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爱玲 张亦弛
【摘 要】
作为新兴职业群体,新型职业农民的出现与我国城镇化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做好“互联网+”时代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学习的实践探索,迫切需要对其终身学习中信息技术应用发展途径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在北京市大兴、顺义和通州三个区,采用目的抽样方式选取57个研究样本,开展一对一深度访谈,使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逐级分析,自下而上建构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学习中信息技术应用发展途径,分析信息技术在其终身学习中的显著作用。研究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对终身学习及网络学习的认识,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得以较为普遍地使用。同时,群体呈现出较为一致的学习目的和多元化的内容需求,个体选择传统学习与信息化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终身学习机制、资源、平台等多方面保障存在需求。信息技术在有效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学习的同时,迫切需要持續创新以保障终身学习信息技术应用实施效果。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提升群体信息化学习能力、推动学习技术研究与应用、深入剖析信息技术深层次影响、鼓励优质社会机构参与等建议,以推动“互联网+”时代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学习实践发展。
【关键词】 农民;继续教育;职业培训;信息技术设备;软件;网络学习;学习保障;公益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9)11-0086-06
一、问题提出
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农业部, 2017)。区别于传统农民被动赋予“身份”这一特点,新型职业农民是一种主动选择的“职业”(习近平, 2017)。目前学术界普遍将新型职业农民区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文军, 2018)。这一群体的产生和兴起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由于该群体的职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时代特性,新型职业农民普遍具有较强烈的终身学习意识,对于自身知识结构完善和能力提升具有较强的渴求,不断促进其参加不同形式的终身学习。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契机和挑战,成为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动力。本研究正是着眼于“互联网+”时代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学习的现实挑战,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开展实证研究,探索该群体终身学习中信息技术应用发展途径,分析信息技术在其终身学习中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出符合时代特征的群体终身学习建议,以推动“互联网+”时代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学习理论和实践发展。
二、文献综述
当前,有关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在参加终身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成果较少,大多数研究注重该群体终身学习现状调查,对于信息化在其终身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同时,已有研究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学习现状与困难,较少应用定性研究方法。
对采用定性方法研究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学习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聚焦于两类研究,即学习现状研究和学习需求研究。
有关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学习现状的研究通常将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使用,多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分析该群体终身学习现状与困难。如李俊波(2015)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学习现状和影响因素,从农民自身和政府两方面出发,提出终身学习困难是出于农民自身年龄偏大,政策意识、市场意识和法律意识差,政府方面财政扶持力度小、培训模式单一等问题。殷姿(2018)从学校层面出发,通过对该群体教师和学校领导进行访谈,发现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教学方法上做到了课堂讲授与示范基地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培训内容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等多项特点。赖卓怡等人(2016)则从家庭、经济、政府、社会四个方面,分析了白河县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学习发展困境,发现该地区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学习存在着生源不足、区域经济水平低、政策宣传不到位等问题。陈智(2018)通过实地访谈调查,从政府层面、机构层面、培育对象层面,对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式灵活度不够的问题进行调研。
在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学习需求的研究中,定性研究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周晓敏(2016)针对部分未能完成职业转变的农民群体,开展了对失地农民职业培训诉求、现状和需求的分析,提出了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需求。董晓萌(2016)从调研准备、调研内容和调研方法三部分出发,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活动标准、环节、课程、形式等进行调查分析,提出调研前需要建立专业调研队伍,了解培训对象特点,提前设计好培训方法,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的岗位需求和个体需求设定培训内容等观点。焉禹(2014)应用定性研究方法,设计新型职业农民基层管理者素质模型,以帮助农业企业选拔、培养和评估农民基层管理者,该模型包括个性品质、工作能力、管理能力等九大素质特征。
