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研究与探索

2019-09-10 07:22曾珂
南北桥 2019年20期
关键词:资助高校

曾珂

【摘    要】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国家扶贫工作在高校开展的体现。虽然我国的资助制度已越来越完善,但仍然存在精准认定难度大、资金来源形式单一、资助与育人脱节等问题。本文分析当前在资助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性思考,实现经济与思想双脱贫,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  资助  思想育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0.008

200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通知》,其中提到要把解决高等院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问题,与增强学习者的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资助育人的概念也因此而生。随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一系列资助政策颁布,共同形成现行的资助体系。

该资助体系由“奖、贷、助、补、减(免)”构成,包括:新生入学资助项目(中西部生源)、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国际励志奖学金、勤工助学、师范生公费教育、退役士兵教育资助、绿色通道等。各种措施起到的作用不同,其中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主要帮助学习者解决住宿费、学费、生活费的问题;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主要用于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上进;师范生公费教育在免除学习者的学费及住宿费外,仍提供补助学生的生活费;退役士兵教育资助是解决学费问题。虽然现行的资助系统已逐渐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深入讨论。

一、现行高校资助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精准认定难度大

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有一套完整的流程,但流程主观性强且固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给具体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比如在进行困难认定时,主要是辅导员与班级学生成立评定小组,小组成员主要依据地方政府机构开具的贫困证明材料、家庭情况调查表、申请书(学生本人书写)和其他相关材料(残疾证、低保证等)来判断学生家庭情况。这只是从表面上来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依据单一且没有定量的标准,这就会造成对困难学生的认定不准确。同时,在评定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虚报或夸大的情况以取得助学帮助,还有一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因碍于面子,不愿意递交申请,导致经济上得不到帮助。

(二)资金来源形式单一

我国现行的资助体系由多种类构成,但资金来源主要依赖政府财政拨款,部分高校有自筹的情况。高校育人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高校要发挥校友的号召力,呼吁校友设立帮扶基金或个人资助。高等院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吸引社会、企业合作投资,整合有利的资助资源,形成资助助人的合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资助与育人脱节

当前,高校的资助与育人脱节主要表现在:一、重视经济帮助,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多元的资助形式为贫困生解决了经济上的困难,但是少量学生因贫困产生的心理缺陷很难依靠资助解决,需要通过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来帮助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比如,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贫困生,一学年获得各种资助的奖金累计可达一两万,面对如此可观的“收入”,部分学生心态膨胀,会出现购买高档电子用品,请客等行为。因此,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二、重视经济帮助,轻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发放奖学金、助学金解决了学生在经济上面临的困境,使其能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但是有相关调查发现,部分获得资助的学生會产生懒惰思想,依靠资助解决困难,在学习上不求上进。因此,在对贫困学生经济上的帮助外,也要摸清学生的心理,对症下药。

二、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建议性思考

(一)打好基础:精准认定

经济困难学生是否能精准认定,关系到资助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在新生入校教育期间,做好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普及资助知识,让每一位同学知道国家对他们的关爱政策。评定小组要全面组织、认定、评审、监督各种资助类型,形成高效,务实的机构。学生根据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标准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供加盖相关部门公章的贫困材料。评定小组成员要多收集民主意见、向任课教师了解学生的综合表现、对学生平日的衣食住行进行观察、必要时对学生家庭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最终得出判断。

(二)资金保障:引入企业、社会各界的投入

资金保障,是学生资助工作在现实开展的基础。国家应持续加大对高校教育的关注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基础。高校也应该争取更多的帮扶资源,积极探索,不断丰富奖助学金体系,建立更加多元的资助系统。帮扶资源在来自政府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企业家、社会人士、就业扶持获得。在争取资源的同时,也可以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不但解决了贫困学生经济上的压力,而且提升贫困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重视管理: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详细记录学生各方面状态(家庭情况、心理、学习、受资助、获奖、处分等情况),及时总结。若发现学生心理出现问题可联系心理辅导教师进行疏解。发现学生在学业上遇到困难,可建立学习互助小组。此外,辅导员还要定期与困难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对人生规划进行指导,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人生导师。

(四)紧抓思想: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感恩教育

对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有针对性地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挖掘他们自身潜能,端正思想、学习态度,树立自信,激励他们以实际行动去服务社会,造福国家,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大多数受资助学生都怀有感恩之心,通过自身努力回报社会,但是有一部分学生把受资助当作理所应当的,只顾自己的学习生活,不愿意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感恩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桢远.浅析精准脱贫下高校资助工作的“资”与“助”[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2018(11).

[2]牛晓峰.高校精准化资助育人模式探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9(7).

[3]孙士强.大数据下的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J].教育管理,2019(8).

[4]李茜茜.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研究与探索[J].高教研究,2019(37).

[5]何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

猜你喜欢
资助高校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