。他以细腻的笔触,对记忆中“我家的那棵晚桃树”的枝条、花朵、果实精雕细琢,刻画出它们在“晚春”中的动人成长过程及美丽的形态变化,与现实中这棵桃树“被人砍去了大部分枝干”情形对比,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向往,以及对逝去的美好的留恋和怅惘,略近于《雨巷》作者那种迷茫感伤之情。
这种情感,还隐约来自现实中作者的家乡逐渐“被城市化”(师生们所处的乡村区域,正在快速建设一座现代化的“空港新城”),原有的乡村原生景观即将永远消失,伴随的乡情,化成了这缕挥之不去的乡愁。
当然,作者如果在这方面挖掘得再深一点,写得更丰富一些,这篇周记会更有深度,更有现实社会意义。
(指导老师:曾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