综上所述,已有针对该群体终身学习的定性研究多重视自上而下的总体设计,自下而上的系统构建还比较缺乏。同时,对于信息化支持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学习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基于57份深度访谈样本,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发展途径,研究关注终身学习中信息技术所发挥的显著作用,依据扎根理论逐级构建核心概念,最终提出符合时代特征和群体特点的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学习信息技术应用建议(乔爱玲, 2019)。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群体这一研究对象,探究符合其群体特征的终身学习信息技术应用发展途径。研究采用扎根理论,该方法适用于特定时空的理论,借助系统的收集资料以分析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从而自下而上建构实质理论(陈向明, 1999)。研究者采用深度访谈方法,针对样本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情况及意愿等获取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深入分析,逐步凝练并归纳形成理论,提出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终身学习信息技术应用发展途径的建议。
(二)样本抽样方法
本研究在北京市大兴、顺义和通州三个区采取目的抽样方式选取研究样本。2018年6月~8月间,总计访谈57人,其中大兴区26人,顺义区25人,通州区6人。所有访谈对象均为专业技能型新型职业农民。访谈样本群体的选择主要综合考虑上述地区在区域宏观规划中的定位、社会群体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样本群体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三)研究过程
1. 研究设计和文献研究。本研究由北京多所高校专家组成专业研究团队,进行项目的总体设计并收集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已有研究成果。
2. 工具开发和现场考察。设计并开发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访谈提纲;现场调研北京市大兴区、顺义区和通州区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终身学习现状,形成调研考察记录。
3. 前导研究及人员培训。对研究工具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和本地适应性论证,进行相应修订,同时开展各地区访谈人员的专项培训。
4. 访谈和录入分析。在选定的样本来源地区,对新型职业农民群体进行抽样访谈,一对一深度访谈均由经培训的研究人员组织实施;访谈结果经录入整理,采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分析方法。
(四)信效度检验
本研究开放式登录编码的信度检验采用同意度百分比的方法进行。3位研究者对57份访谈资料进行自由节点编码。为保证每份访谈问卷都有2位研究者进行编码,将57份问卷按照1~57号随机编码,平均分成1~19、20~38、39~57三等份,每位研究者分别对其中两份即38份访谈资料进行自由节点编码,初步产生428个自由节点。归类整理后两位研究者相互同意的节点数为305个,相互不同意的节点数为123个,计算同意度百分比,计算公式和过程如下:
自由节点编码的同意度百分比=相互同意的编码数量/(相互同意的编码数量+相互不同意的编码数量)=305/(305+123)≈71.3%。结果显示,自由节点的同意度百分比为71.3%,大于70%,说明自由节点编码具有良好的编码信度。
四、数据分析过程
本研究对访谈资料的编码与分析严格遵循扎根理论的操作程序,具体包括开放式登录、关联式登录和核心式登录三个步骤。
(一)开放式登录编码
扎根理论的开放式登录编码,是通过研究者凭借对理论建构的敏感性开放性地挑选原始资料中的信息,进行概念化和类属化的过程(陈向明, 2015)。开放式登录的主要目的是将原始材料中可编码的句子和词语概念化,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阶段是初始材料概念化,研究者对收集到的原始访谈材料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同时为减小研究者本人在初始材料概念化阶段的影响,将被访谈人的原话作为初始概念标签;第二个阶段是概念范畴化,是指将第一阶段获取到的数量庞大且杂乱的初始概念进一步聚拢,在整理分类过程中剔除出现两次及两次以下的初始概念,出现次数较少的初始概念不作为重点研究内容,并保留三次及三次以上的初始概念词(王建明, 贺爱忠, 2011)。
在本研究中,作为扎根理论研究的第一個阶段,开放式登录对所获取的57份原始访谈材料进行编码,即进行句子或词语的概念化。为减小研究者已有经验对初始材料概念化的影响,研究在提炼一级编码时采用将访谈对象的原话作为初始概念标签的方式进行。初始材料概念化过程如表1所示。
在本研究中,针对57份访谈材料,采用浏览编码方式,将与研究目的相关的材料逐词进行编码,尽可能从原始材料中选择关键词作为“本土概念”。经分析,初步产生428个自由节点,归类整理后相互一致的节点数为305个,如“微信”“提高个人素质”“提高自身技术”“喜欢帮助他人”“工作需要”等。表2列出了开放式登录中的部分节点。
(二)关联式登录
在开放式登录编码基础上,本研究进行了关联式登录。关联式登录的目的在于发现和建立原始资源中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以表现资料中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关联(陈向明, 1999)。本研究通过分析梳理每个自由节点访谈对象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将305个自由节点归为二级树节点结构。根据开放式登录编码的自由节点共划分了24个二级树节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形成6个一级树节点,具体包括: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的普遍使用、实践中形成对终身学习及网络学习的认识、渴求机制资源平台等多方面保障、传统学习方式与信息化学习方式的个人选择、适应个性化的学习目的和需求、公益活动促进个体学习。表3呈现了一、二级树节点及相应自由节点数。
在研究过程中归纳形成的6个一级树节点,各个概念和类属之间形成了较为具体的关联,有利于构建指导行动取向的理论雏形。各个一级树节点的相应解释如下:
1. 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的普遍使用
该群体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的使用已经较为普遍,其中“手机”“电脑”“平板”是被提及次数最多的三类设备,“微信”“QQ”“新闻类软件”“百度”则是最为经常使用的软件。显示群体具备一定的信息交流、搜索、下载、浏览能力,并且群体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的显著优点,其中“方便”和“交流”是被经常提及的表述。
2. 在实践中形成对网络环境下终身学习的认知
该群体在实践中正在逐步形成对网络环境下终身学习的认知,其具体表现在终身学习态度、网络学习优缺点认识、师资需求、学习环境、学习困难五个方面。群体对终身学习普遍持积极态度,表现为“想学知识”和“愿意参加学习”,有学习的热情和计划;能够在认识到网络学习的随时随地、及时性强以及知识全面等优点的同时,也表示了对学习过程中的影响视力、网络依赖、打字速度慢等缺点的担忧。针对学习困难的分析发现,技术不是主要困扰该群体开展终身学习的因素,群体普遍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学习困难大多表现为没有足够的时间、缺乏计划、年龄偏大等原因,其中学习和工作(家庭)产生的时间冲突是最为突出的矛盾,由年龄偏大导致的学习新知识比较慢、记忆力下降、学习慢也是受访者较为担心的学习困难。同时,受访者也表示了对学习环境的食宿、管理、时间等合理安排的认识,以及优秀师资对于该群体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3. 渴求系统化的学习保障机制
群体对于减免学费和增加学习培训机会的渴求最为迫切,期待政府认可的培训机构和认证的网络资源。同时,群体需要一定的奖励制度和服务等惠民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并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研究中,有多名受访者提出“取消农民培训(大专班)的年龄限制”,由此看出该群体学习的意愿较强。
4. 传统学习方式与信息化学习方式的个人选择
分析发现,该群体的学习方式选择,无论基于已经参加的学习方式,还是喜欢的学习方式两个角度,都具有两个一致的特点:第一是面授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其中实践教学的具体表现为参观、动手等形式;第二是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受访者群体大多表示出对这两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显著倾向。同时,群体渴求适应其特定需求的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
5. 学习目的的一致性与学习需求的多元化
该群体对学习对于自身及工作所带来的好处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学习目的集中表现为提高个人素质、丰富知识、学到新知识/技术、提高收入等;在学习内容的需求方面,农业相关的需求最为旺盛,这与群体的职业特点密切相关。但同时,常识知识、自我提升、个人兴趣等学习内容的出现频次也较高,可以看作群体的学习需求体现着个性化的特点。
6. 需要引导面向终身学习的公益活动
研究中发现,该群体参加公益活动、帮助他人的意愿较为强烈,部分没有参加过公益活动的个体大多也有相应的设计与计划。公益活动的主题更多围绕环境整治。同时发现,无论在认识上还是行动上,群体尚未形成面向终身学习的公益活动。
五、结论
本研究核心类属的形成是通过核心式登录的方式得以实现的。依据扎根理论,核心类属是能够将所有其他类属整合入内的中心概念(陈向明, 2015)。在本研究中,通过挖掘原始资料中频繁出现且能够与其他类属形成联系的概念、类属和节点,细致分析所有类属和相应关系,尽量包容最大限度变异,为发展理论建立基础。基于此,本研究的核心類属确定为“信息技术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终身学习”和“需要持续创新以保障终身学习信息技术应用实施效果”。
(一)信息技术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终身学习
通过扎根理论的归纳分析,研究发现,针对新型职业农民这一特殊群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有效促进了该群体的终身学习,具体体现在信息技术促进群体终身学习意识提升、增强群体终身学习能力形成以及提出适应群体特征的数字化学习需求三个方面。
首先,信息技术促进了该群体终身学习意识的提升。相关研究发现,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终身学习意识整体上应高于其他社会群体。本研究通过分析访谈资料,发现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该群体的终身学习意识。一方面,畅通的网络环境使得该群体容易获取到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信息,由此产生紧迫感;另一方面,政府及相关机构所建设的区域性网络平台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往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进一步激发了该群体的终身学习意识。
其次,信息技术增强了该群体的学习能力。基于广泛使用的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应用,该群体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其技术能力也不再是学习的主要困难,群体可以利用软件获取视频、浏览网页、检索信息等。因此,信息技术已经增强了该群体的学习能力,对于探索适应该群体特征的终身学习途径非常重要。
最后,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该群体的数字化学习需求。该群体已经适应了信息化的学习方式,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正被逐步接受。其数字化的学习需求更多体现在数字化的学习内容建设方面,如有关农业知识、个人兴趣、自我提升等方面的需求,亟待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二)需要持续创新以保障终身学习信息技术应用实施效果
现阶段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终身学习,但仍需要通过持续性的创新保障该群体终身学习信息技术应用的实施效果。基于教育信息化发展起步、应用、融合、创新的发展规律,目前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终身学习信息技术应用尚未达到融合阶段,建设平台和资源是当前的典型特点;随着群体终身学习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发展,迫切需要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系统化支撑。机制创新需要聚集更为广泛的社会力量,探索建立服务于该群体的教育信息化生态,形成多方参与、协同建设、持续发展的培育新局面;技术创新需要综合应用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为建立学习者模型、完善学习内容表征模型提供精准的学习资源推送和学习服务供给。
六、建议
本研究通过对来自北京三个区57份新型职业农民访谈资料的扎根理论分析,对该群体终身学习信息技术应用发展途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上述研究结论。同时,本研究也提出如下四项建议,以更好地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学习信息技术应用发展。
(一)加强学习方法引导,提升群体信息化学习能力
新型职业农民这一新兴职业群体往往面临着生活方式的重新选择,群体终身学习意识较为强烈。然而,受限制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该群体对于终身学习应该“怎么学”和“学什么”还缺乏足够清晰的认识,具体体现在对于学习内容选择的盲目和学习方法的匮乏。当今的终身学习离不开信息技术所构建的终身学习环境和信息化资源,因此要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开展信息化学习方法培训,提升群体有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这也是影响该群体终身学习成效的关键。
(二)积极开展前沿探索,推动学习技术研究与应用
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群体,要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在其终身学习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当前虽然信息技术已经在该群体终身学习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这些作用仍处于终身学习信息技术的初级应用,尚停留在起步、应用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统筹和完善以支持大数据分析为目的的新型职业农民学习系统,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学习行为分析和推荐技术研究,推动以大数据、物联网、学习分析等为代表的学习技术研究与应用。
(三)扎实开展理论研究,深入剖析信息技术深层次影响
在开展技术应用前沿探索的同时,更应扎实开展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代表的特定群体终身学习信息技术应用理论研究,深入剖析信息技术对于特定群体终身学习从方法模式层面到组织机构层面的深层次影响,以理论创新引导信息技术应用探索,推动面向该群体的信息技术融合和创新层面的持续探索,指导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创新实践。
(四)创新学习服务机制,鼓励优质社会机构参与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如何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终身学习生态,已经成为终身学习从业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仅仅依靠政府提供终身学习服务和资源难以满足所有群体旺盛的学习需求。因此,亟须创新面向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终身教育生态机制,高效融合终身学习领域的“官、产、学、研、用”多类机构,探索构建面向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终身学习组织机构,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终身学习需求旺盛和相应资源匮乏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全社会范围内建设终身学习生态机制的必然诉求。
[参考文献]
陈向明. 1999. 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 教育研究与实验(4):58-63.
陈向明. 2015. 扎根理论在中国教育研究中的运用探索[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13(1):2-15.
陈智. 2018.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研究:以云和师傅为例[D].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董晓萌. 2016. 如何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调研[J]. 天津农林科技(5):40-44.
赖卓怡,董蓓东,陈思佳. 2016. 安康白河县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困境及其对策[J]. 新西部(理论版)(11):29,37.
李俊波. 2015.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以淮安市清浦区为例[D]. 南京农业大学.
乔爱玲. 2019. 终身学习者学习现状及诉求的人口学特征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5):38-44.
农业部. 2017. “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J]. 农业工程技术,37(3):19-24.
王建明,贺爱忠. 2011. 消费者低碳消费行为的心理归因和政策干预路径:一个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14(4):80-89,99.
文军. 2018.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N]. 人民日报,2018-07-23(7).
习近平. 2017. 习近平:九字定义新型职业农民[J]. 中国农村教育(5):21-22.
焉禹. 2014. 黑龍江农垦新型基层管理者胜任素质模型研究[D].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殷姿. 2018. 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学方法研究[J]. 乡村科技(02):12-13.
周晓敏. 2016. 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浙江余姚为例[D].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收稿日期:2019-06-24
定稿日期:2019-08-12
作者简介:乔爱玲,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100048)。
张亦弛,硕士,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310052)。
责任编辑 单 玲
更 正
本刊2019年第6期(总第533期)《国家开放大学“六网融通”人才培养模型构建与分析》一文,“作者简介”信息应为:
作者简介:刘玉侠,硕士,助理研究员;梁春绘,硕士,助理研究员。国家开放大学教务部(100039)。
王迎,博士,研究员,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10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